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复15

2023-03-31 12:36 作者:龙巾舟  | 我要投稿

分头路,大体上就可以分成三类,中分(大概)、四六(大概)、不是前面两种,最后一种就包括平头、二八、一九之类。

社会很多长头发的人都会分头路,而且四六最多。从受力的角度来看,四六分的头路,头路的末端四六交界处正好就是支骨与泥骨的交界处。从自身的经历来看,自己分头路是在初二时,中午在寝室和同学拿个吹风机死吹去分,发现这样分只能保持一时,不能长时间定型。

初三的时候,租住在校外时。张Y他也分在头路,他晚上睡觉能一动不动,保持好姿势能坚持到醒来,睡前他把夏天晚上洗完澡还有点湿的头发四六头路分好,让头路两侧的头发分别落向两边,醒来后发型就会定型,而且后翘的头发松松的。

我也在分头路,看他这样的能很好地定型发型,晚上也会这样做,睡前分好头路,四六分的头路,要是正中躺时“六”这边的头发就会跑向“四”这边,就不能完好保存四六的形状。当时物理书上有个名词叫做“竖直向下”,我就按照此法,把头路摆成竖直向下的状态,这样头路两侧的头发就会很好地分向两边,不会相互干扰。

头路是竖直向下,这时后脑勺与枕头接触就不是正中,而是有所斜向“六”这边,这就很好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初三出现的一些头骨向右移动现象,分头路是造成后脑勺两侧受力不一致。

很多人分了“四六”后,在生活中很多人中发现头骨都是向“六”移动,头发的“四六”深入到后脑勺头骨的“四六”处,那就会发现后脑勺头骨结构的四六处,就是泥骨较多的地方。难怪会发生头骨移动,那看来头路“四六”分好看但是却相对最危险。“四六”分在年轻人中最常见。

看看其他分法会怎样呢。既然头发的分法要直接影响到头骨的受力,头骨的受力不对称会导致头骨移动,从而最终又会在头发上反映出来。那么就从最本质的头骨开始,反过来看这种现象。

头骨的两侧是支骨,中间存在泥骨。这样的头骨结构,中分比较好,两边受力平衡,要移就整体前移。受影视的影响,分成不三不四的中分,会被人称为汉奸头。

要是力是作用在两侧的支骨上也行,毕竟支骨还是比较大,而且本身坚硬不易移动。那这种头骨上的受力,从头发反映出来就是“一九”、“二八”之类的较好,这种发型在从政、当领导、搞研究等人中能看到很多。

那分头路的三种类型都讨论完成,还有人是不分头路,像平头,整体前倒、后翘的发型这两种,这些就要看造化。头骨基本结构都是相同,那就看自己后脑勺受到怎样的力了。不过从整体角度看没头路人的头骨定型会比分头路的人要好,因为没分头路,昨天头骨向左移了,睡觉时不用考虑发型头是乱摆放,今天头骨向右移,明天有向正中移,那看起来就向是没移一样。

生活中看到的人也是如此,不分头路的人比分头路的人的头骨稳定要高。

那这样考虑的话,头发乱得像方便面似的鸡窝发型最好了,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型不型的,爱怎么躺就怎么躺,只要不摆同一个固定的pose睡就行了,这样力就来自各个方向,物理上形容有来自四面八方作用力的合力是零。

侧躺,靠的最多就是耳朵旁颞骨及后脑勺侧边处。耳朵旁似乎没什么好讨论的,都是很硬的支骨。后脑勺侧边处,最近发现这里的头骨是可以分层的,那就又多了一种移法。

人的侧躺,不可能就是单单靠在耳朵旁的头骨上,而是会使后脑勺侧边处靠在枕头等物上,在最近发现这里的头骨可以分层的基础上,就又可以判断这里的头骨会被拉挤到中间去,也能形成头皮露白,和原先单认为两侧是支骨,中间有泥骨的头骨构造的认识合并起来,就使这区域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样就可以解决自己为什么头骨老是会玩右移了。

