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作土笔章人谈《来自深渊》(上):立体绘本衍生出的“深层”世界

2017-08-15 12:06 作者:动画魂-Anitama  | 我要投稿

作者:izumi

封面:《来自深渊》

根据竹书房“WEB Comic Gamma”网站上连载的人气漫画《来自深渊》改编的同名动画正在炎炎夏日热播中,ねとらぼ采访到了漫画原作土笔章人(つくしあきひと)老师,听他分享本作诞生的经过,以及在莉可、雷格、娜娜琪这些充满魅力的角色身上,有着他怎样的情感寄托。当然,对于没看过漫画直接追剧的观众而言,之后的内容涉及部分剧透,特此告知。原文链接(http://nlab.itmedia.co.jp/nl/articles/1708/01/news123.html)


故事讲的是,在孤儿院生活的少女莉可,与来自深不可测的迷之大洞穴“阿比斯”的丧失记忆的机器人少年雷格,共同挑战“一旦下潜到洞穴深处便将难逃一死”的命运的古典奇幻作品。动画版尚处序盘阶段,漫画已于今年7月底发行了最新的单行本第6卷,据说能让读者领略残酷、更富戏剧化的展开。

此次动画版制作极其精良,从第1话开始便将漫画中的一景一物及氛围还原得相当细致到位,这与土笔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不无关联。据老师讲,还在开碰头会的时候,动画的主创成员们便围着他刨根问底地问个没完,就连奥斯小镇上人们三餐的主食、燃料之类的也一一问起,均是他始料未及的。上述提问令土笔老师格外欣慰,这说明制作方把他设定中“考虑不周”的细节全都考虑进去了。动画版不仅在情节主线上忠实原著,甚至照顾到了城市风景、家畜等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尽管老师为赶稿不能每次开会都到场,但仍会从百忙中抽空观摩了所有的后期录音。


接下来聊聊土笔老师的个人经历,看过漫画的读者一定会感叹原作的完成度之高,但要是告诉你,《来自深渊》是老师的第一部商业作品,恐怕多数人会料想不到。当年,土笔老师从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了KONAMI,虽然名义上的头衔是设计师,但头3年,他的差事就是导入动作并做调整,之后又做了一段时间的界面(interface)设计。

直到5、6年后,土笔老师才在《Elebits》(エレビッツ,2006年KONAMI发行的Wii游戏)千呼万唤地盼到了与绘画直接相关的工作。而在之前一年,老师还参与制作了名为《OZ -オズ-》(KONAMI 2005年发行的PS2游戏《魔野仙踪OZ》)的动作类游戏。

当老师在游戏行业整整工作10年,年过而立后,心头突然产生出了惶恐。一想到,能够精力充沛全力工作的年头所剩无几,且越往后越是光阴似箭。“时日不多”的危机意识的催使,成为了土笔老师下决心从游戏转战漫画的契机,不久便辞去了原有的工作。


退社后,老师拿起了画笔,然而,以往对于漫画,他只在笔记本的一角稍微画上两页就厌倦放弃了,在《来自深渊》开始连载前真正完成的作品,就只有前1年画的同人短篇《来自星星的弦乐》(スターストリングスより)。后来,读过那部短篇漫画的竹书房的编辑,在网络漫画杂志创刊之际找到了他。

说起《来自深渊》的创作灵感,老师在漫画第1卷卷末曾经提过一点,原本,他想将某本“稍稍有别于传统形式的立体(机关)绘本”以同人志的形式出版。可一旦讲明其中的机关,就等于泄露了此后的“天机”,因而,记者也就只能将自己的好奇心苦苦压制下去。


在制作立体绘本的期间,老师的脑海中突然冒出,“结合挖掘开采的舞台设定应该会很有趣”的点子,于是,就同高中时代至今的朋友兼如今助手的友人商量此方案的可行性,在得到朋友的赞许后,正式拍板开动。

土笔老师书中描绘了七层以上构造的“阿比斯”的情景。包括每一层的风貌、生物的生态、遗物、以及神秘的奈落文字等均有详细设定。这是由于,故事的舞台被局限于“洞穴”之中,因此,相比将内部世界无限扩大,更为切实的做法是,向狭小空间的内部不断进行深挖,直到落实到一花一叶。不然,很难向读者传达出洞穴世界的存在感,减弱故事的可信度。

在第1卷最初描画“阿比斯”的地图时,老师怀着自我解嘲的心情勾勒出连自己都觉着稀奇古怪的幻想式图景,但画着画着,他不由地想,“如果书中的世界真实存在,该会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又是从何时起演变成如今的模样?”,自此便一发不可收了。


于是乎,想象仿佛插上了翅膀,其中的乐趣简直妙不可言。其实,早在玩Game Boy的《巫术》系列的时候,土笔老师就爱边看线框模型边冒险,去体会“透过文字想象角色外形”带来的享受。

而“阿比斯”之所以被分成若干层,也是拜从前在《魔界村》《OZ》《魔神英雄传》等作品中体验到的“闯关”乐趣所赐。查阅地图,纵观全局,判断当下一刻所处的位置,并禁不住幻想将来的剧情,接下来会面临何种冒险,就像是《银河铁道999》里那句经典的台词“下一站会怎样?”那样,描绘着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光景,土笔老师的胸中也跟着无比雀跃。光看地图的详尽程度,可以想见老师在此之上花费的时间、精力,但老师形容自己在绘制地图时思若泉涌,乐此不疲。

按说本剧的主人公应该是雷格,但观众不由自主就把莉可当成了主人公……对此,土笔老师解释,按照原先立体绘本的构想,是要写主人公一人潜入洞穴深处的故事,而漫画版是将当初一个人的设定拆分到两个人身上。绘本的主人公为男性,因而,莉可多少给人点假小子的印象,也是基于这层原因,她要比一般的少年更有冲劲。


拿《哆啦A梦》来打比方的话,莉可就是哆啦A梦、而雷格就有点大雄的感觉。不过,在能力方面两者恰好相反,莉可属于那种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勇往直前”向前冲的类型,而雷格身边没了莉可就会无所适从。

最早,土笔老师的考量是将第3话雷格觉醒之际作为故事的开端,从他的视角切入,雷格作为通常意义上的主人公,将之作为读者情感代入的目标人物。老师心目中认定的“情感代入型”女主,不是那种整天拿棒子戳男孩屁股的类型。因而,故事的发展大致遵循雷格的视点。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fd8b4d7f9d0b1ad5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cn

原作土笔章人谈《来自深渊》(上):立体绘本衍生出的“深层”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