日本三菱重工的发家史
提起日本三菱,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汽车,在世界上很多角落都能看到三菱汽车的身影,甚至它还是很多电影的主角。但是三菱重工是一个庞大的财团,它的业务可不止汽车,它几乎涉及包括火箭在内的所有领域,几乎没有什么是三菱造不出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海陆空巨无霸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崛起的。


1835年,岩崎弥太郎出生在日本四国岛土佐藩一个地下浪人家庭,因为他的家族曾是一个武士家族,但由于负债累累家道中落,岩崎弥太郎的爷爷不得不卖掉全部家产以及武士的头衔,回家种田去了。从此他们家被逐出武士行列,成为了地下浪人。当他长大后,本想到大学进修哲学,可没想到因为父亲被人陷害,他也受到牵连被关进了监狱。但好在他在监狱呆的时间不长,一年就出狱了,之后他就回到家中过起了半隐居的日子,每天就是钓鱼种田,空闲的时候就读读书,本以为不出意外的话,岩崎弥太郎这辈子就在这山间田野中度过了,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1868年日本发生了一点小变动,爆发了倒幕运动,德川幕府被推翻,日本天皇改年号为明治,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岩崎弥太郎本来在老家土佐商会工作,但由于政局动荡,商会面临破产,但此时日本已经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岩崎弥太郎看到了经商才是未来的出路,于是在1870年,他果断拿出自己的积蓄从土佐商会那里租下了三艘蒸汽船做起了航运生意,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土佐藩被改成了高知县,岩崎弥太郎所在的土佐商会也被政府出售,此时弥太郎已经赚了一些小钱,于是他果断出资把商会给收购了,将商会变成自己的私人企业,并且改名为三菱商会,为了表示对土佐家族曾经给自己提供工作的感谢,岩崎弥太郎将土佐家族的纹章和自己家族的族徽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今天三菱的标志。 有了自己的公司之后,岩崎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不得不说他总能精确把握日本政府的每一步动向,他看到了日本政府有进行军事扩张的企图,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来获得政府的支持。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当时还是大清的台湾岛,岩崎弥太郎主动提出要承包日军海上运输补给工作。经过岩崎弥太郎的请示和他在日本国防部的朋友一些运作,终于得到了当时日本政府首脑大久保利通的同意,政府将很多汽船买下然后交与三菱运送,有的船还直接借给三菱,后来1877年日本国内爆发了鹿儿岛士族叛乱,日本政府更是需要倚重三菱让其协助军需运输,每年还特别给予三菱25万日元的补贴金,在和政府做生意的扶持之下,1877年三菱已经拥有61艘蒸汽船,并且占据了日本航运市场80%的份额。已经一跃成为日本的海上霸主。到了1880年,三菱已经将业务扩大到造船厂、仓库、港口,甚至是矿山和保险行业。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航运几乎就是各种生意的命脉,三菱的扩张自然也威胁到了其他竞争对手的生存。这其中就有一个叫三井的财阀。但是三井并不能阻止三菱在航运业的壮大,岩崎弥太郎严格规定所有公司员工甚至是他们的家属都不能和三井公司有任何往来,并且阻止其他投资人帮助三井,还暗中秘密收购三井的股份。不得不说岩崎弥太郎毕竟是有武士家族血统的,武士道的精神一直刻在他的骨子里,他也一直用武士精神管理着三菱公司,这将深刻影响未来三菱的发展方向。

就在三菱和三井激烈竞争的时候,日本政局发生了变动,最倚重三菱的大久保利通被杀,三菱很快失去了政府的帮助,随后两家公司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竞争,最终也没有分出胜负,反而是两败俱伤。1885年2月,年仅50岁的岩崎弥太郎就因操劳过度撒手人寰了。他的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三菱公司,在同年10月,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和解,合并成一家新的船运公司——NYK日本邮船会社。这家公司一举成为当时日本最大航运的公司,三菱占45%的股份,但由于岩崎弥太郎早就秘密收购了三井和其他公司的股权,所以新成立的邮船公司依旧是掌握在三菱商会的手中。岩崎弥之助没有辜负哥哥的嘱托,继续将三菱做大做强。他将三菱的业务从海上扩展到陆地,在之前哥哥买下的矿山的基础下,又买下了更多的铜矿、煤矿和土地,为公司的扩张打下了基础。同时他也积极开发更先进的造船技术,建造了更多蒸汽动力的大船。不过由于之前岩崎弥太郎大多是依靠政府起家,和很多政府官员还保持密切联系,三菱还保留着官商合办的身份。但当时日本的很多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都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就是政府高层官员掌控巨额财富和权力,却丝毫不懂得经商之道,反而限制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能力。随着支持国有企业的大久保利通被刺杀,日本维新政府关于是否限制政府权力,并放权给民间资本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和物理交流,北海道发生政变,大隈重信下台,多名支持民营企业的官员被杀或下野。