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杨戬再回看姜子牙,发现我错了

2022-11-02 00:36 作者:非静乐子人  | 我要投稿

我错了,我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新封神”魔改工程的经验积累,新的作品会如胎儿般长大成童,新的封神宇宙终将摆脱尴尬和粗浅莅临人间。

而结果是,新的只是名字,近几年封神魔改从诞生之初就落下的病根久久不能治愈,在追光团队越发包罗四方的脑洞中俨然已经有发展成特有遗传病的趋势。从哪吒篇引入蒸仙朋克开始,这种病情发作起来越发猛烈,因为它已经彻底打破封神皮相的封印,成为一种可以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可以在各种载体上发病的东西。长此下去,我们只能称一些人心心念念的某宇宙为发病宇宙。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病呢?这种病症初时只是些许的剧情不明、逻辑不清,脱离现实、无故呻吟,自以为是、中二独醒。这些病症本是常见的普遍的,再好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粘上一点。新神话要有新意,创作者要根据现实生活重新解构传统文化,不免会剑走偏锋闭门造车。但是《姜子牙》篇横空出世后,仍然是让早有心里准备的观众跌破眼睛。整部作品华丽的画面和动作之下,是近乎自相矛盾的故事内核;冗长的铺垫和心里描写妄图立住一个宏达的主题,但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整的观众是云里雾里。通篇看下来,感觉是又没看顺剧情又没明白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更遑论感受到什么新的东西了,只觉得被无数国漫烂作惊扰出的PTSD症状要发作了。

但是,从杨戬回归的我,却又有些想念姜子牙篇里用心描摹的传统神话世界。是的姜子牙篇以及后面的白蛇缘起篇都还在古典世界里折腾,始终有一丝古典文化的底蕴在托底在约束,也在吸引着人去回味。那么,为什么就非要用现实的皮去套传统才能出新呢?哪吒是重度街头小子,青蛇重生小太妹,杨戬是赏金混混,身份是新了,但是故事又老套的不行。难道某些创作团队只会建模,做好了世界攒够了贴图,拼凑出了足够的时长,这样的作品就是所谓的新东西?

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又新又好又叫座呢?

评论里有人说姜子牙和杨戬是不同团队的作品—雀氏是不同的出品方和制作班底,然而一进入到“新”的命题就发一样的病,甚至两个团队整出的剧情都如此相似,真的令人捧腹。建议立志新神、新修仙朋克的创作者,还是脱离封神榜的束缚另起炉灶吧,因为就目前的表现来说真不是封神榜拖了您家后腿,是您的能力真的跟封神不沾边。



看完杨戬再回看姜子牙,发现我错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