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你不懂,我可以教你!30年技术超越,被称为“当代钱学森”

2022-06-21 14:04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80年代,马伟明指出外国某公司产品存在缺陷时,对方首席专家狡辩说:“你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说完生气地准备走,马伟明怒火中烧,一字一板地说:“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在场的翻译一时不知道怎么办,看着雄狮般的马伟明。“照直译!”马伟明厉声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 外国专家一下子就懵了。

眼看着这一位倔强的中国技术人员,外国专家开始有点慌了,他们舰船发电系统从来没受过这样的质疑,急忙去查资料,发现解决行业难题“固有震荡”难题的论文署名就是眼前的马伟明,顿时改了态度,提出要购买专利的要求。马伟明院士果断回复:专利技术是有价的,它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问题8年前马伟明院士就对该公司提及过,8年后他们反过来想购买专利。正是马伟明当年下定决心自己研发发电机,才有今天的实力。


 


时过境迁,8年前该公司只卖产品,哪怕有缺陷也不承认。8年后,他们为中国制造付费,250万授权使用一段时间。马伟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自己造!

风光背后,极其艰辛。当年解决这个“固有振荡”的世界难题,只有张盖凡申请下来的3.5万元,用这点钱别说解决一片空白领域的难题了,做样机都很难。

可是马伟明没有被吓倒,二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迅速研制出两台小型的十二相发电机,有了样机却没有环境试验。刚好院子里有个洗漱间,他就带着团队砸掉面盆,买来食盐自己模拟环境。


 


经费不够,就去废品站找二手电机外壳,自己回来绕制;没有起重设备就用撬棍……他们是科研人员,也是力工,累了就在旁边迷瞪一会,困了就在电机旁边小睡一下。

无数个日夜就这样在20多平米的洗漱间度过的,5年研制出来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同时他更发明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个世界性难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困扰世界电机界多年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只有30多岁的中国人解决了!

他的导师张盖凡老先生看着成果论文,泪流满面,我们技不如人,受制于人的时代过去了。凭借着这些专利授权,马伟明每年为国家创收数亿资金。也因为他在船舶电力系统的不断突破,41岁的马伟明成为了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后来,他和他的团队陆续研制出无轴泵推、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电磁弹射、电磁炮等等领先世界的技术,绝对是硕果累累。他说“要领先就领先美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年完全独立自主的国产航母立项,马伟明建议直接上电磁弹射,很多人劝他:目前美国的电磁弹射都故障频发,你就不要好高骛远了,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马伟明直截了当地说::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 世界上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只有美国,他们用了21年时间,耗费32亿美元,用到福特号上却故障频发,成功率只有70%,多次返厂维修,内容差点儿准备返厂更换成蒸汽弹射。


 



困难自然不必多说,2008年,我们掌握了电磁弹射全部关键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鉴定会上,100多位专家参与,都十分激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地流下热泪,对他说:“有你在,中国更有希望了。”

电磁弹射技术可以和“两弹一星”相媲美,马伟明也因此被外国媒体誉为“第二个钱学森”,美国海军甚至称:马伟明一个人,能抵十个师!

就在氢弹试验成功发射的46年后的同一天,我国第一艘配置了电磁弹射装置的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震惊世界!


 


自主忠孝很难两全,30年改变我国海防科技突飞猛进背后,是他的“拼命”:1.76米的他,一度只有52公斤。车祸第二天戴着颈套出现在会议现场。

马伟明说:“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防事业,我心甘情愿做一匹驾辕拉套的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记住这位当代钱学森,这位“国宝级专家”,34岁就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42岁就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因为他,我们的舰艇才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他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你不懂,我可以教你!30年技术超越,被称为“当代钱学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