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直击心灵的spring拷问
今天这一篇主要想围绕着Spring的循环依赖问题以及终极灵魂拷问如何手写Spring的问题讲讲。
一、Spring循环依赖
1.什么是循环依赖
Spring中的循环依赖一直是Spring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源码中为了解决循环依赖做了很多处理,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面试的时候,如果问到Spring中比较高阶的问题,那么循环依赖必定逃不掉。所以还是可以看一下这块的源码,看看Spring是如何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的。
Spring中之所以会出现循环依赖跟Bean的生命周期有关系,在创建一个Bean的过程中如果依赖的另外一个Bean还没有创建,就会需要去创建依赖的那个Bean,而如果两个Bean相互依赖的话,就会出现循环依赖的问题。体现到代码层次就是像下面这个样子的,比如两个对象相互依赖:


2.三级缓存方案
假设按照上面代码Class A 和 B,按照从A->B的顺序来实例化,Spring创建bean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实例化,对应方法: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 createBeanInstance
方法
2、属性注入,对应方法: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 populateBean
方法
3、初始化,对应方法: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 # initializeBean
所以执行顺序是先在这个类中的 AbstractBeanFactory 按调用链执行如下三个方法:

getSingleton(beanName, true)
这是个重点方法,该方法实际上就是到缓存中尝试去获取Bean,整个缓存分为三级singletonObjects
,一级缓存,存储的是所有创建好了的单例BeanearlySingletonObjects
,完成实例化,但是还未进行属性注入及初始化的对象singletonFactories
,提前暴露的一个单例工厂,二级缓存中存储的就是从这个工厂中获取到的对象

因为是第一次创建,因此上面的三级缓存都未命中,此时会进入getSingleton的另外一个重载方法getSingleton(beanName, singletonFactory)。
这里我们知道 singletonFactory 是需要等待createBean(beanName, mbd, args) 方法的返回,然后作为第二个输入参数给到下面 getSingleton 方法。


上面的代码主要实现了:将已经完全创建好了的单例Bean放入一级缓存中。在前面一步 createBean()方法的创建实例过程中还有一个 doCreateBean 方法,里面还有这样一段代码:



非AOP的二级缓存
这个地方的BeanPostProcessor后置处理器,只在处理AOP的实例对象时才会发挥作用,如果不考虑AOP,代码就是:

可见,对于非Aop实例对象,这个工厂直接将实例化阶段创建的对象返回了!
现在整体来梳理一下,继续走A对象创建的流程,通过this.singletonFactories.put(beanName, singletonFactory)
这个方法只是添加了一个工厂,通过这个工厂(ObjectFactory)的getObject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对象。当A完成了实例化并添加进了三级缓存后,就要开始为A进行属性注入了,在注入时发现A依赖了B,那么这个时候Spring又会去getBean(b),然后反射调用setter方法完成属性注入。因为B需要注入A,所以在创建B的时候,又会去调用getBean(a),这个时候就又回到之前的流程了,但是不同的是,之前的getBean是为了创建Bean,而此时再调用getBean不是为了创建了,而是要从缓存中获取,因为之前A在实例化后已经将其放入了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中,此时getBean(a)的二级缓存会通过调用三级缓存的facotry,通过工厂的getObject方法将对象放入到二级缓存中并返回,所以此时getBean(a)的流程就是这样子了,一个清晰的流程图如下:

结合了AOP的循环依赖
如果在开启AOP的情况下,那么就是调用 getEarlyBeanReference 方法对应的源码如下:

对A进行了AOP代理的话,那么此时getEarlyBeanReference将返回一个代理后的对象,而不是实例化阶段创建的对象,这样就意味着B中注入的A将是一个代理对象而不是A的实例化阶段创建后的对象。整个注入的流程图就变成了如下:

