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信念,这些信念会指导我们如何去看待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同时它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动。所以,了解什么是信念以及弄明白它是如何影响我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生活。
01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我们内心关于事情是怎样以及其如何发展的一种主观判断。它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事实和法则。我们使用信念去理解以及与这个世界互动。我们也用信念去确保我们的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确定了自己的信念之后会去付出努力维护它们。因为我们需要信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变成我们无意识的一部分,就像自动导航一样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它也是一种大脑认知世界的工具。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耗能的器官,虽然它的重量仅占人体总重量的2%,但是它却会消耗人体总能量的20%。所以出于进化的考虑,大脑就发展出了一些机制来节省能量,把它们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这也是为什么信念会存在。因为信念可以帮助大脑更加高效得工作。它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捷径。我们所处的外在环境一直在变化,所以大脑面对着巨量的信息需要处理,而信念的形成可以帮助大脑简化这个过程,因为一个已经存在的信念就是一个判断事物的模板,如果我们发现环境中的一些信息符合这个模板,我们就会很快地根据这个模板来得出结论。这样既快速又高效。比如我们信念系统的一个功能是确定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发现事件A的发生紧跟着事件B的发生,那么就得出了是A造成了B的发生这样的结论。
02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信念主要是由过往的经历塑造的,其中早年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在我们刚刚出生之后,我们就像一块白板,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这使得我们非常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并且我们几乎不加选择的接受它们。我们的父母是最早开始影响我们的人,他们拥有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容易被灌输进我们的头脑中。而当我们长大一些,我们的朋友,同学,老师等其他的重要他人也开始影响我们的信念系统。除此之外,大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无形中塑形着我们的信念。
03信念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
1)信念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信念会指导我们的行为选择,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我们曾经有过被狗咬过的经历,那么自然地,我们就会持有狗是一种危险的动物这样的信念,那么这个信念就会让我们在生活中主动选择远离狗。而对于那些与狗有过愉快经历的人,可能就会使得他们很喜欢与狗这种动物亲近。我们特定的信念会指导我们进行特定的行为选择。
又比如,我们对于自我性格特征的信念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研究发现,内疚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自我提升的行为;羞愧感更容易使得我们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减少希望感和改变的努力。同样的,一个认为自己慷慨的人,更容易去做出类似捐赠这样的社会利他行为。
2)信念也会影响他人的行为
我们的信念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同时它也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在一个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对于自己的伴侣更习惯理想化的人会对他们的亲密关系感到更加满意,会经历更少的冲突并且亲密关系持续地更久。如果分析一下原因的话,这可能是因为对伴侣的理想化会使得伴侣更加自信,从而减少其对自我的焦虑感以及增加安全感。而这又会促使他们产生更多良好的互动。
另外一个经典的研究来自于教育领域。研究者召集到一组学生和老师,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验,测验结束后研究者随机告诉老师其中有一些学生具有很高的潜质,未来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这样做会影响到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期待。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研究者再次回来发现,那些被老师认为有良好潜力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成绩也更出色。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老师对那些被选中的学生有更高的期待,他们的这种信念被学生无意识地感知到并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行为。
以上两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我们持有的信念也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
3)信念也会影响到生理健康状态
信念主要是通过安慰剂效应这种方式来影响到我们的生理状态的。因为不同的想法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大脑和基因表达。首先,当我们产生新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会同时改变我们的大脑回路结构以及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这些改变会促使大脑向细胞释放一些神经物质和激素。从而激活我们细胞核当中的遗传物质,然后使得遗传物质中的DNA进行新的选择和调节,最后通过表观遗传的作用来指导蛋白质的新的合成与表达。新的蛋白质的表达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身体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拥有乐观想法的人们身体更加健康。
04如何改变我们的不合理信念
既然信念可以对我们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加积极合理的信念。这就涉及到去改变我们的某些限制性信念。
1)为什么我们的信念很难被改变?
