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M舰载机的优劣点及其借鉴意义

法国的阵风M舰载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当代主力舰载机中的一个异类。作为舰载机,阵风M居然不需要折叠机翼,而且是鸭式三角翼布局。这两点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阵风M根本不需要考虑折叠机翼的麻烦,在起飞前和拦阻降落后,都省掉了一个关键的程序,永远不用担心会突然忘记了收放折叠机翼。在过去就有美国海军的F18大黄蜂还在空中,就突然把机翼折叠了起来。多亏大黄蜂主机翼折叠的部分不多,即使在空中因为误操作导致机翼折叠,剩下的主机翼部分仍然有足够的升力让其最后拦阻成功。因为升力不足,飞行员只不过被拦阻降落的冲击导致了轻微脑震荡。若不是大黄蜂而是其他从中间折叠大部分主机翼的舰载机,如果也出现在空中就误折叠的事故,极大的概率要因为升力不足而当即坠毁。

因此凡是折叠机翼的舰载机,出现误操作的概率虽然低,但还是有的。而阵风M就彻底得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不用折叠机翼,还省去了折叠结构的额外重量,全机的强度也可以做到最大。这样对阵风M的空战机动能力也可以设计到最大的9个G以上。加上这是一种鸭式布局的双发战机,因此其格斗能力在目前所有舰载机中也是一流的存在。阵风M的三角翼布局,还导致其超音速能力相当的不错。而作为另外一种主力舰载机的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虽然其最大仰角能力和瞬盘能力都很强大,但是由于采用了梯形平直机翼,因此其超音速能力可以用非常差来形容。只要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有外挂,那么其不但在海平面无法超音速,就是在1万米以上的高空也无法超音速。因此美国海军目前这种仍然数量最多的主流舰载机。
实打实的就是一种亚音速战机。全程亚音速战机自然有拦截能力磨磨唧唧的大问题,无法兼顾F14时代的远程拦截要求。而即使到了F35C的时代,超音速能力同样几乎不存在。而阵风M舰载机的三角翼布局,完全在超音速马赫锥的范围之内,因此即使少量外挂,也可以做到超音速飞行。这样拦截能力就要比美国的2种主力舰载机强很多。另外即使阵风M不折叠主机翼,他的翼展也只有9米多一点。比很多大型舰载机折叠主翼以后的宽度还小。而且这种舰载机的长度也不超过15米,因此不论长宽,在舰上的占地面积都很小。戴高乐号以4.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居然平时可以部署24架,特别加强部署的情况下可以高达32架。如果不是阵风M,换另外任何一种其他的中型以上舰载机,都达不到这个部署的规模。
不过因为是三角翼和鸭式布局,而且飞机整体体积比较小,瀚海狼山认为带给阵风M的也不完全都是好处。

其弱点和也优点一样明显。这就是阵风M的起飞最大重量非常小,过去只有23吨,经过多次改进优化后最大起飞重量也不到25吨,浪费了美国原装C13B蒸汽弹射器最大弹射32吨的能力。而25吨和超级大黄蜂正常起飞重量的30吨也差距了5吨之多,这5吨恰恰可以装载燃油增大作战半径和携带重型弹药。阵风M起飞重量不大,和其体量太小有关,也和蒸汽弹射后半段的加力不足有关。如果用更先进的电磁弹射,阵风M最大起飞重量到28吨以上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