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的总务文房尚书头衔解析
[Logothetes tou genikou],翻译为“总务文房尚书”,通常也被称为[Genikos logothetes],或简称为总务主管(ho genikos),通常用英语则翻译为[General Logothete],其负责“一般事务财政部”,即东罗马帝国中期的总务尚书文房(genikon logothesion)。
总务府库(genikon)负责一般税务和税收,还担任经济案件的法庭。因此,其大体上替代了早期神圣赠物金库(sacrae largitiones)的责任,尽管其大部分来自于行台禁卫大区(praefectura praetorio)的“总务部门”。公元692年提到了第一位被证实的“总务文房尚书”是僧侣狄奥多图斯(Theodotos),但这一职位可能早在626年就设立了。在整个东罗马中期(七至十二世纪),总务府库(genikon)及其文房尚书(logothetes)仍然是主要的部门和大臣之一。在科穆宁王朝时期,其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在安杰洛斯王朝的统治下恢复了。公元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洗劫一空,东罗马帝国也随之解体,公元1261年之后,复国的尼凯亚帝国和巴列奥略王朝保留了“总务文房尚书”的职位,作为纯粹的荣誉头衔。
十四世纪中期的作家伪托科迪努斯(pseudo-Kodinos)将其列为帝国等级制度当中的第20位,介于卧房侍寝内官(parakoimomenos tou koitonos)和头等衣库卫士(protovestiarites)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众不同的宫廷服饰和徽章是一顶斯基亚迪(skiadion)款式的白色丝绸边帽,一顶像卡夫坦(kaftan)的丝制丘尼卡(tunica),即卡巴迪翁(kabbadion),而在仪式和庆典上,则是一顶白色和金色丝制的斯卡拉尼(skaranikon)款式的半球形帽,上面有金丝刺绣,前后还饰有皇帝的形象。与其他官员不同,他没有判决之杖(dikanikion)。巴列奥略王朝的掌权者中有重要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如乔治·阿克罗波利特斯(George Akropolites)和狄奥多罗·梅托奇提斯(Theodore Metochites)。公元1380年,最后一位有记载的“总务文房尚书”是约翰·安德罗(John Androuses)。然而,到那时,其最初的功能早已被遗忘;正如伪托科迪努斯所记载的那样,“总务文房尚书的功能是未知的”。
“总务文房尚书”的下属是:
秘阁高级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 megaloi tou sekretou),各部门的负责人。
钱箱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 ton arklon)或外任的登记文员(exo chartoularioi)。正如他们的名字所表明的,他们是派驻各地(外部,即君士坦丁堡以外)的高级财政官员。
军区视察监督(epoptai ton thematon),他们是负责控制各地税收的官员。
水利事务总管(kometes hydaton),可能是负责各地渡槽和供水的官员。
殿中登记文员(chartoularios tou oikistikou),或者简单地说殿中使者(ho oikistikos),其精确功能则未知。据证明,在十一世纪,他负责税务,并在一些军区部队(themata)当中承担各种司法职责;该职位可能与皇室的住宅地产(oikoi)有关。到了十一世纪,该职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但在那之后就消失了。
贸易主管(kommerkiarioi),其是负责海关的官员。从六世纪初开始,他们很可能是《百官志》中提到的贸易商务总管(comes commerciorum)的继承者。最初驻扎在边境,七世纪后,他们被安置在港口或掌管整个军区或个别岛屿。
保佐辖地掌管(epi tes kouratorias)或王家住宅保佐辖地掌管(epi tes kouratorias ton basilikon oikon),负责监督着皇家财产。
贵重金属总管(komes tes lamias),一位可能负责矿山和金块的官员。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他是伊利里亚的贵重金属总管(comes metallorum per Illyricum)的继承人。从十一世纪的符号证据来看,这个职位有时与一类名为殿中使者掌管(epi ton oikeiakon)的高级朝臣一同出现,并与“总务府库”的高级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 megaloi)相结合。
内政管家(dioiketai),负责监督税收征收的官员,由一些执行代理(praktores)协助。
科门提安(komentianos),一位职能不明的官员。
一些在头等内阁中书(protokankellarios)手下的内阁中书(kankellarioi)。这些人最初是“行台禁卫大区”的高级官员,在东罗马中期,他们是各部的中级秘书。

翻译:Mark54/君士坦丁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