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医国药:这样的“四大经典”你一定没见过

2023-07-18 23:28 作者:中国振兴乡镇网  | 我要投稿

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深奥。中医古籍以文言文为主,其中寓意晦涩难懂,有些术语更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学习中医古籍,即使具备深厚扎实的古文基础,也不易掌握其中精髓。

《诗香经典》

有感于此,深圳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刘纪青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与诗词相结合”的研究,将诗词元素注入中医古籍中,使中医古籍通俗化、时代化,既增加美感,又方便阅读。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诗青译文】

黄帝生来自聪明,

幼时善谈又领情,

长大勤勉又敦厚,

天子之位时年成。


他曾问岐伯:

上古人龄百岁超,

动作敏捷未显老。

今人年岁刚半百,

动作迟缓无力跑,

此间原因时有异,

还是不知养生道?


岐伯答:

上古懂得养生人,

取法天地与阳阴,

能与自然相适应,

调和养生有标准,

饮食自己能节制,

作息规律总沿循。

既不妄事多操劳,

又使房事精而少,

协调统一形神旺,

天赋自然寿龄到,

驾鹤西去百岁超。


今人不与古人同,

滥饮无度盏难空,

醉后更爱行房事,

恣意纵欲竭阴精,

真气耗散因嗜好,

精气不满已半瓶,

驭统精神无方法,

一时之快常叠加,

人生乐趣时违逆,

起居作息乱如麻,

半百衰老不足夸。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

【诗青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

我怜万民百姓养,

租税又来按时征。

尤哀百姓难自给,

更要时时苦疾病。

欲舍石药用微针,

调理气血通脉经。


若将此法传后世,

针刺大法须确定,

永不失传难相忘,

条理清晰体系成,

细分章节与表里。

明确气血规律行。

若将针形与用途,

分门别类来说明,

制定针经当为先。

此间情况请说清。


岐伯答道:

让我来按次序说,

小针开始到九针,

其中道理寓意深。


【原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诗青译文】

每读史记扁鹊传,

秦越之人载史册,

虢国诊病为太子,

齐国又望齐侯色,

无不激动又赞叹,

才华胜过常人多。

惊奇当今读书人,

面对医药难用心,

不求精研医方术,

上疗父母与国君,

下救病患于贫苦,

中养生命于自身。


只求荣华与权势,

踮脚仰望权势门,

追求名利世人勤,

常常重视身外物,

轻视养生为根本,

虽然外表华贵样,

身体憔悴虑在心。

若是皮将不存在,

毛将何处来依存?


若是外邪突侵扰,

疾病随时会莅临,

震惊颤抖为常态,

卑躬屈膝降身份,

仰仗巫祝来祷告,

巫祝若言方法尽,

只好认命听上天,

静待死亡束手擒。

寿命本应为久长,

身体本应最珍惜,

若付无能平庸医,

任其随意来处置。


身体死亡时常见,

变成鬼物精神失,

深深埋在九泉下,

后人徒来为哭泣。

真是心痛而不已!

世上文人皆糊涂,

不将生命来爱惜。


生命如此被漠视,

何谈荣华与权势?

为官难把他人爱,

疾苦更是无顾及;

不官难把自身爱,

身有隐患亦不急,

若遇灾害与祸患,

糊涂愚昧危机时,

蠢笨无脑不出奇。

吾悲天下读书人,

荣华富贵逐时勤,

身体总是被莫视,

一生只向权利寻,

不知薄冰时常履,

不晓深谷时常临,

真是让人极痛心!


【原文】

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诗青译文】

问:尺寸名称是如何?

请你再来说一说?


答:若说尺与寸所在,

出入会合在经脉。

关部直到尺泽穴,

属阴为尺内部位,

阴气变化可候来;

关部直到鱼际穴,

属阳为寸内部位,

阳气变化可候来。

除去鱼际关一寸,

向下即是为尺部;

除去尺泽关一尺,

向上即是为寸部。

若是切按寸口脉,

如此长度要不来,

因此下指切脉位,

阴是关部下一寸,

阳是关部上九分,

由尺到寸起止点,

共为一寸又九分,

因此名称为尺寸。

阴阳变化亦可诊。


【原文】

滑石味甘寒。主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生赭阳山谷。

【诗青译文】

滑石性味甘与寒,

身热泄澼若等闲,

女子乳难与癃闭,

还有主治利小便,

荡胃积聚有寒热,

能益精气记心间,

久服轻身又耐饥,

长年生于赭阳山。

【原文】

远志味苦温。主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智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葽绕,一名细草。生川谷。

【诗青译文】

远志性味温与苦,

咳逆伤中补不足,

能除邪气利九窍,

增益智慧聪耳目,

强智倍力人不忘,

轻身不老若久服。

叶名小草名葽绕,

一名细草生川谷。

责编:张强



国医国药:这样的“四大经典”你一定没见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