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看着大学课本的内容进行中式景观设计?
相信大家对中式景观多少有些理解,但是大家理解的中式多半会有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分三点跟大家聊一下:作为成熟景观设计师,我们应该如何考虑中式元素在园林当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
一、大多数学生对中式园林的认知还在私家庭院的范围内
大宇老师:“中式园林能说几个吗?”
同学A:“老师,我知道,有狮子园、留园、拙政园”
大宇老师:“你去过吗?”
同学A:“在课本上见过。”
中式是很大的范围,比如江南、苏杭的一些园林。北方的园林体量稍微大一点,皇家的氛围更多一点,还有岭南风格,闽南风格的一些中式园林,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
我在精英社群分享的中式示范区用的是闽南风格,从中提取了一些中式的建筑元素,比如古厝和燕尾脊,闽南同学应该在古镇或者宅院中见过,跟现代的商业需求结合在一起,是很有趣的项目。
希望大家可以跳出私家园林的范围。我们国家中式园林最大的是寺庙园林,有机会有时间可以了解一下。
二、商业化的中式风格已经非常成熟了,需要同学们关注
商业化的中式风格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现在因为卖房子或者做一些售楼处,中式风格实际上已经从传统中式转化成非常商业化了。比如我们会做一些减法,提取出一些中式元素,会把一些中式的空间赋予进去。

空间层次依然是能保持得像传统中式那么丰富,但是局部的一些细节已经没有像之前那么多了,这跟甲方的要求包括项目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希望大家除了关注课本上的一些传统中式以外,也多关注一些现代中式包括商业氛围很浓的中式,是如何做的变形,又如何抽象化一些东西?这是我们以后面试的时候要考察大家的。
三、中式园林除了“师法自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中式园林除了师法自然以外还有一个元素。我把精英社群的分享的读书笔记拿出来一部分分享给大家,你可以发现,中式除了要做得很自然,要集合山水,要“师法自然”,但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定要做得有趣,比如一些中式的房子,我们提出某种元素之后,做了一定程度简化,但有些布局还是延续了当时情况,又给它做了很有趣的变化。

比如我们可以从光影上,看到廊架上面的肌理变化,因为它返到了地面上。还有两边的景墙,稍微采用的错开、斜向的、中间夹着种植槽,还可以种些植物,这些都是发生了很多变化,做了一些空间上的升级,再有的话有一些墙面。

有一些同学做的时候,总是做一面白墙。我看完之后觉得这不叫留白,看起来很单调,而且很粗糙。你可以看到这里面也用了装饰条,里面能看到一些节奏,这都是我们现代设计师重新研究中式园林的时候,我们去赋予它的,以前很少能见到。现在我们为了迎合甲方和客户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材料、风格之下,进行尽可能的变化。希望大家能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好好去思考一下,对大家以后一定会有很多帮助。
今天的分享就到里,希望对大家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如果喜欢我们的分享,喜欢我们的课程,欢迎私聊加入我们的精英社群,一起来学习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