但最终到1889年,日本维新政府还是将除了军工业之外的所有官营、官商合营企业全部出售给民间企业家,岩崎弥之助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买下了政府一直亏损的国企长崎造船厂,并迅速扭亏为盈,把它打造成了日本最大的造船厂,使得三菱变成左手是邮船公司,右手是长崎造船厂的船运霸主。被誉为日本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家田口卯吉曾在日本国企改革中强烈反对政府过度干涉经济,他撰写的《自由贸易日本经济论》一书中写道:政府直接参与制造业,实际上阻碍了民间企业的发展,达不到劝业的目标。日本民间企业家的实力已经足以和外国企业家竞争,他们能够支撑起日本的制造业。事实证明田口卯吉的主张是很有远见的,日本维新政府的改革也是非常成功的,三菱的崛起离不开这种时代背景的推波助澜 。
在成为船运霸主之后,三菱并没有安于现状,岩崎弥之助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和人才培养中去。他将儿子送到英国学习应用化学,回国后创办了三菱的化工企业,这就是后来的三菱化工。1893年,哥哥岩崎弥太郎的儿子岩崎久弥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作为叔叔的迷之助主动让位,宣布辞职,让岩崎久弥担任三菱的社长。这其实也是弥太郎生前的遗愿,弥之助终于完成了哥哥的嘱托。岩崎久弥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管理学专业,在接管三菱后,他运用自己所学并且在叔叔的帮助下,开设了更多的现代化企业,包括和堂兄一起开办的日本第一家玻璃厂,就是前面提到的三菱化工企业。毕竟是学管理学出身,岩崎久弥还是更擅长公司的管理,他调整了三菱的业务管理流程,简化了部门分配和营销管理,如此庞大的企业要管理起来不出错也是很不容易了。1916年,他宣布退休并将管理权交给自己的堂兄岩崎小弥太,岩崎小弥太是岩崎弥之助的大儿子,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也是留学回来准备接班的。可能是在英国呆久的缘故,小弥太对当时世界的一些先进技术非常感兴趣,准确来说应该是汽车工业。当时的汽车制造也在世界上是发展的如火如荼,小弥太也不想错过这个时机。1917年三菱成功研制出了第一款量产车型三菱 A型,这辆车和当时的福特T型车不能说是十分相似吧,至少也是完全一样了。虽然是个仿制品,但也算是三菱在汽车工业迈出的第一步。由于当时日本比较缺乏金属,三菱的A型车和福特t型车还是有一点小差距的,那就是它的底盘是木头做的,而且这辆车也不是卖给平民的,而是为当时的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服务。再加上这款车的造价很昂贵,售价自然也是有点高,所以当时在日本一直卖的不好。仅在四年之后,三菱公司就放弃了这款车型的生产。但是三菱并没有放弃汽车生产,岩崎家族发挥了传统艺能,他们又一次瞄准了日本政府的动向,他们料定政府发动战争的话一定需要很多军用卡车,所以三菱就迅速投入卡车的研制之中。1918年,三菱制造了第一辆实验性卡车t1型,很快就通过了日本政府的测试,三菱很快就收到了巨额的政府订单。同时,三菱也涉足民用市场,开始生产大型公交车,就是后来的扶桑(Fuso)汽车。1931年,三菱在汽车制造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工程师研发出了日本第一台柴油发动机,可以提供70匹马力,这种发动机被迅速安装在三菱生产的卡车和大巴车上,在当时这项技术在日本可谓是轰动一时。1934年,三菱工程师又研制出了四驱乘用车PX33敞篷车,并宣布进军SUV市场,三菱从来没有停下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脚步,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坚守的信条。除了汽车和航运业务,1920年的三菱还开发了另一项难度更大,技术更复杂的业务领域,那就是飞机。岩崎小弥太这个技术迷对飞机也是十分感兴趣,并且他决心制造军用飞机,为日本政府提供军队所需的船舶、卡车、飞机等各种装备。但是要进军航空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岩崎小弥太也知道其中的困难。但是他虚心向当时业内各位航空专家学习,还专门派人到欧洲学习飞机制造技术,而且小弥太已经得知军队需要航空母舰的消息,这意味着飞机特别是舰载战斗机在未来是不可或缺的。1921年,岩崎小弥太邀请了一位来自英国的飞机设计师,赫伯特·史密斯到三菱的飞机生产部门担任研发顾问,史密斯有非常丰富的飞机研发经验,尤其精通航母飞行甲板的技术,这正是小弥太想要的。赫伯特·史密斯一共在三菱工作了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他帮助三菱研制了三架飞机,其中之一就是1MF,这是日本第一架国产航母舰载机,也是日本第一次实现飞机在航母甲板起降的技术,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3年,日本军队很快就采购了这种飞机。从此日本军队也越来越依赖三菱,三菱也从政府的订单那里赚的盆满钵满。

