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脱

2023-02-09 15:20 作者:日落夜芒  | 我要投稿






     『出现体验者,才会有对体验的构想、分析、描述、行动、追逐、争夺、操控、防卫~


         不然,一切对体验的表达、作为将毫无用处,随之消散!


         正如镜子本身不会有对自身的构想、分析、描述、行动、追逐、争夺、操控、防卫~


         亦如太阳不会试图感受自身的温度~』







显然,大我不会寻找大我,如同爱不会寻找爱!



幸福、快乐、悲伤、痛苦不会试图寻找自身、感受自身,如同狗嘴不会试图咬自己的尾巴...



正是思维在驱使狗嘴寻找尾巴、并试图咬住~



求道本身则展现了思维寻找、驱使的这一过程,被束缚的是小我、求解脱的也是小我,正是小我这个思考者作为求道者在修行!



区别在于认为自己是人的思考者—头脑正在驱使小我寻找它所不具有的东西!



对外在形象的认同产生了心理上关于我的一切念头、意象、感觉,小我的本质是没有实体、虚无缥缈、并不存在的念头...



一个不存在的意象试图寻找那些存在着的东西本身便是不成立的进程,但当所寻求的东西也变成念头、意象、感觉,成为同小我一样看似存在却并不存在的表现形式,进程便是成立的... 



如果一台mp3的操作系统是电子化的、所接收存储的内容也会是数据化的,因而思考者所寻求的东西在接近小我时也只可能是思维化的念头、意象、感受...



不能被认知理解的东西不会被概念化的留下具体信息,当小我寻求什么、那所寻求的什么本身在被概念化时就已不再是其本初的样子...



与其说概念化摧毁了客体事物,不如说客体事物从一开始便免疫了概念化进程,所寻求的东西始终在那里、以本初的样子,被改变的只是概念化的印象、只在思维的范畴内!



思考者看似认知理解、接触占有了客体事物,实际完全没有认知理解、接触占有的到,小我看似寻求到了什么、实际完全没有获得什么,有的只是概念化的念头、意象、感觉~



看似拥有幸福、实际根本没有幸福!



看似拥有快乐、实际根本没有快乐!



看似拥有财富、实际根本没有财富!



看似拥有他人、实际从未拥有他人!



看似拥有自由、实际根本没有自由!



看似富有爱、实际从来都没有爱!



所寻求的客体事物可能在任何位置,唯独不会在思考者那里、小我那里、念头那里,否则寻找的进程便不会出现,这也意味着小我永远不可能寻找、接触到它所没有的那些东西.....




                                          —




一旦思考者明白这一点,认识到小我的本质、及这一寻找进程的荒诞性,思考者便会逐渐从对客体的认同之中撤离、从表象追踪至其源头、从我之中心开始转回无我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小我发挥了它一直以来之所以存在的作用后将失去其体现的重要性,思考者也在个人性失效时只留下思考本身... 



此时探讨小我存在与否就没有了必要性,好像它是一个可以被彻底消灭的东西那样,其实只是看似存在却并不存在。当它具有重要性时便会出现、不具有重要性时则不会出现,就像把苹果放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拿起时影子则消失不见,一个陌生人的自我对你并没有重要性,因此你不会在脑海产生这个人的自我,但当这个陌生人成为你的妻子时,你的脑海就会逐渐产生她的自我,因为她对你是重要的...



对客体的认同必定表示客体本身或客体呼应的相对主体具有重要性、继而小我则主动或被动的被其激活并开始发挥作用~



小我对一个婴儿来讲什么用都没有,所以婴儿是无我的,对于非个人性的圣人亦是毫无用处的。如果没有走偏、求道者会在最终得到解脱,即某些人戏称的自我毁灭、跳入未知、已在老虎嘴中等比喻的进程...



但其实并没有什么解脱、开悟、涅槃、超脱,或者说没有一个“人”会得到解脱、开悟、涅槃、超脱,也就自然没有谁会存在、会在乎、会执着、会抱持,所以看似有但实际并没有!



无我状态、纯粹意识、整体感知如同太阳那般散发着在小我看来所寻求的一切好的方面及貌似不好的方面,但在非个人化的向度,所呈现的一切现象远远超越了好与不好的二元界限、超越了逻辑判断,所以看似没有又其实真的有!



它如一个诱饵,引诱小我踏上万千道路中的一条去找寻期望的幸福美好,它不单对求道者发挥着作用,也对非求道者发挥着作用,形形色色的小我看似追寻着不同外在形式的美好,但本质都是如此!




                                          —




当求道者走偏,自我毁灭将转向自我提升,小我会继续如最初走上修行道路时那般抱持着迟疑、侥幸、釜底抽薪的心态持续以围绕自我中心存在的核心方式展现各种各样自我提升的表演形式...



中心性—“我”的感觉会在核心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寻求某些特定的体验、境界,不断提及、强调美好、极乐、圆满、开悟的重要性和标准...



并未明白其本身即是束缚的根源、也是解脱的阻碍,仍旧在梦中、在分别、在做人我的努力,期望改变自身、改变处境、改变世界.....



并未明白作为头脑中的一种概念产物,在优先级上从来都不具有丝毫自由意志,只是无数变化进程中被影响的一个小齿轮,自主性是被限定在自身逻辑层面产生的认知错觉.....



继而在假想的自由意志下,必然不断思考、提问、设想、参照、模仿、营造在面对某种情况、遭遇、处境时,应该有怎样的反应、态度、选择、表现!



回应着分别认知发挥的实际作用,客体化认同产生了相对二分化的分裂认知,意识的聚焦则延长了这一进程,而小我既是进程的产物、也是分裂认知得以支撑、实现的土壤.....




                                          —




                只有所不是的,才会寻找所是!




意识本身不会认同客体化事物,显现的客体化事物本身即是意识,如同太阳散发的光辉、使事物得以显现出形体,亦如一块屏幕、影像在其中产生!



纯粹意识、整体感知、无我状态消融了对客体化认同带来的个体性与分裂认知,使得表象中的事物显露出实相的一体性,因而对于意识中的表象、感知中呈现的无差别内容,即不表达什么亦不寻求什么、仅仅只是见证着~



由于意识在显现面向的展露,也同时侧面呼应着在显现的未显面向、在意识未到来以前、在超越感知的层面、超越知晓之力的层面,仍旧以无法理解的未显形式非存在着....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显现在正面、未显在背面,而硬币本身便是正面一侧显现之中意识的本质、背面一侧未显之中未知的本质,任何一面都是硬币本身、都是其潜能的展现!




因而大我的本质!



并非仅仅是显现的单一面向!



即是显现的全然缺失,亦是未显的全然呈现!






图片来源:U P主

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作者

解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