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称:普京失败了,西方专家想借机捆绑中国,能得逞吗?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场上失去优势,虽然普京下令进行了局部战争动员,将仍未完全控制的乌克兰4个州并入了俄罗斯,但是在西方看来俄军在乌克兰难以获胜。用基辛格的话说,普京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失败了,因为这原本是一场俄罗斯军队需要立威的游戏,现在反而暴露了俄军的虚弱。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是保持中立、促谈求和的角色,但是因为中俄有着非常好的战略互信,也被西方看成是被动的一方。
伯明翰大学国际安全教授斯特凡·沃尔夫,敖德萨国立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教授塔季扬娜·马利亚连科认为,乌克兰及其周边地区日益紧张和动荡的局势,现在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升级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全面冲突。这使得它更加成为一个全球安全问题,这也导致中国在如何看待这场冲突问题上面临压力。
在美国等国发起的,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公投并谴责吞并的决议被俄罗斯否决,这是不出所料的。巴西、加蓬、印度和中国一起成为弃权的四个安理会成员国,这对俄罗斯来说弥足珍贵。
但是,中国实际上仍然对俄乌冲突表达中立并未改变,中国代表随后的声明中表达了支持各国主权领土完成的承诺。
中国坚持自己的立场,主要基于对俄乌冲突的认知不同,因为在中国看来美国才是这场危机升极的罪魁祸首,并对俄乌冲突可能引发核战争的前景感到担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会见了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尔。王毅指出,中国对冲突的负面溢出效应及其对欧盟调解努力的支持表示担忧。
实际上,中国支持各国领土主权完整是一项长期外交政策,在科索沃问题上也是如此。西方专家分析中国最近的表态后认为,中国似乎表明了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红线:没有核升级。
外国专家认为,随着俄罗斯国力被严重消耗,中国可能受益于与俄罗斯关系的日益不对称。对中国而言,乌克兰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俄罗斯就越弱,对中国的依赖度会越强,但是作为盟友的价值就越低。但是他们似乎忘了,中国对待任何友好国家的态度都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且中俄并非盟友关系。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从来没有支持任何一方,也不拱火谋利,时间永远站在中国这一边。
这两位专家还认为,中国不站队,已经为乌克兰的胜利创造了前景,不一定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未来的谈判中。因为俄罗斯在谈判中无法获得更强有力的国际支持,反而会在军事、国内和全球层面的压力增加。你可以理解为,就算俄乌进行谈判了,俄罗斯也会因为没有中国的支持而很被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根本就不是俄冲突的参与方,不支持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根本不存在被动的问题,我们一直能保持超然地位,或者说立于不败之地。
西方甚至认为,战争长期不决,会导致中国对莫斯科的做法更加不理解,这样的困惑同样存在于印度这边。中国外交部长常说,中国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普京在上合组织会议上也承认,明白中国对这场战争的疑虑。
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入长期作战的局面,与中国有关系吗?其实这就是西方制造了一个逻辑陷阱。中国从来就不是俄乌冲突的参与方,我们只评估这场冲突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利与弊,而不是胜与负。
要注意,西方专家正在宣传将中国拉入俄乌战争局的逻辑:因为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如果俄罗斯失败了,等于是中国也失败了,这是毫无逻辑可言的。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希望和平,因为中国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强大手段的国家,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才是中国的利益所在。当然,这场冲突不可避免的会让俄罗斯经济更加融入中国经济圈,未来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国,但这只是俄罗斯自己的选择,中国并不是驱动者。另外西方也不要忘了,现在谈俄罗斯失败还为时过早,因为普京不可能接受失败,而俄罗斯也在为长期采取军事行动做调整,西方是否能坚持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消耗更令人怀疑。
不管俄罗斯在乌克兰胜与负,中国都会是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而且是平等的。同样,中国还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我们只希望俄乌不要打仗,还世界一个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