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暗影无声:黑森雇佣兵

2023-02-12 21:24 作者:芝兰学社  | 我要投稿


黑森雇佣军的组建

黑森伯国是德意志地区的诸侯国,1292年,成为独立的邦国,在高尚者腓力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7)黑森开始崛起,1567年3月31日,黑森领地伯爵腓力一世去世,领土分给了四个儿子,腓力一世的长子威廉四世继承了黑森伯国的北半部,以及首都卡塞尔,建立了黑森-卡塞尔伯国(以下简称黑森)。此时,新建的黑森——卡塞尔伯国面积仅6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仅17.5万,与瑞士类似,黑森领地多为山地和森林,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经济发达,因此养成了黑森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穷山恶水出刁民”据一位 18 世纪的旅行者(不是空也不是荧)观察,黑森男人“结实而强壮”,因为他们的食物“不丰盛但富有营养,这样的地理条件,为黑森大量提供雇佣兵提供基础。


1618年的黑森-卡塞尔伯国


雇佣兵古已有之,文艺复兴之后,雇佣兵逐渐成为欧洲的主流兵种,著名的瑞士雇佣兵曾在14-16世纪纵横欧陆,17世纪更是被称为雇佣兵的世纪,三十年战争(1618-1648)促进了西欧常备军和雇佣兵的发展,战后,帝国议会允许神罗各国征收军事税。为了建立一支常备军,黑森伯爵威廉六世计划开征军事税,但遭到了黑森议会的抵制。1670年,卡尔一世继位,他决定寻找新的财源来建立常备军。他不顾即将破产的风险,将军队扩充到8个步兵队和4个骑兵连队。在1677年的斯堪尼亚战争中,他将1600名士兵租给丹麦,获得了3.2万塔勒的报酬。本来这只是缓解即将破产的财政的权益措施,但是在意识到其中的商机后,卡尔不断将军队租给其它国家。这些军队被称作“黑森雇佣军”。


德意志的雇佣军有着悠久的历史,13—15世纪,意大利四分五裂,富裕的城邦纷纷引入雇佣军作战,德意志的落魄骑士和士兵大量涌入意大利,成为意大利城邦军队的中坚力量。15世纪后期,由瑞士(瑞士当时属于德意志)山地农民组成的步兵先后击败强大的勃艮第和奥地利军队,瑞士雇佣军成为了名牌。由于瑞士雇佣数量太少,供不应求,刻意模仿瑞士军队战术和组织的“德意志雇佣军”应运而生,威胁到了瑞士雇佣军的地位。


起初,德意志的雇佣军由独立的“承包人”招募。17世纪中期以后,德意志各国财政日益充裕,诸侯们开始组建常备军租给外国以换取报酬,政府经营的雇佣军逐渐取代了私募雇佣军。在经营雇佣军的德意志邦国中,黑森是最成功的典范。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黑森雇佣军


黑森雇佣军都是由政府招募并派出(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军队不算雇佣军,而是“外国援军”)。从卡尔一世开始,黑森有两种军队:强制服役的民兵和自愿参加的正规军。农民有义务在民兵中服役,但是民兵只能在本国作战,不能作为雇佣军输出。能作为雇佣军出国作战的只有正规军,正规军的士兵在参军时会得到一笔钱,需要向伯爵宣誓效忠。


