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危地区物理安防体系的最后屏障-安全屋

2022-10-25 09:29 作者:变革者FPS  |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安全屋?我们为什么需要安全屋?

      安全屋(Safe Room或Internal Refugee Room), 一般是指经过特殊设计的房间/空间,该房间建筑和墙体结构被特殊加固,并在房间内加装了特殊的防护装置以及生命维持系统,在危急关头,人员可躲避在该房间内,免受外部枪弹、地震、台风甚至生物武器的伤害。在海外,特别是战乱、恐怖袭击高发地区,安全屋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安全屋是多层防护体系中保障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国内介绍安全屋的专业资料较少,本文结合我在海外高危地区与安全屋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个人对安全屋的理解,简单梳理下安全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上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帮助。注:英文中,的“安全屋”还有“情报交换的秘密地点”的释义,但本文仅讨论物理安全范畴下的安全屋。

 安全屋对大多数国人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但在很多海外国家,安全屋已经走进了老百姓日常生活 。例如,以色列长期饱受战争威胁, 自海湾战争后,按以色列的法律规定,在以色列新建的住宅楼或办公楼都必须建有安全屋,这种“安全屋”要能抵御常规武器(枪弹)、RPG火箭弹的爆炸和弹片,并能一定程度上防御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袭击。安全屋是否达标将会有专业的政府部门进行审核,审核不达标将拿不到政府颁发的房产证,而且水电气还是高标准的收费。而在美国或欧洲,安全屋已经成为顶级豪宅的必备房间。


以色列老百姓自建的安全屋(内)  
以色列老百姓自建的安全屋(外)

二、我们需要怎么类型的安全屋?安全屋要具备怎样的性能?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展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即在决定选择何种安全屋方案前,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我们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Threat/Hazard) 类型(是人为还是自然危险)、外部威胁可能使用的具体武器或工具是什么,发生袭击后外部应急力量(当地警方、军方)能多久抵达现场等等。基于完整的风险/威胁评估,我们才能提出正确的需求分析,才能对安全屋的性能参数有明确的要求。

安全屋的类型有两类:

  • 第一种类型是独立(Standlone)式的安全屋,这种安全屋不依附主体建筑,通常位于在远离危险源或主体建筑的区域,有独立的楼宇功能(通风、供电、上下水等)体系,不易受危险生化物品(CBR)泄露或主体建筑物坍塌的直接影响, 这种安全屋的主要应用于在生产存储危险物品的工厂或地震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 另一种常见的类型是内嵌式(Internal/Embeded)的安全屋,一般这种安全屋位于某个主体建筑内部。安全屋的设计者将主体建筑内某个房间/空间的结构进行特别加固,使其具备防范外部人为袭击或自然灾害的功能。(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类型安全屋)


安全屋的设计建造标准
      关于安全屋的设计建造标准,可参考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发布的安全屋和避难所指南:FEMA 453: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06):Safe Rooms and Shelters: Protecting People against Terrorist Attacks      需要提醒的是:在海外高危地区,作为安全管理的负责人,建议在新项目建筑的图纸设计阶段,就应将安全屋方案整合到主体建筑的设计之中去,这种方式建成的安全屋一体化防护效果最好,对企业业务中断也会最小;如果我们不得不选择对现有的建筑进行改造(即将建筑内部某个房间改造为安全屋),现实中这种方案往往要被很多现存的复杂因素所限制,改造工程耗时耗力,安全屋最终改造效果也可能会差强人意。三、安全屋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1. 安全屋选址 安全屋位置选择非常重要,不可随意,尤其注意:

  • 一般不应选择临街的房间为安全屋。如一定要选用这样房间,则房间朝外的墙壁和玻璃必须加固。比如战乱地区的安全屋的临街玻璃应更换成防弹防爆玻璃或者加装护甲。

  • 根据实际情况,将地上房间或地下室作为安全屋使用均可。但切记不要选择地下车库作为安全屋,因为地下车库停有车辆,爆炸袭击时造成的车辆玻璃和零件碎片可能会对进出的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同时爆炸冲击波将在封闭的地下车库内来回激荡,也会对躲藏在安全屋内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所在国家恐怖分子可能使用IED爆炸装置实施袭击的话,要特别小心)。

  • 确保绝大部分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安全屋,尽量避免将安全屋设立在大型住宅楼/办公楼的远端。

  • 发生紧急情况下,确保人员不必跑出建筑物或人员所在的封闭楼层(如有门禁控制的楼层)或不必冒险跨越交火或被武装分子控制的区域抵达安全屋。

  • 安全屋不得临近火灾隐患或水管,防止爆炸引发火灾或水管破裂后,安全屋内被浓烟或水倒灌。如果发生有毒浓烟倒灌入一个封闭的空间,那么对里面人员来说将是致命的(安全屋的密闭性和内部空气净化循环️系统很重要)。2012年9月11日,利比亚班加西美国领事馆被武装分子袭击,当时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森和其助手躲进了领事馆内卫生间改装成的安全屋内,恐怖分子找不到人便四处纵火,躲在安全屋内的美国大使史蒂文森由于吸入了过多倒灌的浓烟而被活活熏死。史蒂文森之死震惊了全世界,成为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从政生涯不可抹去的污点。

