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好的模样——简评韩剧《二十五二十一》第十二集

文/十二月党人
年龄不断增加,我们不断长大,摆脱幼稚,走向成熟。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这一代人也失去了很多东西,高压的生活也把我们的棱角磨的平之又平。我们确实摆脱了儿时的天真,但也走向了冷酷、残忍、怯懦的极端。资本主义异化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不再热血沸腾,也不再热泪盈眶。快餐文化、奶头乐不断宣扬着恶俗与仇恨,这就使得刚刚播出不久的《二十五二十一》的第十二集显得格外清爽且珍贵,向我们展示了人性当中最善良、青春中最帅最酷的那一面。
女三池升婉是个比较mysterious的角色,身为高中生的她有着本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在很多场合都保持着一种知性的形象,但她在自己的朋友与亲人面前有时却像个孩子,淘气、富有活力。
看透一切,期望太高,让她开始厌世抑郁,很多时候都是依靠着五人帮来进行暗戳戳的治愈,于是,很多人都觉得她会走向bad ending——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池升婉非但没有消极避世,反而努力生活,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
常态化的针对学生的校园暴力与韩国僵化教条且保守的教育体制让池升婉窒息,怒气、怨气不断累积,最终文智雄的又一次被打让她彻底觉醒,开始反抗学校的非法暴力。
学生始终是天真的,作为优等生,十多年的教育让她主动选择了合法途径,可笑的认为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会为受害者鸣不平。结果,官官相护,警察根本不管,保守的社会也认为池升婉是在挑战“合法秩序”与“公序良俗”,用冷漠无情的打了她的脸。
十多年来坚信不移的信仰轰然倒地,自己也差点被资产阶级反动媒体坑害,19岁的她压力山大。但她没有选择让步,在这股逆流面前她选择了“反潮流”,用退学与放弃高考来向这个毫无人性的学校表达最愤怒的抗议。最后,她赢得了尊重、尊严、自由、与赞扬——反观学校,反观那些“为人师表”的禽兽,无人问津,学生们甚至在课堂上为池升婉办欢送会。民意对比,高下立判。
在这里我不会去猜测池升婉最后的命运,我也不会像某些饭圈魔怔人一样搞恶意揣测和阴谋论,毕竟这一集的意义直接封神,我也懒得参与这些小布尔乔亚的无良撕БИ。
当池升婉离开学校时,不管是剧里的文智雄还是剧外的弹幕评论都表达了惋惜,我也一样,觉得太可惜,寒窗苦读十二年,其实这些咬咬牙就过去了……
不过后来一想,如果池升婉选择了妥协,换来的难道就是平静与胜利吗?恐怕未必!人情世故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主动示弱,换来的就是对方蹬鼻子上脸的不断侵犯,对方认为你软弱可欺,只会变本加厉的去欺负你。
更何况,从年龄上来讲,不管她的心智有多成熟,池升婉始终都是个孩子,三观尚在形成时期。假使她选择了妥协退让,吃了亏,日后习惯成自然,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从单人视角上来讲是如此,如果我们从更大的方面来看,也能发现她的行动的最大的意义——对不公的反抗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
讲真,这个世界一点也不缺瓦全的人,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到。但是,敢于玉碎的人却越来越少,甚至几近“消亡”,所以池升婉的行动与反抗起码就我看来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她难道不知道反抗的代价吗?她难道不想上大学吗?我相信她这些都是知道的,但是她明白“No sacrifice, no victory”,想要变革,就必须自愿付出代价,否则就只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窝囊的苟且。
存在并不合理——池升婉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她用行动对抗了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纸老虎,用高尚的立场赢得了道德上的胜利,也教育了她的朋友同学与我们“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个客观真理。而这,也是这一集最想教给我们的道理。
所谓“潮流”、“大流”有时并不正确,不小心陷入其中只会迷失自我,丧失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像池升婉一样“反潮流”,勇敢的逆流而上。我相信最后不管是HE还是BE,当她回首往事时,她都会感到骄傲与自豪。
毕竟,这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