原则上,是否加入正规军全凭自愿,但随着市场上对黑森雇佣军的需求越来越大,强制征兵的现象屡禁不止。1762年,腓特烈二世按照征兵需求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每个郡负责招募一个团的士兵,工商业城镇则被免除兵役。为了避免征兵影响工农业生产,黑森只招募那些在国内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以下群体不在招募范围:拥有30英亩土地以上的农民、净资产超过250塔勒的人、盐业工人、矿工、工匠学徒、神职人员、公务员、学生和贵族的仆人。尽管如此,仍然有过一个叫约翰-苏的萨克森大学生,在去巴黎求学的路上被黑森征兵官抓住,被送到美洲充当雇佣军。与他在同一条运输船上的一名僧侣因为被迫当兵抑郁而死。除上述群体,所有年龄在16至30岁,身高在5英尺6英寸以上的健全男子都会被地方官登记在花名册上,以备招募。每年复活节会更新花名册,上述男子必须亲自到场。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征兵官招募时不能暴力胁迫,但是征兵官必须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新兵,所以强迫或欺骗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的征兵官先把年轻人灌醉,然后骗他们在新兵名册上登记。为了防止新兵逃跑,护送新兵的征兵官须佩戴剑和手枪,尽量避开大市镇和该新兵曾服役过的地方,也要避免该士兵的出生地;当进入一座房子时,必须让新兵最先进入,最后出来;吃饭时,新兵必须坐在靠墙的位置,等等。


正规军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伯爵通过给予民兵招募费模糊民兵和正规军的界限,把民兵作为雇佣军输出。此外,伯爵还派人到外国去招募士兵。1776年11月,腓特烈二世宣布,为了保障本国的农业劳动力,他将从外国招募士兵补上雇佣军缺口。他向许多德意志诸侯发出请求,不少诸侯也乐于把社会上的地痞流氓等闲散人员送出去。即便是在没有获得许可的地区,黑森的征兵官也在进行秘密的招募。从外国招募的士兵被编入黑森雇佣军,但他们的素质远不如真正的黑森士兵,军队质量大不如前。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国让黑森军驻守本土,以腾出英军去北美战场。


黑森政府在派出雇佣军前会与雇主签订协议,协议会详细规定雇佣军的人数和服务期限,雇主应付给伯爵的津贴数额,多数协议都规定由雇主承担士兵的工资、招募费和雇佣费。比如,1776年与英国签订的协议规定:黑森向英国提供1.2万名士兵,英国在战争期间每年向伯爵支付10.8281万英镑,在战争结束后额外支付半年的津贴,英国应按照本国士兵的标准给黑森士兵发工资,英国需承担这些士兵的所有费用。多数协议都有双方发誓保护彼此利益,在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应给予援助等内容。因此雇佣兵协议不止是简单的士兵交易合同,也有同盟的性质。有些协议规定了出现伤亡时如何赔偿。比如1744年和巴伐利亚签订的协议规定:每名雇佣兵战死,伯爵会获得36弗洛林。这类协议被批评者认为是伯爵出卖臣民的鲜血,所以黑森后来的协议不再明确写出这类“血钱”条款,而是隐晦地表达出来。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黑森佣兵


1775年4月19日,随着克莱星顿的枪声响起,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于英国议会担心国王利用军队实行专制,军队数量受到限制,英国陆军当时只有大约4.5万人(步兵38254人,骑兵6869人),分布在本土和殖民地。英王乔治三世同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汉诺威选帝侯,他把汉诺威的5个团(2365人)调到直布罗陀和马六甲,以便把驻守那里的部分英军调往美洲。他试图在汉诺威再招募4000人,却只招到250人。在英国招募新兵也不可能,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当时许多英国人同情殖民地,大规模招兵可能引发民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欧洲大陆寻求雇佣军,英国政府首先请求俄国提供2万人。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回信称帝国刚恢复和平,需要修养生息,拒绝派兵。乔治三世转而求助荷兰,荷兰表示愿意提供一个旅,但是不能被派到欧洲以外。英国只能求助于那些愿意出租军队的德意志国家。


