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世说新语.雅量篇》浅看魏晋风度

2023-04-07 14:38 作者:鲸栖迟  | 我要投稿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和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它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而《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名士逸闻轶事和玄学清谈的人物故事集,是帮助我们了解品味魏晋风度的重要工具。

  魏晋风度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是处变不惊,镇静自若。《世说新语·雅量》篇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临刑时,神色不变,临危不惧,镇静自若。一曲《广陵散》,“前曲幽幽咽咽、黯然销魂,后曲空明有力、海阔天空”,这既是嵇康对世事的悲凉慨叹,也是他对生命的参悟和淡然。嵇康死后,无人再弹,亦无人会弹,《广陵》一曲,终成绝响。那个放浪不羁、洒脱自由的灵魂,终究摆脱了尘世的泥淖,挥一挥衣袖,掸一掸尘灰,融入这茫茫天地之中,笑傲于俗世之外。离开前,三千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拜嵇康为师;离开后,文王司马昭不久亦感到后悔。嵇康至死都没有向政治集团妥协和屈服,而那些与政治密切关联和身居高位的人却为之求情和叹惋。魏晋风度虽与当时的政治走向相悖,但其精神气度却是那个时代许多名士的追求。嵇康这种面对生死时从容不迫、神气不变的优雅姿态和精神气度,正是魏晋“雅量”的最高体现。处变不惊,镇静自若,不为外物所扰,不为世俗所累,这便是魏晋之风度。嵇康以一曲慷慨激昂的《广陵散》与这尘世作最后的告别,这既是他对世间罪恶与不公的反抗和蔑视,也是他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对生命的参悟和一往情深。

  如许多魏晋名士一样,嵇康身上始终有一种超然物外的优雅和临危不惧的从容。“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这是对魏晋名士和风度的最高赞美。魏晋之后,这种雅量和风度,亦逐渐式微,随着那个动乱纷扰的时代渐渐没入了历史的长流……

从《世说新语.雅量篇》浅看魏晋风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