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五章《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

2023-04-09 11:36 作者:闪闪红星放光辉  | 我要投稿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普遍的共识。但是如何究竟多久才能完成这样的过渡?怎么样才算是到达了共产主义?却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未来新社会划分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地发展了,所有的产品充分涌流,实行的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有人问毛主席什么时候能实现共产主义,毛主席回答说可能是100年,也有可能是200年。在我们党的会议上,则提出了我们当前处于,且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论断。

    而在当前,我渴望提出一种新的概念的界定,一种理论的延伸。我将其命名为“迈向共产主义的时间表”。

“迈向共产主义的时间表”

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说的很对。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主要以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分配方式,就注定了少数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将掌握了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源,而大多数的普通人只能被无情地压榨,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微薄的薪资用以谋生。

    在这一阶段,社会少了人不行,绝大多数的生产消费资料都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而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资本家所攫取,使得劳动人民丧失了作为人的基础,变为了资本家的“家畜”、“韭菜”。这样不合理的制度是一定要被推翻的。

二、社会主义的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的三个阶段,我认为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体现在:

    一是公有制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实力的强大”,也就是说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成长,不仅仅是整体经济份额中的不断扩大,更是有公有制企业、生产体生产实力的不断壮大。

    这可能有点难以理解,但回想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就好了。一开始通过三大改造将各行各业改造为公有制,但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生产力还不能够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时,对于经济是一种束缚。而在将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后,我们的经济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公有制的整体实力势必会小于私有制,一是因为历史因素,条件的限制。二是因为当前公有制经济的生产力还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让每个人都能不为生活发愁,达到“人人大同”的境界,条件不允许。三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阶段,公有制经济、企业需要处于竞争的环境当中,尽可能地加快公有制经济生产力的升级,从而在未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

    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就是公有制经济、生产行为体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份额不断扩大的阶段,最终也将会迎来公有制彻底代替私有制的历史阶段。

    二是分配上逐渐成为支柱。作为社会经济支柱的公有制实力的不断强大,其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各式各样的公有制企业、生产体将逐渐承担起社会服务的职能,为民众免费提供各类合理需要的保障。

    例如,随着公有制实力的扩大,工人食堂、供销社重新兴起,教育服务、医疗服务逐渐免费,分配房屋、公租房屋再次兴盛。公有制实力的不断壮大,将逐渐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从部分覆盖,到基本覆盖,再到完全覆盖。

    三是投入劳动力逐步减少。随着公有制实力的不断壮大,各种智能自动化生产的生产体将逐渐取代人工劳动,为整个社会合理需要提供产品。需要以劳动谋生的人逐渐减少,而以劳动为兴趣爱好的人则逐渐增多,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们的生存压力普遍下降。

三、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从社会主义正式迈向共产主义的标准是什么?在物质生产方面,我认为有3点:

    一是私有制彻底消失。私有制再也不存在与经济制度中,社会经济为单一的公有。

    二是公有企业生产能完全覆盖人民的合理需要。公有生产体日夜接续不停地生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免费地提供给人民,让人民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完全覆盖人民的合理需要,真正迈向“大同世界”。

    三是需要劳动力投入极度减少。只需要投入少量劳动力或者不需要投入劳动力,依靠智能自动化生产就能满足社会合理需要,人们都以劳动为兴趣爱好,而不是谋生手段。我认为满足以上3点就可以说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四、共产主义的展望

    那么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层面上,社会还会如何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是两点:

    一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扩大。从只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有吃有喝有穿有住。

到满足人的边际需要,能提供数量更多的产品、能根据人的需要个性化定制、能尽可能地提供质量更优质的产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边际欲望能得到部分满足。

最后则是,在合理的框架体系内,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无限生产。自动化的宇宙舰队在宇宙搜集资源带回地球,投入智能自动化的工厂,随着可控核聚变无限能源的投入,从而具备可以源源不断生产的能力,在理论上实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是投入劳动力进一步减少。可能从需要少部分劳动力,到只需要特定岗位劳动力,再到完全不需要劳动力投入生产,共产主义不断发展下,需要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会进一步减少,智能自动化生产将承担绝大多数生产工作,人们以劳动为兴趣为爱好工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增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当然这其中的界限并不固定,我仅仅是阐述这样一种趋势,以供参考。

    由此可见,迈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并不是无迹可寻、无稽之谈,而是有理有据、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些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的人,他们忽略了共产主义巨大生产力的这一前提,也忽视了在共产主义巨大生产力背景下,人类所能发展到的文明高度。





第五章《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