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常识午餐】
1. (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②德黑兰会议;③开罗会议;④意大利投降。上述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排序。
第二步,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②德黑兰会议发生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③开罗会议发生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④意大利投降发生于1943年9月3日。正确顺序应为①④③②。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
②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③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中、英三国首脑罗斯福、蒋介石、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会议,会议签署《开罗宣言》,宣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④二战中意方代表在西西里岛希腊库扎附近的盟军司令部签署停战协议,标志着意大利投降。
2. (单选)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影视片段不符合史实的是:
A.岳飞激愤地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隋炀帝笑曰:“择日朕将乘龙舟巡游大运河。众爱卿同往。”
C.李白大声疾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戚继光慷慨陈词:“此番出兵,责任重大,必将扫平倭寇。”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南宋”是指靖康之耻后宋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用以区别以开封为都的北宋时期的历史称谓。这一称谓是后世对其进行的划分,当时人并不会称自己是“南宋子民”。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姓疏浚河道,修建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卿这个词,自古就有,比如对于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比如对人的敬称,比如长辈称呼晚辈,都可以。从唐朝开始,君主称呼臣民才成为定制,但你不能认为,唐朝之前这种称呼没有。所以,在隋朝,这种称呼也可以,是有可能的。该项符合史实。
C项: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作者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该项符合史实。
D项: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曾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他所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该项符合史实。
3.(多选)古今词义多有变化,有的是词义扩大,有的是词义缩小,还有的是意义转变,以下现象属于词义扩大的是_____。
A.“涕”原来是指眼泪,现在是指鼻涕
B.“匠”原来是指木匠,现在指工匠
C.“江”原来是指长江,现在指较大的河流
D.“臭”原来指味道,现在指臭味
【答案】B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词义扩大。
第二步,A选项由“眼泪”变为“鼻涕”是词义的转变。B、C选项在原来词义的基础上扩大了其指代的范围,因此事词义的扩大。D选项由“味道”变为单一的“臭味”是词义的缩小。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无。
4. (单选)下列选项中诗句与所描述的事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
B.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竹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二胡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匹配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述的是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与二胡无关。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该文通过对莲的描写,表明作者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和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B项:出自郑板桥的《竹》。该诗通过对竹子不与百花争艳的描写,表明作者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方式。
D项: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自喻,表明其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5. (单选)有下列表现的公务员,应当被辞退的是:
A.甲某,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B.乙某,连续旷工超过10天
C.丙某,因公致残且丧失工作能力
D.丁某,不胜任现职工作,经培训后依然不能够胜任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法》。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88条第1项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甲某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应当被辞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88条第5项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李某只连续旷工十天,不应被辞退。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89条第1项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丙某因公致残且丧失工作能力,不应被辞退。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88条第2项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丁某不胜任现职工作,经培训后依然不能够胜任,但并没有拒绝其他安排,不应被辞退。
6. (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
B.《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唐朝的玄奘法师
C.隋唐之际,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奴
D.我国民间张贴的门神原型是唐朝的秦琼和程咬金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第二步,《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地理史籍,是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弟子辩机和尚撰文而成。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B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意思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因此,诗句中所说的人物是诸葛亮而不是岳飞。
C项:隋唐时期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突厥,秦汉时期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奴。
D项:我国民间张贴的门神原型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程咬金说法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