在为英国提供军队的德意志国家中,黑森是最重要的。黑森军在历次战争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军队之一。黑森的雇佣军协议多数是和英国签的,两国关系非常紧密。黑森-卡塞尔一直是英 国 忠实 的支持者,黑森士兵一直是英 国 的 首选补助金盟友,黑森伯爵弗里德里希 二世是英王乔治 二世 的 女婿,乔治三世 的姑父,这给 了 他一个有价值 的 与 汉诺威 的 家族联系。黑森伯 爵 的 祖先 曾 参与 了 英 国 所在 的 每一个主要 的冲 突,其根源可 以追溯到大同盟战争(16 8 8-97)。英王乔治一世 曾 与 黑森-卡塞尔签署 了一个协议确保12000 名 黑 森 士 兵 的 服役,以 保护 他 的 王位,反对 冒 牌者。英 国 于1 72 6年加入 四 国联盟时,她再次雇佣 黑森 士兵履行她 的大陆务。 1 7 2 7年 的一项条约,她支付每年12 5,000英镑 的预付费用 用 于优先调 用 黑森士兵的服务。英 国迅速成为黑 森伯 爵 的 最佳主顾。到1 7 31年黑 森 已成为英 国 外交政策如此既定 的一部分,在急需扩充兵力的情况下,英国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1776年1月15日,两国在卡塞尔签署协议。与英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单纯的雇佣军协议不同,英国与黑森的协议还有防御性的军事同盟性质。协议第一条就明确两国之间是“真诚,坚定,持续的”同盟,第十条规定双方任意一方受到攻击,另外一方都要尽全力支援。军事同盟的条款是黑森要求加入的,主要是担心出租军队给英国会招致法国的进攻。


黑森将为英国提供1.2万人的部队。这些部队不会分头行动,而是由一名黑森将军统一指挥,且不会被派去西印度群岛。英方将按照本国士兵标准给黑森士兵发工资和补给。每名士兵的招募费标准也是30克朗,但英方承诺每年给黑森伯爵45万克朗津贴。黑森伯爵在黑森军回国后的一年里仍能领取津贴。此外,黑森代表还迫使英方同意支付此前有争议的4万英镑债务。


有六个德意志国家给英国提供军队,一共派出29875名士兵到北美支援英军,1778年—1780年,德意志军队占英国在北美总兵力的1/3。因为德意志部队里黑森人最多,达16000多人,德意志军队都被美国人为“黑森人”。英国雇佣德意志军队的做法,激怒了殖民地人民,有些人原本希望和英国政府和解。大陆军趁机宣传德意志部队是侵略者,使独立战争多了一层抵抗外敌的意义。并抓紧宣传黑森军到处犯下暴行,说他们奸淫掳掠,滥杀无辜,强迫少年儿童做苦力。


黑森军包括有猎兵、骠骑兵,三个炮兵连队和四个营的掷弹兵。大部分的步兵是称作“猎人”的狙击兵以及鸟枪兵、燧发枪兵。最初每团平均由500至600人组成,后来在战争中每团只有300至400人。1776年,一个黑森步兵团包括1个团指挥部和5个连。指挥部由1名上校、1名中校和1名少校组成;其他辅助人员包括1名副官、1名军需官、1名军法官、1名牧师、1名军医、1名货车长、1名乐队指挥、6名乐手、1名军械士、1名纠察员、1名助理纠察员和2名车夫。每个连有4名军官、12名士官、1名初级军医、3名鼓手、1名事务官、4名为军官服务的仆从和105名士兵。5个连中有2个连只有3名下级军官,因为它们由校级军官直辖指挥。炮兵连全员官兵约600人,其中两个连还需要招募训练新兵。每个连有5名军官、14名士官、3名鼓手和129名士兵(远没有600人,可能参考书的作者没有提辅助人员)。


大多数步兵使用滑膛枪或燧发枪,这些滑膛枪大多仿制普鲁士产的M1740波茨坦火枪,但是与原型差别较大。猎兵营的精锐部队使用耶格步枪,非常适合林地作战。炮兵连使用3磅炮。


耶格步枪 不一定是黑森军使用的型号


长岛会战(1776年8月27日)

美军 10000人 英军、黑森军 20000人


长岛战役是黑森雇佣军在北美参加的第一场战役,1776年3月,波士顿战役结束,英军从海路撤出波士顿。英军和美军的焦点,随即转向战略重镇纽约市。


对于英军来说,纽约可以停泊和维修英国军舰,对英军的补给非常重要。另外,纽约也是战略要地。纽约位于哈德逊河的出海口,如果英军南下纽约,就可以把新英格兰地区和南方省切开,消灭马萨诸塞的叛军。


