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建筑设计:江苏·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案例
设计:HPP Architects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位于江苏苏州太仓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座以“未来大学的样板”为蓝图的综合性校园。校区以 “融合共生”为核心设计理念,开放和封闭空间的组合形式被灵活运用在建筑中,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社区。

传统教育建筑是从“教育者”施教的角度设计,无论是空间构成、场所大小,还是室内外的一切设施,都会优先满足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之需。未来教育建筑则会围绕“受教育者”展开,学生在学习之余,还会进行更多的休闲、交往等活动,这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大学的未来特质体现在它的开放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上。“学习超市”作为校区内的实验性教育平台,是校园建筑设计的核心。在太仓校区的设计中,设计团队以“学习超市”的理念为原点,确立了超大尺度环状的设计结构。与传统的核心式、线性式、分叉式结构相比,超大尺度环状结构在保持自身连续性的同时,与周围建筑紧密相接,完整串联起各个层级的功能空间,形成综合而扁平化空间组合。


大圆环作为学习超市的主体,是一座360度不间断的共享教学设施,其中包括了共享基础教学设施、学习空间、行政办公及辅助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线上教育与资源服务平台。围绕着学习超市,七大行业学院、五大融合式教育和创新平台以及体育馆、餐厅、学生活动等校园公共设施均匀合理布局,共同构成了未来大学的总体框架。学习空间不仅仅包含室内空间,同时也包括了户外空间,尤其是二层景观平台,是自由可达的室内学习空间的延伸。



学院以马蹄形的建筑体量统一沿圆环布置,方便学院间共享教育设施,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探索不同学科的门槛。独特的建筑造型与圆环自然围合而成每个学院的活动中庭,当学生在圆环通道中学习或漫步时,可以通过中庭空间清楚观察和了解到其他学科的动向和魅力,感受到更加整体和全面的学习氛围。每个单独学院都通过环状学习超市与其他学院连接,但同时也拥有自己的首层独立出入口。


功能上,每个学院包括四个大区:院系办公空间、院系研发群与创新工场、院系辅助空间、院系图书馆。其中院系办公室位于顶层,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私密性。院系辅助空间包括会议室、打印休息间、开放讨论区等较为集中的分布于三层,能够与学习超市共享。院系图书馆作为学院中最公共与开放的功能,被置于靠近二层景观平台的头部,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然优美,交流方便的学习环境。而院系研发群与创新工场位于一二层,便于荷载与大型设备运输。






建筑外立面采用彩色导视系统,为环状建筑结构建立方位坐标。圆环外圈错落有致的U形体量有序分割了连续立面,并分别饰以学院代表的珊瑚、桔黄、松绿、水蓝、柔紫等色彩金属饰板,结合内置采光中庭和环形屋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并以积极的姿态面向城市。同时每个学院也拥有独立的沿街展示面,用以清晰展示建筑彩色符号。


体育馆作为教学区的延伸,以及与宿舍区的联系纽带,主体置于一层景观坡地之上,与教学区的建筑形式相呼应,而在其建筑体块的二层形成主要入口平台。立面上体育馆延续了教学区建筑的设计语言,以颜色作为标识导向,使用明亮清新的蓝绿渐变色作为主色调,同时结合三层通高的大尺寸竖向格栅,凸显学生们的年轻活力以及现代化的校园形象。
位于教学区西北角的宿舍生活区则为学生们提供了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和丰富的商业配套设施。在宿舍区的一二层主要布置学生餐厅、品牌餐饮以及各类商业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立体化生活区。同时设计师充分利用周边景观资源,在南北两侧建布置不同高度建筑,保证宿舍均有良好河景视野。









