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开课--02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前排指路:02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我们会接触很多理论和观点,但不是所有的理论观点都会引起你的共鸣。《快乐之道》讲了“适合”的重要性,也就是某种方法,某种工具,某种观点是否适合你。并不是你听到的每一种观点每一种研究,以及你运用的每种介入的方法(比如运动、做好事、表达感激、还是写日记),并不是一切都适合你,你会接触它尝试它然后你会作出决定说我会把它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或者说,它对我没有什么意义。对大多数人起作用的研究论证不一定就对你起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尝试,然后鉴别哪些东西适合自己。
2.良好的适应力,对未来有积极的心态,有目标,有良好的社会支持。
3.问题创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路、我们会过的生活,无论是从个人方面还是从人际方面,又或者是从组织方面来说都是这样。(可能是因为我们提问的问题将我们的注意力导向我们关注的那个方面,然后集中精力去解决?)我们提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只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切事情,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所以能集中注意力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能力带来的后果,却不总是有益的。老师举的例子是: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大多数人创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一种只有几何图形,巴士上没有小孩的特定现实。同样的,如果在一段关系里,如果我们只是问一些消极的问题,或者是“出什么问题了?怎么了?如何去改善关系呢?”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我们的不足、出差错的事情、需要去改善的事情、对方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那么在主观上(不是客观上)会认为这段关系里没有好的事物。(这些问题很重要,但不能是我们唯一关注的或者主要关注的问题。)
4.就个人来说,我们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我们通常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干什么?”。如果我们问自己唯一的问题是“我的缺点我的不足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我们看来好的东西、我们的长处、我们的热情、美德,我们身上美好的事物并不存在。一个主要关注缺点的人,看不到也无法欣赏他们自己的长处。这样的人会有很高的自尊心,自信心吗?会感到快乐吗?
5.问“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欣赏(appreciate)起作用的东西同样重要(appreciate:感激;增值)。感激,而不是感觉理所应当。我们不应该把成功、长处当做理所当然。增值,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就会增值,就会增长。反之亦然: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当做理所当然,那么好的东西也会贬值。所以,为了提升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很重要,但是欣赏自己的优点也同样重要(不是自恋、自我陶醉,自我陶醉不是自信不是自尊,正好相反。我们说的是有根据的自信)。
6.真正理解问题很重要,但是理解问题后知道我们要问什么问题也很重要,因为我们问的问题,指引了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7.培养自己的适应力我们需要有一个榜样。
8.书Marva Collin's Way
9.有高期待,看到自己的潜力,欣赏别人的潜力,大量练习自信,停止抱怨别人,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
10.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信并不是让他们不切实际地感觉良好。相信他们,同时严格要求他们。
11.有乐观精神“你可以做好”,同时帮助别人或者自己设立目标,然后从关注缺点到关注优点。
12.问自己,这个人的优点是什么,认清这个人的优点之后,我们就会欣赏(appreciate)这个点,当我们欣赏某件事后,这个优点和那整个人都会增值(appreciate)。我们的潜力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我们不浇灌它,不照耀它,它就会枯萎。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欣赏好处,那么好处就会贬值。
13.范式转移,实际上是被动接受者,也就是从不积极的,被动的受害者转变成一个主动的人。被动受害者往往会陷入抱怨,自怜,反思。积极主动者则会采取行动,承担责任,虽然经历痛苦(经历痛苦的重要性)仍然寻找积极寻找方法,而行动会增加我们的自信(自我认识理论),之后就是更多的希望和更加乐观(自我应验预言:希望和乐观会变成自我应验预言)。
14.作为积极主动者,并不意味着不给我们自己时间、空间去让自己感受痛苦的情感以及摆脱这种情感,我们到最后肯定会摆脱它,但是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可能是现在,可能是两天后,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去做事情,这样我们对希望和乐观的自信就会增加。
15.积极行动者+承担责任。
16.自尊的六根重要支柱,其中一根就是自我负责。自尊心强的人会承担责任,想培养高自尊心并且让自己更自信的人也会承担责任。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责任就是理解没人会来帮你no one is coming,没人会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你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的自信、自尊、幸福负责。能否最大限度地从一次经历中获益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