至于美军方面,守住这座城能打乱英国的计划,也有政治意义。纽约是纽约州的首府,但效忠派和革命派势均力敌。如果纽约失守,会沉重打击纽约州的革命势力。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深知纽约的重要性,虽然大陆议会没下命令,华盛顿仍然增援纽约。


1776年1月,华盛顿先派查理斯-李少将,到纽约组织民兵,并且建造防线。李指出纽约三面环水,拥有制海权的英军可以轻易攻占纽约。3月,华盛顿陆续调军队到纽约,但兵力仍不足。当华盛顿在4月13日抵达纽约时,大陆军只有不到10000人能作战,而且要防守这座易攻难守的城市。


2月,李制定了布防方案,在曼哈顿岛对岸、长岛的布鲁克林高地建造要塞。由于该处高地可俯视曼哈顿岛,英军必须先攻打高地,才能安全攻占纽约市。李计划迫使英军强攻,消耗更多的兵力。由于李被调走,斯特灵勋爵威廉-亚历山大接手建造事务,第一座要塞被命名为斯特灵堡。接下来几个月,华盛顿派好友亨利-诺克斯和格连建造更多要塞,包括普特南堡、格连堡和博斯堡。这三座堡垒在高地从东向西连成一片,共有36门火炮,看守登山道路。这条道路沿布鲁克林高地向东南延伸,通往贝福德镇;贝福德镇南方是横贯东西的高旺高地,是布鲁克林的天然屏障。高旺高地为一片树林,共有四条道路穿越,由东至西顺序为牙买加山道、贝福德山道、富莱布什山道及高旺努斯山道,其中牙买加山道最偏僻遥远。顽抗堡建于上纽约湾旁的岬角,阻止英军派军舰进入东河,绕到布鲁克林后方攻击。大陆军也在总督岛及曼哈顿的旧乔治堡装设火炮,以备攻击英国军舰。


6月29日,英军45艘军舰停泊在下纽约湾,引起当地人恐慌。较早抵达的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起初打算登陆长岛,但看到布鲁克林一带已经布防,转而占领斯塔滕岛,等待援军。由于哈德逊河河口广阔,华盛顿担心英军在曼哈顿岛西北登陆,人数不足的美军无法兼顾整道防线。虽然有军事优势,但何奥没有立刻进攻,他继续等待兄长理查德-何奥、亨利-克林顿和查尔斯-康沃利斯的援军。


何奥三次向华盛顿提出和谈,但是信件中称呼华盛顿为“先生”,而不是“将军”或“总司令”。华盛顿和部下认为不符合身份,退回了信件。使者提出何奥有权代表国会进行特赦,也被华盛顿拒绝。



8月12日,援军全部抵达,英军兵力增至32000人。英军足以同时攻打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使华盛顿难以预测英军行动。华盛顿担心英军会攻打曼哈顿岛,将约23000人的军队分开,主力驻守曼哈顿岛,留下4500人防守布鲁克林和高旺高地。22日早上,克林顿和康沃利斯带领4000人登陆长岛南部,美军坚壁清野后撤回北部高地。中午,英军已有15000人登陆。华盛顿在当天得知消息,但以为英军只有8~9000人。华盛顿更是相信英军的真正目标是曼哈顿岛,只派1500人支援长岛。24日,华盛顿派以色列-普特南指挥布鲁克林要塞。普特南率部抵达后,守军增至10000人。最后,华盛顿指派斯特灵勋爵带领500人,守备最西面的高旺努斯山道;沙利文带领1,000人,防守中央的富莱布什山道;塞缪尔-迈尔斯上尉带800人,守备贝福德山道;3,000名新兵在后方山岭待命;普特南的6,000人留守布鲁克林要塞。东面的牙买加山道虽然狭窄易守,却废弃多时。华盛顿等人都忽视了该条山道,美军只派出5名骑马哨兵驻守。


