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三国]铜雀春深锁孙仁-商贸+北进流双传奇曹操(7-8)




战争中的联姻。
袁术3支满编开始围城,事实上撑多一会就有大量援军赶到,不过我试试直接突围打3个满编

由于在兵力上占绝对劣势,骑兵的数量、将领数量、地形和对方进场位置,各种条件不满足以发起一次大规模突击。
这样步兵就要承受非常久的火力,而且骑兵一定要保留好,不能由骑兵来率先承受火力,最后骑兵做决定性的一击和追击,这样才能保证打赢。
这一仗是很难打的,需要利用敌人进场时间差打出歼灭战。

一部分部队被牺牲用于拖住敌军主力和骑兵,主力部队先行与较弱的一侧增援接敌。
利用投石机的强大AOE和步兵线刻意摆出的朝向,这一路的敌军步兵遭到毁灭性打击。

最后与袁术主力接战。
袁术的骑兵或被引走追击曹军溃兵,或被率先集火击溃。
步兵线交战后,投石机继续给予袁术一些部队毁灭性AOE。
最后大规模的投入骑兵。

骑兵集团冲锋后,袁术部队完全崩溃。
打光了弹药的投石机炮兵也开始追逃。
不追逃的胜仗等于白打,打赢应该尽可能歼灭每支部队。

基本上完全发挥了能够发挥的全部投射火力。
曹操4000人对袁术10000,袁术损失9500人,曹操损失2300。但损失都可以迅速补充完毕。
袁术精锐丧尽,失去战略主动权。董卓是不太可能在袁术战败前及时投入战场的。



平推袁术老家,并与他和谈。
董卓主力始终没到,所以暂且把董卓放一边,准备打刘表。
把孙仁塞上继承人,然后放了点加经济的随从后,收入再一步猛增,养起由南至北一大堆部队的同时,回合收入2.2万。

209年秋,对袁术的战事结束,准备攻刘表
====================
第七阶段:攻刘表,清除战略突出部
====================


和袁术的和平在宣战刘表后立即被打破了,袁术又带了2个满编向洛阳城进军。
先头部队的路线比较明显,成功伏击。

伏击部队几乎全部由骑兵组成,伏击非常成功以极低伤亡歼灭了一支满编

曹操老年得子

在袁术那边俘虏了陆逊


由南到北两个方向的夹击重创了刘表的经济重镇

点到这里,理论上完全就不缺钱了,
这时候可以补两级农业,也可以继续走工业,也可以走右上角的铸币(全面加经济和减腐败率),或者点军事线的加移动速度也行。

我选择了继续点铸币

经济极好,在此时收入已经达60000,而支出有33000。
这个时候的经济允许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4级农业郡转化5级农业郡城,5级经济郡转7级经济郡。
这个转化会使粮食开始紧张,但是占下的新地盘可以提供粮食所以问题不大。
战线铺开以后,为了避免敌军在境内打游击战乱串,先花费一些物品和钱,再次和袁术和谈。

董卓也愿意和谈,搞好外交,战线又可以大大缩短,专心对付刘表


由于外交上孤立了刘表,刘表有效的反击不多,


在江陵附近刘表损失了最后一支机动力量



211年春,刘表逝世,刘敏继位,刘备不知道怎么的就和刘敏合邦了。


南方和北方的形势分别如图。
刘备是我们的附庸,因此对刘表的战事相当于结束了,我们可以直接选择吞并刘备,来同时获得刘备和刘表的地。


到此第七阶段也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一些弱小的割据军阀
====================





得益于各种反腐败率科技和建筑,即使兼并了刘备,城市数极多,腐败率仍然压得很低

北方由于城市密集,利于内线防守。因为密集,互相挨着的地块多,范围性反腐败率建筑效率极高。
农田建筑加声望加得比南方那些矿和港的建筑少得多,因此称帝也晚得多,反而刚好能最大程度缩短战线再称帝。
而南方虽然肥地也多,但是开发成本高、城市相距较远,由于不如北方密集,反腐败率难度也更大一些。
这也是我不选择南进的其中一个原因
====================
第八阶段:统一
====================

用物品和钱买下汉帝国2块地。


到211年秋

目前收入已经达到75000,部队有17个编制,其中10个是满编。立即就能发起统一战争

为了尽快解决战事,一些部队孤军深入

免不了遭遇一些需要付出重大伤亡的战斗。

第一个老死的将军

212年,外交吞并那个韩X(之前把他打成附庸了)
212年秋,董卓再次宣战。
212年冬,董卓自然去世。

212年冬,董卓主力在洛阳附近主动进攻,全军覆没。

董卓已无可战之兵

收入增加至86000

212秋,周投降

214春,最后一战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