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楚武王

2023-02-17 16:30 作者:bili_96770378995  | 我要投稿

楚武王芈通,姓芈,名通,又名达,亦称熊通、芈熊通,中华远古诸侯争霸时代楚国的首任王。他的祖父是楚若敖芈熊仪,父亲是楚霄敖芈熊坎,楚蚡敖芈熊徇是他的长兄。 芈通生于周平王三年(癸酉,前768),是楚侯芈熊坎的次子,勇武善战,曾多次领兵出征,为楚国名将。公元前741年,其长兄楚侯芈徇去世,遗嘱传位给他只有十一岁的儿子。芈通不服,杀了他的侄子自己坐上侯位。数日后,他又宣布建立楚王国,自号楚王,以辛丑年(前740)为楚王元年。不过他没敢对外公开。

芈通自行称王后,最初几年不务正业,做了许多不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情,人们私下里都称他为楚厉王。其实楚国此时还没有称王,直到公元前704年,也就是楚侯芈通执政的第三十七年,楚国才正式称王,号楚王。楚厉王和楚武王其实是一个人,楚厉王只是民间称呼并没有载入史册,所以史书上并没有楚厉王这个人。而且武王的“武”字是谥号,死后才有。楚国称王后,所有的国君生前执政时都称楚王。《韩非子·和氏篇》记载的楚厉王和楚武王实际上是一个人,所以读者不要因为看了韩非子的书,就以为楚国还有个楚厉王。 楚武王二年(壬寅,前739),中原北部的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大夫潘父杀晋昭侯,迎曲沃桓叔为国君。晋国贵族联合起来,击败曲沃桓叔,另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号晋孝侯。晋孝侯执政后处死了大夫潘父。 楚武王三年(癸卯,前738),楚武王认为申国是周王朝弑君乱政的罪魁祸首,天下诸侯应该共同讨伐之,于是派军队攻打申国。申侯向秦国和郑国求救。秦、郑两国出兵救援,楚国军队不敢与其交战,旋即退兵39),中原北部的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大夫潘父杀晋昭侯,迎曲沃桓叔为国君。晋国贵族联合起来,击败曲沃桓叔,另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

楚武王四年(甲辰,前737),荆山有个叫卞和的人抱了块石头来献宝,说此石是没有雕凿的璞玉。楚武王让玉师辨认。玉师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刁民是在欺骗大王。楚武王大怒,下令砍断卞和的左腿,赶出王都。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着坐车离开了京都。 楚武王十九年(己未,前722),郑国内乱,郑庄公的弟弟姬段(即共叔段)发动叛乱。郑庄公姬寤生命公子姬吕(即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统率二百辆战车攻打姬段,姬段兵败后逃往共国(今河南新乡市辉县),始称共叔段,又称太叔段。姬段的儿子姬滑(即公孙滑,因他是郑武公的孙子,史书上称他为公孙滑)前往卫国求援。卫国出兵攻郑,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新乡市延津县西北)。 楚武王二十一年(辛酉,前720),周平王姬宜臼卒,传位于太子姬林,是为周桓王。周桓王非常讨厌郑庄公,疏远他,不愿和他来往,欲任用西虢公来取代他。郑庄公大怒,命将军祭足率二百辆战车,士卒一万五千人,攻打东周的温邑(今河南焦作市温县西),并收割了那里的麦子。东周派军队征讨,被郑军打得大败而归。郑军一直推进到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郊区,收割了那里的水稻。这件事传到了楚国,芈通认为东周已经没有多大实力,便准备公开称王,与东周王朝相对抗。令尹斗伯比认为不可,他说:“东周虽然不足为惧,但各诸侯国力量强大,国君如果想公开称王,首先得征服那些诸侯国。随国(今湖北随州市)是汉水以东最大的诸侯国,楚国如果先征服了随国,其他小国必然顺服,那时楚国方可为所欲为。”芈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准备出兵征讨随国。

楚武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