英军方面,克林顿在登陆当日得知牙买加山道,写下作战方案传达何奥。克林顿建议何奥派主力部队通过牙买加山道,由东面包抄高旺高地的美军,其他英国部队则在高旺高地正面攻击,拖延时间,等待时机。8月26日何奥批准方案,令克林顿在当晚出发。何奥派克林顿的轻步兵为前锋,而康沃利斯、何奥及珀西伯爵紧随其后,整支包抄部队人数达10,000人。利奥波德·菲力·冯·海斯特带5,000名黑森军,从正面攻打富莱布什山道;詹姆士·格兰特带5,000名英国及德意志士兵,攻打西面的高旺努斯山道。海斯特及格兰特将等待何奥的命令。



当晚,英军前锋在漆黑中行军,依靠3个效忠派农民带路。次日凌晨2时,抵达牙买加山道入口。美军哨兵误以为是友军,前来会合,被英军俘虏。克林顿审问5人后,确定前方无人把守,安心向前行军。日出时,克林顿抵达贝福德镇外围,原地休息,等待何奥的部队追上。上午9时,克林顿下令两门火炮开火,发出信号,然后下令部队前进。华盛顿已得知英军的目标是长岛,从曼哈顿岛调来更多援军,并在布鲁克林山地上观战。


当天半夜,格兰特临时决定发起佯攻,他派出300名步兵滋扰美军阵地。凌晨3点,普特南得知消息,慌忙赶到高旺努斯山道,命令斯特灵率领迎击。斯特灵率领的1600人没走多久就遇到了英军,两军激烈交战。美军直到天亮仍然顶住了英军的攻势,但已经被英军牵制。


另一方面,黑森军在日出前开始炮击沙利文的防线,但没有向前推进。由于沙利文抽调部分兵力去支援西线,中央的防御更加薄弱。上午9时,从贝福德传来了炮声,黑森军立即向前推进,沙利文才意识到自己被包围。虽然美军有地形优势,给敌军造成大量伤亡,但寡不敌众。黑森军装上刺刀后,向美军驻地发起冲锋,使没有刺刀的美军损失惨重。无法逃跑的士兵向黑森军投降,而逃跑的士兵遭到英军侧翼从射击。沙利文下令突围撤退,成功让几百名士兵逃脱。但沙利文被英军俘虏。


斯特灵对东线的溃败毫不知情。美军仍然挡住了格兰特的进攻,甚至迫使英军稍微后撤。事实上,格兰特正在等待20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增援,以及黑森军从右面发起进攻。上午11时,格兰特发起总共,并得到黑森军的支援,美军形势急转直下。当斯特灵下令撤离时,英军已涌入山路,退路也被英军堵住,只有布鲁克林和高旺努斯中间的一处狭窄湿地可以通行。


斯特灵下令全军穿过湿地撤离,自己率领超过260名马里兰州士兵殿后。为拖延英军,斯特灵让军队背靠一处大宅,六次向英军发起正面进攻。结果马里兰士兵几乎全军覆没,256人阵亡,只有10人逃走。斯特灵不愿向英军投降,最后冲破英军包围,向黑森军投降。


下午,布鲁克林高地外的美军已经溃退,但何奥下令停止追击。双方互相炮击,但没有接战。何奥对攻陷布鲁克林没有必胜的把握。28日,海上刮起东北风,英军军舰无法进入东河,堵塞美军的水上退路。何奥因为过度谨慎饱受批评。


28日下午,华盛顿下令撤退。晚上9点,美军开始撤退,将近9000人有序撤到曼哈顿岛。所有士兵都遵守华盛顿的命令,全程保持安静。一些人在布鲁克林高地点起营火,迷惑英军。29日上午7时,最后一批美军撤离。


华盛顿在战术部署上连番失误,受到许多军官质疑,部分士兵离开了队伍。曼哈顿岛的美军陷入被动。如果何奥从曼哈顿岛后方包抄,美军将无路可逃。华盛顿最终放弃纽约。 



特伦顿战役(1776年12月)