 在班加西袭击中丧生的前美国大使史蒂文森,据说被倒灌于安全屋内的浓烟熏死。

2. 安全屋内部空间要求

  • 安全屋的大小要根据所需容纳的人员多少而定。按照英美对安全屋的设计标准,安全屋人均面积至少为0.5平方米/人。

  • 安全屋的内部墙面不能有瓷砖、镜子或玻璃覆盖,天花板不能用吊灯等,防止爆炸冲击波造成物体碎片对内部藏匿的人员进行二次伤害。

3. 安全屋的换气系统

      安装安全屋的新风+换气系统非常重要。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安全屋并没有安装窗户,或者即使有窗户但开口很小,但在危急情况下也不会打开。那么在危急时刻,如果安全屋庇护的人数很多,那么在紧张情绪的促使下,狭小的空间内的CO2的浓度会陡然增加,屋内躲藏的人将会有窒息的危险。

安全屋内空气过滤系统(Source: FEMA 453)
安全屋内应安装有O2和/或CO2浓度监测系统

4. 安全屋内部照明和电源

      在安全屋内,紧急照明装置也必不可少,危急时刻,灯光/照明能够极大地缓解人员的紧张情绪。试想一下:当遭遇武装分子入侵时,如安全屋外枪声大作,而屋内漆黑一团,这对在安全屋内躲藏的人员是何等的心情。除了应急灯光照明外,我们还需要配置备份电源UPS或手摇式发电机。如果这个UPS位于室外,那么这个备用电源装置也应得到相应保护,防止被人为蓄意破坏。

安全屋内应急灯光(示例)

5. 通往安全屋的通道要求

  • 高危地区的企业安全负责人应该定期地开展针对安全屋的模拟演练,让所有被保护的人员都提前熟悉安全屋的位置。为了安全起见,安全屋所在位置要保持低调隐蔽,不建议路径上门口悬挂标志(前提是人员要熟悉安全屋的位置!)。

  • 如果逃生人员中有残障人士,那么要考虑残障人士能否可以方便顺利地进入安全屋(如避免有楼梯)。不能在逃生路线上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


6. 安全屋出入口和门窗设计

  • 安全屋出入口设计非常重要,根据性能指标,安全屋的门应为能一定程度防范枪弹或使用工具(电钻、铁锤、铁钎、撬棍等)暴力开启的装甲防护门。不同等级安全屋门防范性能不同,建议高危地区项目管理人员,根据专家建议选用与风险匹配的屋门类型。

  • 安全屋进出口处,强烈建议安装可视对讲系统。紧急情况下,屋内人员可通过摄像头和语音对讲的方式来核实来者身份和周边安全状况。

  • 安全屋逃生的出口的位置最好是位于远离威胁的位置,低调隐蔽,且采用防范标准应与入口一致。

  • 由于安全的原因,很多安全屋并不单独加装窗户。如果需要加装窗户,那么窗户的玻璃要选用防弹防爆玻璃,防止爆炸冲击波造成的玻璃碎片对屋内人员的二次伤害。

安全屋的装甲门,可抵御普通的枪弹。门框和墙之间需要严丝合缝,没有空隙,防止被工具暴力撬开,或者防止通过门的缝隙泼入汽油柴油进行烟熏火攻。

7. 安全屋墙体的加固

      安全屋的六面墙体(包括天花板和地板)都需要考虑加固, 尤其对可能被攻击的部分及薄弱环节(如临街面、屋顶、门窗、薄弱墙体等部分)要特别加强。安全屋墙体加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软钢板、砖石或其他复合材料。具体的墙体厚度要根据需要防范的风险类型来决定。一般来说,民用级别的安全屋的天花板、外墙厚度必须至少30厘米,内墙厚度不低于20厘米。


墙体中增加钢架结构,能起到防爆的作用

8. 安全屋内物资准备

  • 根据可能需要躲藏的人员人数和安全屋面积大小,提前准备必需物资。建议屋内至少常备3天左右水、干粮,可按人均3500大卡热量+2.5L饮用水准备。(*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物热量最低要求为约1,800千卡)。

  • 除了食物和水,安全屋内还应存放必要的药品、急救包(有条件的可准备自动心脏除颤器-AED)、手机充电器、灭火器、保温毯、防毒面具、纸笔等等物品。安全屋内还应配有电话、网线、卫星电话、躲藏在内人员可及时与总部和救援人员保持联络。原则上安全屋不应再堆放其他杂物(即不应当作储藏室使用)。

9. 安全屋日常管理和维护

要让一个安全屋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日常保养维护则必不可少。

  • 对于高危地区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让相关人员掌握熟悉基本安全屋的操作(例如开门、锁门、室内外通话、换气)等功能。强烈建议将安全屋的最基本操作程序和外部紧急联系电话,用一页A4纸打印出来,放于安全屋内醒目的位置。

  • 使用密码或人员生物特征(如指纹)开启门锁的安全屋。密码口令要按照'Need-to-know'的原则,尽量控制人员知情范围。对于离职的人员,管理人员要及时地清除该人关于安全屋的使用权限。

  • 海外很多地区的办公空间有限,我见过很多安全屋平时被当作办公室或杂物间来使用。如果选择这种折衷方式,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人员安全保障能力将大打折扣。建议海外高危地区的安全屋尽量专屋专用,并指派专人进行维护,并将安全屋维护写进整体安全应急管理方案中,一旦当外部形势升级时,要立即启动安全屋的整备,使其迅速恢复到原有功能。


      结语:安全屋是安全防范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海外高危地区安全管理中尤其重要。安全屋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后的救命作用,与安全屋最初立项时的需求分析、后期设计、选址、出入口设置、墙体加固、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灯光、物资准备、安全屋的培训、演练和管理维护等方方面面因素息息相关。      建设和应用安全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如果没有对安全屋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考量,不仅可能会导致耗费人力物力搭建的安全屋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将躲进安全屋内人员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因此,安全屋之事,生死攸关,作为海外安全管理人员,对此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高危地区物理安防体系的最后屏障-安全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