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菌菇玫克微朵:【肺癌不可怕】肺癌患者4问,如何应对肺癌转移?
肺癌转移4问
患者NO.1医生,如果有一天我的病灶发生转移,我该怎么办呢?
我看你近半年的复查指标都挺好的,首先不为未发生的事情过度焦虑而影响了你的生活。如果出现转移,要放平心态,与医生商讨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如果转移数量比较少,可以通过姑息手术、放疗、射频消融等进行局部治疗,或通过化疗使肿瘤退缩后再积极寻求局部治疗机会,这些组合拳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如果是广泛转移,需要尽快明确肺癌的组织病理类型、基因状态和PD-Ll表达水平,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医生患者 NO.2我听病友说有脑转移、脑膜转移,还有骨转移,是不是很严重,要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大脑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力有限;其次,血液和大脑之间存在一道“屏障”,这道屏障会把抗癌药物阻隔在大脑之外。
肺癌脑转移初期常无症状,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预防是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早发现是指患者应定期复查头颅CT/MRI。治疗方面,目前部分靶向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控制颅内病灶。现有数据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率为20%~30%,优于传统化疗。

医生患者NO.3我明白了,请你再和我说说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比脑实质转移少见,并且预后差,诊断相对较困难。脑膜转移的患者常有较明显的颅脑症状,但是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
转移灶侵犯不同部位可导致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确诊脑膜转移的“金标准”是脑脊液穿刺检查,但是这种检查单次阳性率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所以临床普及率低。

医生患者NO.4骨转移是不是意味着病情更严重呢,应该何治疗?
发生肺癌骨转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不容乐观。
对此应采取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首先,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可以选择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若转移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发现存在孤立的骨转移灶,必要时可将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手术切除。
最后,要进行对症的镇痛治疗,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痛药,以提高生活质量。

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常伴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睡不好、吃不好,也没办法好好接受治疗,导致生存期缩短。
如患者除原发病灶外,转移灶的数量≤5个(也就是寡转移),还是有机会通过姑息手术、放疗、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控制,之后再通过化疗使肿瘤退缩后积极寻求局部治疗机会,这样可以显著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对于广泛转移的患者,需尽快明确组织病理类型、基因状态和PD-L1表达水平,以便医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晚期肺癌常会出现远处转移,以肝脏、颅脑等部位较为常见,其中颅脑转移又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脑膜转移的诊断相对较困难,临床上可从四个方面帮助诊断,即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化验、脑脊液检查,其中应以颅脑磁共振检查和脑脊液检查为主,临床表现等为辅。
大约只有50%的骨转移患者在早期有症状出现,如骨转移部位的疼痛、转移部位骨折,晚期可能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骨转移的辅助检查有骨扫描、PET-CT以及常规的CT、MRI。
专家建议
肺癌患者一旦发现转移,要调整心态,积极就诊,配合医生的治疗。
发生脑转移、脑膜转移的肺癌患者,医生会根据病变范围、水肿程度以及有无出血、脑疝等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肺癌患者应坚持每年做1次骨扫描。如确诊为骨转移,通常可选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改善骨骼健康状况并降低骨折风险,根据骨转移部位选择放疗或与镇痛药联合应用可以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预防病理性骨折。
▌本文来源:转载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手册:肺癌》名誉主编 周彩存 朱波;主编 孙建国,苏春霞,已获得授权;辉瑞小药箱。
声明:本文章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或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