华盛顿失去了纽约,损失惨重,尤其是黑森雇佣军,给与美军以重大杀伤,但华盛顿却赢得了在运动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的主动权。在撤往新泽西州的过程中,华盛顿敏锐地发现散布于新泽西州各地的英军龟缩于冬季营房,孤立分散,远离主力,为其提供了歼敌的大好时机。1776年12月25日在圣诞节之夜的暴风雪中,华盛顿在马布利黑德渔民的协助下,率领2400人渡过特伦顿以北9英里的特拉华河。次日清晨,华盛顿将部队分成南北两路纵队,直扑特伦顿的黑森雇佣军兵营。偷袭黑森雇佣军,猝不及防的黑森雇佣军大败,数十人被打死,1000多人被俘,这就是著名的特伦顿战役,尽管在战略上,此战意义不大,但极大地鼓舞了屡战屡败的北美军队的士气,也粉碎了黑森雇佣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黑森雇佣军在北美的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随后,华盛顿亦在普林斯顿取得胜利。


哈 巴 登战役:

1 7 7 7年7 月1日,英将柏高因 的 军 队 出 现在提康德罗 加堡垒,准备发起进攻,里德泽尔 带着德意志雇佣兵,在湖 的 东岸 攻击独立 山。只 有 小 战 斗 发生。美军 指挥 官圣.克莱 尔,看到 自 己处于被包 围 的危险 中,和驻军约 三千三 百人撤退,留 下有七十 多 架炮 的 堡垒,还有二百头 牛,和一个大量弹药和补给,落入英 国 军 队 的手 中。圣.克莱 尔 的 主力 部 队沿着 向 哈 巴 登 的道路撤退。紧随其后 的 是弗雷泽将军 的二十个连 的英军,由 里德泽 尔 的 三个布伦瑞 克 营 支持。弗雷泽赶上 了 美军 的 后卫,在上校华纳之下,在 哈 巴登,7 月 7 日,被大幅攻击,翼侧包 围。他处于被击退 的危 险时里德泽尔来帮 助他。里德泽尔派他 的 掷弹兵支持弗 雷泽 的侧 面并指挥狙击兵迎战美军 的 中 心,这些训 练有素 的部 队加入战斗,在军乐 队伴奏下 唱着 赞美诗用 刺刀对美 国 右翼进行拼杀冲锋,使他们看起来 比他们实 际上更加众多。美 国侧翼被迫转 向,他们被迫进行绝望 的 行进,穿 过在一个开放 的领域,以 免被包 围。美 国 人就这样被击退。他们 的损 失并不完全清楚,但大约 二百 名 散兵游 勇 和 受伤 的人 当 天成为俘虏。不伦瑞克有22 人 死伤,英军一百五十五个。里德泽尔对弗雷泽 的救援,可能挽救 了 正在崩 溃 的英 国 阵线。 



萨拉托加大捷( 弗里曼农庄大捷 1777年)

1777年9月,英军在威廉·豪指挥下,发起反攻,夺取美国首都费城,美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但由于威廉·豪同情殖民地人民,未尽全力,促使美军主力得以逃脱,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约翰·伯戈因)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伯戈因率部孤军深入,遭到以将领阿诺德指挥的北美民兵的迎击,双方于弗里曼农庄遭遇,英军遭到美军4倍兵力围追堵截,英军且战且退,尽管英军中以黑森雇佣兵为主力的德意志佣兵浴血奋战,多次打退美军,但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0月在纽约州萨拉托加被美军包围,伯戈因率部向美军投降,英军死伤600多人,美方称为“萨拉托加大捷”或“弗里曼农庄大捷”,此战被许多史家视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但实际上此战在战略意义上不大),此战过后,欧洲各国开始重新审视美军的战斗力,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更是大量向美军展开援助,1778年,法国向英国宣战,直接派遣海军牵制英国海军,配合北美大陆军作战,1779年,荷兰,西班牙亦向英国宣战,英国在欧洲大陆陷入孤立。整个独立战争期间,法国人往北美输送了30万条大小枪支、20万套军服、100吨火药和300门火炮。路易十六更是亲切地被称为“美国国父”(这句话划掉),支持英国的黑森也遭到欧洲各国的一致谴责,此后,黑森对英国在北美大陆的行动支援力度被迫大为下降。 


