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2023-07-13 14:20 作者:方州基业  | 我要投稿

57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要和保护人们的视力健康,对各类民用建筑应进行照明设计。民用建筑照明设计应执行《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照度标准要求、照明质量要求来进行照明设计。照度标准包括一般标准规定和照度标准限值。照度一般标准规定: 1.照度标准值按系列分级: 0.5、1、2、3、5、10、15、20、30、50、100、150、200、300、500、750、1000、1500、2000Lx。2.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平均照度值。3.各类建筑的照度标准值分高、中、低三个值。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等级、功能要求、经济性合理确定标准值。4.在照明设计中,应根据光源的光通衰减、灯具积尘和房间表面污染引起照度值降低的强度合理选定维护系数,以保证照明质量。5.各类不同的建筑类别分别具有各自的标准照度限值,设计中不得低于这个限值。限值按《标准》中规定取值。照明质量是保证照度满足要求的重要方面,照明质量包括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光源颜色和反光比、照度比等项内容。照明设计是对建筑各种不同功能空间或不同工作区进行有目标的设计。照明设计包括: 1.深入调查了解各类建筑、空间和工作区的具体照明要求和环境气氛要求。2.确定合理的照明方式,照明方式有一般照明和分区照明之分,还有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之分。3.确定照明种类,照明种类分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应急照明还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4.选择合宜的光源和灯具。


58     建筑防雷设计

针对自然界产生的直击雷、球雷、雷电感应、雷电波给建筑物木身和建筑物内部存放的危险物品带来破坏、烧毁和爆炸等灾害,应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按照《电力设计技术规范》把工业建筑和构筑物防雷分为三类,把民用建筑防雷分为二类。民用建筑中主要从政治影响、建筑的重要性、人员多少及在国民经济上、科学文化上或建筑艺术上的价值来划分。对于各地区雷击选择性比较高的区域所设的建筑物,以及高度在15~20米以上的孤立、高耸构筑物如烟囱和水塔,均应进行建筑防雷设计。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六个重要因素:1.按接闪功能,合理选择防雷方式。2.从分流角度考虑,设置防雷引下线的数量可适当多些,且位置合适。3.从屏蔽作用考虑,应对建筑物作屏蔽设计。4.从均衡电位考虑,应使建筑物的地面、墙面和人们能接触到的部位的金属设备及管、线路等,能达到同一电位,这是保证人身安全和各类金属设备不受损坏的重要条件.5.从接地效果考虑,每个建筑物要考虑采用哪种接地方式散流效果好,电位分布曲线的陡度比较小。接地装置既要经济适用又要耐久,同时必须达到规定接地电阻数值的要求。6、从合理布线考虑,各种金属线都和防雷系统有关系。对于建筑物的电力系统、照明系统、通讯系统和各种金属管线的布线位置、走向,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各种金属设备均应与防雷系统有合理的距离,因此重要建筑物内的各种电气线路都必须穿金属管和采用金属屏蔽电缆。在设计中上述六个方面应综合全面考虑。

无障碍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的动作特点和环境中的障碍情况,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视力残疾者在设计中应简化行动线,布局平直人行空间内无意外变动和突出物:强化听觉、嗅觉和触觉信息环境,便利引导(如扶手、盲文标志、音响信号等))电气开关有安全措施且易辨别,不得采用拉线开关:对已习惯的环境不应轻易改变。对肢体残疾者在设计时应考虑其行动要求。如设施选择应考虑有利于减缓操作节奏,减少程序,减小操作半径:采用肘式开关、长柄执手、大号按键,以简化操作:门、走道及所行动的空间均以轮椅能正常通行为标准进行设计:上、下楼应有升降设备:按轮椅乘用者的需要设计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设备及有关设施;地面应平整,尽可能不选用长绒地毯:坡道的宽度及坡度应考虑轮椅正常通行。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