首先,我们的身体有一种先天的稳定机制,比例如我们神经系统的一个部分主要用来调控我们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以及能量的摄取。它会尽力去保持这些过程的稳定,因为这样是有利于我们长久的生存。同样的,我们的信念系统也有着这样的功能。它会帮助我们保持一个认知的稳定状态。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如果要重建我们的信念系统,那么它就面临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进行复杂精细的推理和运算。这是不符合大脑的省力原则。所以,当我们有时面对一些认知的不一致时,我们还是倾向于确认过去的价值信念而忽视那些可能挑战我们的新信念。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信念系统通常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紧密相关。我们的信念定义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自我认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我们的信念和行为通常是一致协调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护我们的自我意象。但如果我们发现我们必须去修改我们的信念,那通常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意象也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而这会给我们的自我知觉造成很大的混乱。所以,我们更加倾向于保持一个稳定的信念系统,从而保持一个稳定的自我概念。
除此之外,我们会为了我们的信念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面对重建信念这样的选择,会让我们觉得以前的所有投入都是无意义的,这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结果。为了不去面对这样的认知不协调,我们就会尽量保持原有的信念体系。
2)替换不合理的信念
信念只是一些被我们认为正确的法则和判断。所以我们并不能保证它们一定是符合实际和具有建设意义。积极并具有适应性的信念会帮助我们更好更高效的行动并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那些负面,消极,不切合实际的信念反而会给我们增添许多困难。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到信念对我们产生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学会辨别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用合理积极的信念去替代它们。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认知行为疗法当中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这样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认知重构:
①注意你的自动化的想法,然后找到想法背后的信念。
当我们的信念形成以后,它就会变成我们无意识的一部分进而影响我们的思考,如果要想改变信念,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我们的信念是什么。觉察我们的想法和念头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当我们产生想法后,去觉察和意识这些想法是什么,比如当我们在外面看到一只狗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在想:这只狗可能会咬我。然后继续问自己:我这样想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我们有着“所有的狗都是危险的”这样的信念。这样我们最终找到了想法产生的源头。
②引发这个想法的事件是什么?
第二步需要我们去发现那个引发我们想法产生的事件是什么,或者说那个具体的场景。当我们发现自己头脑中产生了一些自动化的想法,去看看当下发生了什么,然后我们需要记下这个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提醒自己在相似事件发生时做好准备。
③我的情绪和感受是什么?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我们内在的情绪和感受上,看看我们在有了那些想法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④辩驳我们的不合理信念。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需要去分析我们在第一步中发现的不合理信念。这需要我们去寻找反对那个信念的证据。比如对于“所有的狗都是危险的”这样的信念,那么我们就需要找一下证据:那个狗在对我摇尾巴,所以它可能对我是友好的;这只狗的主人用狗绳牵着狗,所以多半情况下它没有办法咬到我。通过这些辩驳过程,我们会逐渐发现我们最初的信念是不合理的,然后我们就需要进入下一步。
⑤重构我们的信念。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信念不够合理时,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的信念。比如当我们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那只狗不会咬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替代性信念:不是所有的狗都很危险,有一些狗是很友好的。
⑥支持我们的新信念
当我们有了新的信念,接下来就要去寻找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新信念是正确的和合理的,这样我们才可能更加相信这个新的信念,从而选择放弃过去那个不合理的信念。我们寻找的证据越多,我们持有这个新信念的动机和时间才会更强。
⑦我们对这个新信念的感受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自己的信念会让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这个新的信念是否足够合理和符合实际。比如我们的新信念是:不是所有的狗都很危险,有一些狗是很友好的。在这样的信念下,我们在遇到狗的时候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减少了很多。而这是符合现实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新信念足够合理。
以上只是对认知行为疗法中认知重构的非常简略的介绍。也许后期会有写专门的文章详细具体的介绍认知重构的过程。
结语:
我们的信念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清醒的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感受在被什么样的信念影响着。并且我们也要及时发现那些阻碍我们获得理想状态的限制性信念,然后采取行动去改善他们。信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自然地,改变信念的过程通常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信念可以引导人做出令人敬佩的成就,同时信念也可能会歪曲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做出不理智的选择。所以,以后在准备做一件事之前,请问问自己:此刻指导我行动的信念是什么?它们足够合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