6月16-17·上海║第二届现代职业及高等教育校园建筑规划与设施设计国际论坛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当前,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与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职业校园空间布局与设施设计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为了学习和交流国内外优秀职业教育校园规划和设施设计经验,我们将于2023年6月16-17日在上海继续举办“第二届现代职业及高等教育校园建筑规划与设施设计国际论坛”。本次会议仍将邀请多位来自日本、美国以及国内在职业及高等教育校园规划与设计领域资深专家作为主讲嘉宾,对校园可持续性规划、景观设计、学习与实训空间、学生生活、非正式学习环境等设施设计进行交流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持续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职业及高等教育设施建设领域的经验交流,提升中国教育设施建设水平。
(樱桃溪创新学校,DLR Group供图)
(樱桃溪创新学校,DLR Group供图)
现正式诚邀全国各地的高等及职业学校校长、基建负责人、勘察设计单位、顾问机构、大学科研及相关专业人士参加本次活动,共同探讨职业及高等教育校园规划与设施设计课题。
(ITE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 RSP设计事务所供图)
李景磊,建筑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建设办公室工程师、建筑设计专业教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的基建管理及一线教学工作,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园空间规划布局以及产教融合用房等有深入研究。负责深职院深汕校区选址研究、概念规划、可研编制及设计管理等相关工作,深耕高职院校规划研究及建筑策划,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项,发表论文多篇。
梁海岫,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事高职院校规划设计研究,参编高职建设标准,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职业院校设计篇。从业三十年来,主持设计多所大学校园,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华夏职院、珠江学院、广州公共实训大厦等。发表论文多篇。
张佳,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文教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与创作实践,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校园设计领域成绩卓著,负责设计多个校园重点项目,包括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三亚护理职业学院、大同技工学校、云南昭通职业学校、瑞立汽车零部件职业教育中心、沧州市经贸职业教育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期、鹤壁工程技术学院、内江师范大学新校区、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等。
長澤 悟,东洋大学名誉教授、工学博士,教育环境研究所所长,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以学校建筑为中心的研究和实践,在教育施設建筑企划,特别是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所对应的学校建筑计划、地域设施规划等课题有着深入研究。
上野 武,一般社団法人可持续校园促进委员会理事、东京工业大学教育设施环境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一般社团法人校园城市规划研究所代表理事、东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理工学院特聘教授,上野・藤井建筑研究所共同主宰。长期从事大学校园规划、教育研究设施规划、可持续校园、设施管理、与大学和社区合作的城市发展、合作住宅、住宅区振兴等领域研究。
1971年出生于台湾,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硕士毕业,目前攻读北京清华建筑学院博士学位,于2006年创立黄展春剧场建筑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多年来从事剧场顾问、声学顾问及演艺空间的声装设计的相关工作,参与项目包括北京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苏州山峰国际双语学校文体中心、新疆华山二小艺术中心等。
关口 正雄,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川崎市,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研究科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领域研究与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教育改革、校园管理经验,并就职业教育课题,发表了《促进职业学校发展的人与组织》、《职业学校毕业生及其职业》、《论职业学校的振兴》等多篇论文。目前兼任日本全国专门学校总会 常务理事 总务委员长,公益财团法人东京专修学校协会会副会长,厚生劳动省中央训练协议会委员等职。
Sasaki作为全球顶尖的规划与设计事务所,是景观、城市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已为世界各地超过600所知名院校提供规划和设计服务,是目前获得美国高校规划协会SCUP奖项最多的事务所。张韬是Sasaki波士顿总部的董事、设计主席、及执行董事会Board 成员。作为Sasaki全球实践的领导者之一,他主持的项目获得了数十个国际重要奖项,其中包括ASLA美国景观建筑协会,APA美国规划协会,SCUP等奖。他多次在国际会议演讲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设计和理论文章。除了实践,他还曾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课程,并每年受邀到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等诸多高校讲学和设计评论。本次会议,张韬先生将通过美国普职融合为特点的校园案例,就美国职业教育体系、校园规划与创造力培养、实训空间设计与校企合作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石璐,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RSP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联盟副会长,中欧文创协会新加坡联席会长。她于2002年加入新加坡RSP,从业经验超过25年,设计及管理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商业地产、文旅酒店、办公、住宅、教育建筑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等。主要参与教育建筑项目有: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新加坡ITE工艺教育学院总部&中心校区、ITE工艺教育学院东校区, 新加坡理工大学榜鹅校区,厦门ITE工艺教育学院等。
李岩拥有完整的建筑设计教育背景,具有良好的表达及沟通能力,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通过15年的建筑设计工作经验, 他熟悉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至施工建造的流程及标准,曾完整参与过教育、商场、办公楼、住宅等众多类型的设计项目。自2013年加入宝麦蓝上海办公室,目前担任总监一职。通过与一系列优质的教育集团与校方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国际化的设计创意、高标准的项目实施以及落地能力,在K12教育设计领域、高等教育空间的设计上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成为国内教育规划设计行业的一个重要的践行者。
James毕业于英国UCL伦敦大学学院,英国ARB注册建筑师。他在教育、零售综合体以及办公空间等设计领域积累了广泛经验,同时交付了一系列知名项目。James拥有强大的设计眼光,能够将客户对项目的愿景转化为一个有凝聚力和活力的概念,并带领我们的团队最终完成一个项目,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保持独特的视觉风格。擅长于项目早期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管理,与主要客户团队合作,将设计解决方案细化为最终建筑形式。他可以确保将计划的建筑设计和商业可行性融合在一起,同时在预算限制内协调多学科团队。
Peter是一位善于通过创新设计与革新方法将教育和建筑建立密切联系的杰出建筑师。带着对教育过程的敏锐理解,他与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团队合作,在项目和地点之间建立深思熟虑的联系——为使用者创造人性化、响应式的和鼓舞人心的环境。本次会议,Peter将结合DLR Group最新职业教育项目案例,对职业教育学习空间革新性设计做深入解读。
白鑫,同济大学建筑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持续教育建筑与空间的探索与研究工作。2015 年成立 ESPC(教育空间与产品研究中心),致力于为更多的学校和教育集团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近年完成的高校与职业教育代表作品有:长沙医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上海徐汇职业学校等。
(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太仓校区©AST Studio, HPP建筑事务所作品)
(昆山杜克大学二期, 合作设计:Perkins & Will、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合作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马里科帕社区学院西区,DLR Group供图)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同济建筑设计集团建筑四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