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128讲全)

2023-01-10 10:58 作者:haley918  | 我要投稿

b站默认是关闭字幕的,需要看字幕的,直接点击下面的按钮打开就可以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128讲全)

绪论:

诊断:

诊察判断辨别

对象:整体、动态、活人、社会人、个体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比较有名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

金破不鸣 ---- 失音 治肺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

看、观察

== 望神:

神乱:狂躁不安、恐惧

癫病:这里不同于西医的癫痫。表情淡漠、眼镜呆滞、哭笑无常、喃喃自语,痰迷(蒙)心窍所致。心神不足导致

痫病:相当于西医的癫痫,羊癫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口中如做猪羊叫声,醒后如常,痰迷心窍所致

狂病:酷热躁动,意识不清楚,骂骂咧咧。登高而歌,不避亲疏。痰火扰神。

望神注意事项:

  1. 重视望神:真假虚症
  2. 审慎真假:甄别假象

== 望色:(望面部色泽)

面部皮肤的颜色

常色:正常的面色

病色:

正常红色:如白裹朱

病色:

3 黄色:

脾虚:食少、便溏

湿证:

黄疸:面黄、身黄、尿黄、眼白黄

主要是湿引起

萎黄:

黄胖:黄而虚浮

4 青色:

主寒症

气滞血瘀

痛、惊风

肝胆病、小儿惊风

惊惕、夜啼

== 望形:形体

胖、瘦

强弱:体强or体弱

== 望囟门:

囟填:囟门凸起

囟陷:

解颅:迟闭(肾精肾气亏虚)

五迟五软病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

== 望发:头发

肾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

  1. 发结
  2. 少白头
  3. 脱发

1)斑秃:鬼剃头,女性多见,血虚受风所致

2)稀疏易脱

生姜擦一下,可以生发

== 望目:眼睛

风主痒

目淡:血虚

眼睑肿:卧蚕状

== 望躯体:眼睛

瘿瘤:痰气交接

== 望项强(jiāng):脖子僵硬

3)桶状胸:

4)鸡胸:龟背、罗圈腿

先天畸形,是因为肾气不足

5)臌胀:腹部胀大,四肢反小,青筋暴露,蛛丝红缕,振水声--->肝郁脾虚

== 望皮肤:

1)斑疹:

2)白㾦pei:像小米一样,扎破流水

3)水痘:

4)湿疹:红斑,痒

5)水痘:

== 望排出物:

1)分泌物:

2)排泄物:

黄色、粘稠、不易排出、味臭 --> 实证、热证

白色、清稀、易排出、味不臭 --> 虚证、寒证

== 望小儿指纹:

1)部位:食指、掌侧、前缘 < 3岁

2)原理: 手太阴肺经

3)代替脉诊

常纹:纹色浅红、单支楔形、

病纹:三关测轻重(越长越重),

浮沉分表里

淡滞定虚实:深实

红紫辨寒热:红寒,紫热

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

黑纹因中恶,黄色困脾端。

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舌诊,属于望诊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诊断疾病的方法。

舌根,舌中,舌尖,舌边

方法:

自然伸舌、放松平展

注意事项:

光线:自然光 > 白光 > 其他颜色光

染苔:吃了一些带颜色的东西,比如墨鱼、牛奶等

舌诊的内容和正常的舌象:

内容:

1)舌质:舌的本体(肌肉、脉络组织)

----- 脏腑功能、

2)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

------ 胃气的强弱,邪气的性质

3)舌下络脉:

正常的舌象:

淡红舌

-- 红白适中、大小适中、干湿适中、转动灵活

薄白苔

-- 薄白洁净、干湿适中,紧贴舌面如一体


齿印、裂纹、剥苔

环境影响

望舌质:

神、色、形、态

红活

荣枯

1)

2)

3)

4)裂纹舌

-- 脾虚湿浸

5)齿痕舌

望舌态:

1)

2)强(jiāng)硬舌:不柔和、伸缩不利

3)震颤舌

望舌苔:

脾气虚所生成

1)厚、薄苔(见底为薄,为正常人)

2) 润苔、燥苔

3)湿苔

4)腐苔:

5)剥苔:前剥苔(前面脱落)、根剥苔、花剥、地图舌、光剥苔(无苔)

剥苔形成:胃气阴伤、津液亏虚、气血亏虚

恶闻食臭、臭如败卵

小儿地图舌:疳积

  • 望苔色:


闻诊

听:病人的声音

嗅:病人的味道、环境的味道

第一节:听声音

咳嗽声:

-- 高低

-- 强弱

-- 清浊

-- 缓急

叹息声:

正常的声音:

-- 自然

-- 和畅

-- 流利

-- 自如

-- 意与言符

不同状态、不同位置(老/幼)会变化

病态的声音:

产生原因 :---- 外感湿邪、外感风寒

(一)

-- 语声重浊

-- 鼻塞声重

-- 音哑与失音:宝娟声

--- 金实不鸣与金破不鸣

-- 鼻鼾(打呼噜):

--- 胖人多痰 <-- 化痰减肥

--- 鼻咽有病

-- 太息(叹气):

--- 喜太息

-- 惊呼:

--- 平时被吓了一下

--- 睡梦中受惊

(二)语言的异常

-- 1.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言语错乱、声高有力

-- 2.振声:语言重复

-- 3.夺气:

-- 4.语jiǎn:说话含糊不清

-- 5.独语:经常自言自语(喃喃自语),见人即止(说话无对象)

--- 心气不足,气血虚

-- 6.错语:语言错乱,语后纠错,或常自纠

--- 神气不足

-- 7.狂言:狂病(武痴)

--- 痰火扰心

(三)呼吸的异常

-- 1.喘(气喘):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 肺的问题

--- 寒热虚实区分

-- 2.哮:哮鸣音、哮必兼喘

--- 外部引动伏痰

--- 冷热之分

---- a.冷:寒冷伏肺

---- b.热:痰浓黄

-- 3.短气(气短):

--- 呼吸急促、不相接续,似喘而不抬肩,气急无痰声

 -- 4.少气:

--- 呼吸微弱、语气微弱

---- 气虚

(四)咳嗽

有气上升至喉咙,声道关闭,突然开放,发出响声

-- 肺的问题主多,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大声的均为实证

 -- 嗽:有痰无声

  -- 干咳:有声音没有痰

  -- 咽咳:有声音没有痰

--- 百日咳

--- 白喉

(五)呕吐:胃气上逆

|---- 有声无物:干呕

|---- 有物无声:吐

|---- 有声有物:呕吐

--- 欲呕:

外伤+碰射状呕吐==问题很严重

--- 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 脾胃阳虚所致

--- 水逆:口干欲饮,饮入即吐

(六)呃逆

--- 以草刺激鼻打喷嚏就好

--- 久病呕逆:胃气衰败之象

(七)嗳气

--- 气滞:胃气上逆

(八)太息:叹气

(九)喷嚏

(十)肠鸣

--- 气过水音:肝郁气滞,寒湿

第二节:嗅气味

(一)病体气味

(二)病室气味

--- 环境气味

(三)排出物气味

问诊

第一节:


脉诊


八纲辨证


病性辩证


脏腑辩证


辩脏腑并病症候







===== 中医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 -- 潘毅

中医诊断学 -- 李灿东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128讲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y4y1i7uv/?p=36&;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bf54f3c1d157dc0fd60f6db4e152fbb0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黄帝内经

伤寒论 ---- 郝万山


金匮要略

温病学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128讲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