小学时候,邻居林Q说人睡觉侧右睡要对身体有好处,不会对心脏有压力,自己确实有意识地侧身睡觉,应该就是左侧睡,可能那时搞不懂心脏的左右位置,也可能是向很多强制自己要怎么做的时候,偏偏结果竟会是朝反方向偏转。就是想要靠右边侧睡,结果偏偏朝左边侧睡。

左侧睡就会使得后脑勺左侧边移向中间,时间长了头骨就自动调整了位置。

……

初二第二学期时,同学们就一起在寝室分头路。

初三,自己分头路,后来就固定分“左四六”,那时每天四粒的“脑轻松”刺激下,头骨就开始向右移动。出现头皮露白,头发成向右螺旋状,不过幸好歪打正着被我用手指向左拨发根,加上要中考没再关注头发,反而后来头骨又自动移回左右,造成后脑勺处左右很对称,头皮露白消失,中考很顺利。

后来睡觉就不用枕头,发现后脑勺的中间两边是不一样高,左边要高于右边。那时发现左右不一样高,不知道原因所在,现在就知道了,原来一直来都是头骨右移的结果,右边的头骨前移后,左边一面被拉过来,一面也高于了右边。

高一,头骨在中考时基础上,自己和黄J晚上方便聊天,就把头靠在一起,我把后脑勺靠在床头是挡板上,这时把后脑勺中间的头骨左边高于右边的地方,抵着挡板上,那时晚上在喝加锌奶粉,时间一长,头骨变软时,就被我发现这里的头骨会动。

就把头骨左边突起的部分挤压回左边,左右就更对称了,因为那时在寝室里和沈G在寝室里把头发全部往前梳的时候,发现自己左边只是头发在那里支持胖松着,其实头发里面空空的没有头骨支撑。后来就变了,再往前梳时,就发现不再是凹进去,而是两边的头骨都是胖胖地外突,不再光是头发是支撑了。

头发也变得密密实实,变很亮爽,皮肤也变得很好,同学开始称我为“小帅哥”。头骨的本身左右对称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跟黄J他们说头骨会动的事,他们不相信。我发现别人不相信这个是很正常的,自己开始的时候也都不相信会有这种事。

后来要考试不再聊天,晚上又换回头睡,那时还不知道头骨移动,就没有再注意什么左右还是右边了,但是奶粉还是照样在喝。睡觉时墙面在自己的左边,自己老是左侧睡,看来那时候左边的头骨又被挤压回右边。

家里换了新床后,躺在床上看电视的时候,头的右边就靠在床头的斜面上,那时发现的头骨移动就更加明显了,但是由于靠在斜面上的头的右边,又使头骨向右边移动了。

高二开始时,睡觉时左边眼眶处的骨后移,让左边的骨就更加靠右。后来在午睡时,当眉棱处靠在书上,发现此处能后移时,又是人为让左边的头骨向后移动了很多。

这样一来头骨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一边的后移,就像此“∏”形,左边的横本身的长度没有改变但却向后移动,那左边后移了,右边就是一点没动,相对来说也是向前了。这样虽然前面看不大出来什么变化,后面已经有暗藏汹涌地大变化,左边的包着右边过来,挤压着右边更加向前,这样一来左右两边的距离拉的就更加大了。

后来又把箱面靠在右边的顶隆凸上后压,虽然让头骨整体后移了很多,发旋都跑到很下面,但是这时左边的头骨一定还在包在右边因为在把后脑勺底部的枕泥骨挤上去后,头骨就又开始了自动调整,明显感到左边的头骨不断地向右挤压过去。右边被箱面挤压得厉害,反弹也更厉害。

高三,一个人在寝室的那个下午,又是把右边的头骨靠在墙面上挤压向前。

上学期,下巴靠在词典上时,也是左边的下巴上升的要明显快于右边,造成很难看的收场。

原来自己在小学的时候,左边的头骨就已经向右边移动了,造成左右两边的头骨坚固程度的异样,后来的一切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难怪都是向右移动,现在终于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弄回了就行了,不过这个时间间期有点长。

不管怎么说,头骨和头发之间存在很密切的联系,头发状况能反映头骨情况。那就把这两种以前不认为有关系的联系起来。

很多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便于解释我就用中学的两种知识来加以说明。发头骨之间的关系的密切,我觉得这种比方用来说明头发和头骨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高复1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