萨拉托加战役


远征北卡罗来纳与查尔斯顿战役

1779年底,英军调整战略,以南部为进攻重点,决定对十三州各个击破,年底,英军攻取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揭开了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军司令林肯会同德斯坦指挥的法国舰队进攻南部英军主要基地萨凡纳,受挫。1780年春,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含黑森佣兵)对查尔斯顿实施陆、海两面包围,会战中,英军以黑森佣兵为先头部队,切断美军补给,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此战也是最后一次黑森雇佣兵参与的大型战役,此后,因各种缘故,黑森雇佣军只零星参加战斗,不再成建制作为英军的主力部队使用,查尔斯顿战役是美军遭受的极为惨重的损失,但英军未能利用这一战果,反而因遭到欧陆各国封锁,兵力物资不足使得自己深陷游击战争的泥潭,被迫退守数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束


次年9月, 法国海军在切萨皮克湾海战中大胜英国海军,使得英军在北美的补给线遭受重创,已基本失去作战能力。同时,10月19日,在法国支持下,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一万六千余人对英军重镇约克敦实施围攻,将英军主力团团包围,英军司令康沃利斯走投无路,率部8000多人(含不少黑森佣兵)投降,美军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此战,也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事实上的结束,历次战斗中,黑森佣兵多次力挽狂澜,但黑森军的待遇非常恶劣,黑森特意要求英国将工资转由黑森自己发放,而不是由英国直接发放给参战的黑森的军人,这给黑森军方吃空饷,克扣军饷大开便利之门,在德意志邦国与英国签订的雇佣兵条款中,甚至有“每有一名德意志士兵死亡或伤残,则德意志邦国的君主将获得额外津贴”这样的扯淡条款,被称为“血钱”,遭到欧洲各国的一致谴责,在 1776 年 6 月写给伏尔泰的一封信中,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谴责黑森-卡塞尔邦伯:“像把牲畜卖到屠宰场一样把自己的臣民卖给英国……这种行为完全是由肮脏的自私所导致。”许多参战的黑森士兵,并非出于自愿,有不少是被抓壮丁强征入伙,或强行派往北美,他们军饷遭到克扣,卫生 补给条件极为恶劣,因此有不少士兵逃亡或向大陆军投诚,即使英军用死刑和鞭挞也无济于事。华盛顿承诺向每一个投诚的黑森士兵提供50亩的土地,或者送到远离战争的西南开垦新田。至1783年战争结束,累计有30000多名黑森士兵来过北美战场。1200多人战死,7000多人死于疾病和饥荒,17000多人回到家乡(这里面又有1/4带着全家移民过来),其余近5000人留在了北美。他们为早期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意志货币单位“塔勒”(Taler)也演变为美元“dollar”。


黑森后裔居民


雇佣军对黑森的影响

雇佣军经济让18世纪的黑森成为欧洲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黑森的人口只有大约30万,却长期维持1.2万人的正规军和1.2万人的民兵,1773年正规军人数甚至达到1.86万人。此时黑森军队和人口的比例是1:14,普鲁士以军国主义而闻名,但1787年普鲁士军队和人口的比例也只是1:28,和普鲁士一样,黑森也被评价是“军队拥有国家”。根据1793年的一项统计,15~25岁的男子有34.3%是士兵。加上大量的青年为了逃兵役离开黑森,黑森的农业劳动力严重匮乏,不得不高价雇佣外国人去种地。但是,输出雇佣军也使大量资金流入黑森,伯爵收获颇丰,士兵的家属也收到了他们的工资。伯爵以4%—5%的利率对外发放贷款,再把资金用来支持工农业发展。财政的改善也减轻了黑森百姓的纳税负担,1784年,黑森的人均纳税额从3塔勒降至2.2塔勒,在德意志属于很低的水平。黑森伯爵坚持在国内采购雇佣军的军服和武器装备,刺激了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黑森成为近代早期德意志的纺织业中心和冶铁中心之一。总体来说,雇佣军事业对黑森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