1934年,三菱将其造船公司和航空公司合并,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一个庞大的海陆空巨无霸已经初见雏形。随后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中日战争爆发了,以及后来爆发的二战,都为三菱提供了巨额的订单,而这一切,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岩崎小弥太预料到了。在整个二战之中,三菱对于日本军队来说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不可或缺,三菱成为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左膀右臂,在一步步助纣为虐的过程中转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军火商。当时整个世界都陷入混乱,三菱却从中大发横财,几乎从海陆空无孔不入,到处都能看到三菱的身影。早在三菱第二代继承人岩崎弥之助时,长崎造船厂就已经是三菱的支柱产业,早在1912年时,长崎造船厂就已经为日本海军生产了排水量3.2万吨的雾岛号战列巡洋舰,1915年又生产了吨位更大的日向号战列舰,它们都配备了当时非常先进的蒸汽涡轮发动机,后来它们都参与了太平洋战争,在二战时期,长崎造船厂还继续为日本海军生产战列舰、驱逐舰等舰艇。三菱已经不是仅仅为日军提供几艘军舰,而是直接提供了一个舰队。除了海军,三菱也为日本空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前面提到的1MF舰载机,在1936年三菱又研制出了性能更加强大的A5M舰载战斗机,三年之后,也就是1939年,三菱又推出了它的改进版A6M战斗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零式战斗机,没错,就是偷袭珍珠港的那架飞机。零式的名字来源于1940年被日本海军采用是正好是日本天皇纪元2600年,所以采用其最后两个数字命名为零式战斗机。这款战斗机采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全气泡座舱盖,以及轻量化设计,使得其机动性非常强悍,转弯半径小,爬升速度快,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给美军造成了巨大威胁。从1940到1945年,三菱共生产制造了3800架零式战斗机,另外还有6500架零式是在三菱的授权下由中岛公司制造。其中还包括后来日本神风敢死队驾驶的自杀式飞机。三菱还生产了包括鱼类轰炸机、水上侦察机的很多其他机型,几乎撑起了二战日本航空的半壁江山。除了海军和空军,三菱的业务还远远不止这些,战争中自然少不了坦克的参与,三菱从1936年就开始生产和组装坦克,在二战开始时,许多日本坦克都是三菱制造的,比如豆战车,还有97式奇哈。但是比起三菱在军舰和飞机方面的成就,在坦克上还是略逊一筹。尽管三菱十分卖力地为日本军队服务,但也无法挽回日本走向穷途末路的败局。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同盟国决定解散日本所有财阀集团,因为他们正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幕后帮凶,三菱当然是首当其冲。但三菱仍在暗中进行抵抗,岩崎小弥太还表示,三菱无法被解散,现在所做的都是万不得已的事。但是在1946年三菱还是被拆分成了几十家小公司,并且被禁止使用三菱的商标。本以为不出意外的话三菱就这样从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作为美国的大本营,美国放松了对日本财阀的管制,这使得三菱死灰复燃。1954年,被拆分的三菱各个子公司被重新合并到一起,并且重新恢复了三菱会社的名号,1964年,三菱将它所有的公司彻底合并,重新组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这就是今天的三菱重工。三菱重工迅速在各个领域重新扩展自己的业务,1970年成立了三菱汽车,终于又回到了汽车行业。最开始它还是制造一些摩托车、皮卡等,后来才开始制造乘用车。尽管在20世纪初他们试图进入乘用车领域但没有成功,不过这次他们真的成功了。如今的三菱汽车家族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车型。1972年,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三菱重工也受到周总理的邀请前往中国访问,还被授予中日友好企业的称号,为中国建造了挖泥船,提供宝钢火电厂、大连发电厂等机组设备。1994年,三菱重工还与广东金羚洗衣机厂合资创办了三菱重工金羚空调器公司,开始进军中国的空调市场,随后便与中国展开了多方面的经济合作,对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进作用。1996年,三菱还研发出了GDI汽油直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通过喷嘴将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中,使得燃油经济性大大提升。以前老式的汽油发动机都是先将汽油注入输油管中,然后再通过气缸将汽油吸入。这项GDI发动机技术让日本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在当时一度领先全世界,就是到今天,汽车发动机还是用的这项技术。
如今的日本依旧不承认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而作为日本二战帮凶的三菱重工恐怕也是一样的想法,三菱重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仍在为日本自卫队提供武器。为其生产了诸多潜艇、驱逐舰、战斗机,还有90式、10式主战坦克,基本上武装了日本自卫队的所有兵种,如今日本自卫队的核心力量都是三菱重工的杰作。今天的三菱重工已经涉足能源动力、远洋造船、航空航天、冷热化工等诸多工业领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海陆空巨无霸。作为世界上综合制造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三菱重工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