3.循环依赖的总结
1、Spring到底是如何解决循环依赖的呢,这里来一波文字的总结:
Spring通过三级缓存解决了循环依赖,其中一级缓存为单例池(singletonObjects),二级缓存为早期曝光对象earlySingletonObjects,三级缓存为早期曝光对象工厂(singletonFactories)。当A、B两个类发生循环引用时,在A完成实例化后,就使用实例化后的对象去创建一个对象工厂,并添加到三级缓存中,如果A被AOP代理,那么通过这个工厂获取到的就是A代理后的对象,如果A没有被AOP代理,那么这个工厂获取到的就是A实例化的对象。当A进行属性注入时,会去创建B,同时B又依赖了A,所以创建B的同时又会去调用getBean(a)来获取需要的依赖,此时的getBean(a)会从缓存中获取,第一步,先获取到三级缓存中的工厂;第二步,调用对象工工厂的getObject方法来获取到对应的对象,得到这个对象后将其注入到B中。
紧接着B会走完它的生命周期流程,包括初始化、后置处理器等。当B创建完后,会将B再注入到A中,此时A再完成它的整个生命周期。至此,循环依赖结束!
2、为啥要用三级缓存,是否可以用二级缓存
在普通的循环依赖的情况下,三级缓存没有任何作用。三级缓存实际上跟Spring中的AOP相关。AOP场景下的getEarlyBeanReference 会拿到一个代理的对象,但是不确定有没有依赖,需不需要用到这个依赖对象,所以先给一个工厂放到三级缓存里。
这个工厂的目的在于延迟对实例化阶段生成的对象的代理,只有真正发生循环依赖的时候,才去提前生成代理对象,否则只会创建一个工厂并将其放入到三级缓存中,但是不会去通过这个工厂去真正创建对象。
二、如何手写一个Spring框架
1、一个手写IoC容器的思路
IOC的实现思路如下:
首先有一个配置文件定义了应用的基础包, 也就是Java源码路径.
读取基础包名, 然后通过类加载器获取到应用中所有的Class对象, 存储到一个集合中.
获取应用中所有Bean (Controller和Service) 的Class对象, 通过反射创建实例, 然后存储到 Bean容器中.
遍历Bean容器中的所有Bean, 为所有带 @Autowired 注解的属性注入实例.
IOC操作要在应用启动时就完成, 所以必须写在静态代码块中.
仿写spring容器
2、一个手写SpringMVC的思路
(1)读取配置
SpringMVC本质上是一个Servlet,这个 Servlet 继承自 HttpServlet。FrameworkServlet负责初始化SpringMVC的容器,并将Spring容器设置为父容器。因为本文只是实现SpringMVC,对于Spring容器不做过多讲解。
为了读取web.xml中的配置,我们用到ServletConfig这个类,它代表当前Servlet在web.xml中的配置信息。通过web.xml中加载我们自己写的MyDispatcherServlet和读取配置文件。
(2)初始化阶段
在前面我们提到DispatcherServlet的initStrategies方法会初始化9大组件,但是这里将实现一些SpringMVC的最基本的组件而不是全部,按顺序包括:
加载配置文件
扫描用户配置包下面所有的类
拿到扫描到的类,通过反射机制,实例化。并且放到ioc容器中(Map的键值对 beanName-bean) beanName默认是首字母小写
初始化HandlerMapping,这里其实就是把url和method对应起来放在一个k-v的Map中,在运行阶段取出
(3)运行阶段
每一次请求将会调用doGet或doPost方法,所以统一运行阶段都放在doDispatch方法里处理,它会根据url请求去HandlerMapping中匹配到对应的Method,然后利用反射机制调用Controller中的url对应的方法,并得到结果返回。按顺序包括以下功能:
异常的拦截
获取请求传入的参数并处理参数
通过初始化好的handlerMapping中拿出url对应的方法名,反射调用
仿写springmvc容器
3、一个手写SpringMVC的思路
1 扫描 aop 包, 获取 aspect 的类
2 根据 切点 获取该切点的 类 和 方法
3 根据配置的 类 和 方法 为该类生成一个代理对象
4 将改代理对象放入 bean Map 中
5 调用的时候 将代理对象 转换成需要的对象
作者:千淘萬漉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68df1bfbaf6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