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國.清朝】雍正《朕不洞知》

2020-11-27 06:49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中國.清朝】雍正《朕不洞知》

中国有句古话,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雍正深知他的一言一行对内外百官都有莫大的影响,身为帝王若贪图虚荣,务实治世则无从谈起。

因此,倡导以务实思想治天下的雍正,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他本人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不以万能自居,而是以不知为不知。

坦率承认“朕不洞知”

雍正对自己不很了解难以决断的事情,往往坦率地承认,而不轻下结论草率颁谕。雍正四年(1726),四川布政使佛喜奏请奖赏民人开垦田地,雍正回话给他:这等事若果然可行诚然极妙,但不可沽一时之名,致他日应酬不来,“总在你取出良心来斟酌为之,朕实不达外吏之事,不便谕应与否也。”

两广总督孔毓珣曾就广西泗城官庄田地使用问题具呈奏折向皇上请旨,雍正让他与云贵总督鄂尔泰商酌办理,并在折子上写到:“朕不洞知地方情形,难以悬谕。”

对没有确切把握的事情,雍正常常让熟悉情况的地方官员讨论决定。一次,雍正收到一件如何料理台湾事务的奏折,他看后认为:“其中多有可取之处”。

但他并没有立即下令推行,而是十分慎重地批示:朕不知地方情形,不敢轻易颁旨。雍正把这件奏折转给福建总督满保,让他与提督、总兵等经办台湾事务的官员共同商讨,选择其中可行的去办。

雍正六年(1728),贵州提督杨天纵曾密折陈述黔省田赋情弊,雍正把这一奏折发给云贵总督鄂尔泰,叫他与巡抚沈廷正会商料理,并说:“朕原无定见也,卿斟酌次第为之。”

雍正的务实思想,在虚诈成习的封建官场有其闪耀火花的可贵之处;雍正高扬求实反虚的旗帜,对惩治腐败弊症,振作朝纲,整顿吏治是一剂切中要害的良药;雍正推出的一系列务实反虚的举措,在康乾盛世的历史长河中作用独特,意义重大。

正是雍正以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治国安邦,才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末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积弊,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康乾盛世”,虽然没有“雍”字,雍正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的。



【中國.清朝】雍正《朕不洞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