雇佣兵输出带来的资金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利用这些资金,腓特烈二世给退役军官和阵亡士兵遗孀发放年金,而且兴建许多公共设施,包括德意志境内第一座育婴室和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从长期来看,雇佣兵输出减缓了黑森的人口增长速度,有两个原因:一是士兵阵亡导致死亡率上升,二是育龄男性成为雇佣军或为了逃兵役离开家乡,无暇生育。此外,雇佣军事业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种选择。对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来说,担任雇佣军军官非常体面;对农村和城市里的穷人来说,参加雇佣军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收入。每年的征兵榜文总能吸引到大批青壮年,每个士兵每月可以拿到1.5塔勒,可买母牛一头外加一些农具。雇佣军经济促进了社会福利的改善,缓和了人口增长造成的社会矛盾,给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和其它德意志国家相比,18世纪的黑森社会稳定得多。


在发展雇佣军事业之前,黑森的财政全靠税收,而议会掌握批准税收权,制约了王权。通过雇佣军事业,伯爵获得了大笔收入,摆脱了议会的制约,伯爵还通过贷款给议会把议会变成顺从的工具。从1730年到1760年,伯爵通过输出雇佣军获得了总共830万塔勒,而同期黑森的各项税收总和也不过2000万塔勒。在七年战争中,法国占领军要求议会为其征收巨额的军事税,议会凑不出这么多钱,只好向伯爵借250万塔勒。成了伯爵的债务人的议会更加顺从,在战争结束后批准了36年的军事税。财政独立和议会配合使伯爵得以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


纵观黑森雇佣军的历史,每一任伯爵输出雇佣军都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和只认钱的私募雇佣军不同,黑森伯爵在寻找客户时坚持一定的原则,因为黑森上下都信仰加尔文宗,所以黑森长期只向新教国家提供士兵。在长达两个世纪维护新教的斗争中,黑森成为一个包括北德意志国家、英国、荷兰、瑞典和丹麦在内的“新教体系”的固定成员。黑森依靠向盟友输出大量优质的士兵在这个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


黑森原本是一个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比较贫穷的小国。发展雇佣军事业让黑森获得了和国力不相衬的影响力。凭借输出雇佣军积累的财富,卡尔一世使其长子当上了瑞典国王。到威廉九世时期,黑森伯爵成为向欧洲各国贷款的银行家,而且在1803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 



衰亡

黑森伯爵将士兵派到北美作战,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之前虽然也有士兵被派到欧洲以外作战,但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地被使用,更何况是在如此遥远的北美。海上航行的危险,远离家人的痛苦,对美洲陌生环境的恐惧……都是以往多数雇佣兵没有经历过的。许多士兵是被强行拉来的,也是受到指责的原因。同时,美国独立战争的时代,也是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时代,欧洲人的观念变了,君主对臣民的奴役不再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德意志军队在欧洲引起的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止是黑森,整个欧洲的雇佣兵都由盛转衰。迫于舆论压力,出租军队德意志国家和使用这些军队的英国只能调整政策。从此,整个德意志都基本不再出租军队。1798年,黑森最后一次派出雇佣军,帮英国镇压爱尔兰人叛乱。1866年,黑森选侯腓特烈-威廉一世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奥地利战败后,黑森选侯国被普鲁士吞并,成为黑森-拿骚省的一部分。至此,黑森及其雇佣兵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黑森-拿骚省


参考文献

《1677-1815年黑森-卡塞尔的雇佣兵事业》许二斌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德意志人研究》孙坦

《欧洲佣兵战争史》指文出版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暗影无声:黑森雇佣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