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玩胶片的个人体验
胶片相机作为数码相机的补充工具,在购买的时候,常常要把自己已经有的相机作为参考样本,才能从茫茫机海中选出自己真正用得上的相机,下面说一些心路历程,以帮助读者真的认识自己的需求。
问题开始于发现拍摄没有激情,于是开始了一连串的思考
-1.看书少了吗?看了不少-不用买书
-2思考少了吗?-是的,由于无法自由出行,导致心情压抑
-2.2压抑可以拍摄吗?-可以通过很浅显的符号表达,但不够高级
-2.3已有的照片整理了吗?-整理了好几轮了,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
-3.1既然不能通过已存在的照片表达,则需要拍摄新的照片
-3.2思考阻碍拍摄的是什么?
-3.3.1早上出门拍吗?-不行,心情急迫,上班赶忙,没功夫
-3.3.2下班拍吗?-赶着回家吃饭,于是没空拍
-3.3.3吃完晚饭拍吗?晚上天黑了,自动对焦相机拉胯,曾经指望徕卡x的大光圈+估焦,但不可用
-3.3.3.1手机可以拍吗?-手机有长曝光,可以拍,但碰到要直闪的场景不够好用
-3.3.3.2需要一个夜间的大光圈估焦机-XA2+闪光灯解决问题
-3.3.3.3但是放不进口袋,挂脖子又太重
于是需求出来了
-需要极致轻薄的相机,理光有超薄设计
-由于有好几次开盖胶卷全废的经历,需要理光的回卷倒拍机制
-由于预算有限,TC1等网红机不考虑
-预算200内R100:170g(F4.5)特色:波轮开机设计科学
-预算500内R1/R1e:140g(F3.5)特色:最轻+最薄25mm,但易坏
-预算1000内GR10:170g(F2.8)特色:闪光灯有物理开关
-预算1000内如果考虑防雨,u2虽然是网红机有溢价,但140g/F2.8确实是优解。
以上就是自问自答式的选机思路,这是无数相机体验后得出的某种对自身的了解,网红机的存在就是给出一个大众需求的集合,而真正最合适的那台相机背后,一定有无数的买入卖出。
-------------
关于玩胶片成本的最优解
花钱,本质上就是在买时间,括号内金额为“卷+冲+扫”
如果无限金钱,就考虑最好的C41炮塔+最好的冲+人工高端机精扫(可能达到300-600/卷不等)
但考虑金钱和稳定性,就考虑大店分装的电影卷+流水线式的标准冲扫店(大约85元/卷)
如果只考虑最便宜玩法,就考虑过期电影卷+速度极慢服务不稳定的个人小店(可以压缩到60元/卷)
至于自冲,听说乐趣很大,目前没玩到,无法描述。自扫倒是件偶尔玩玩不错的东西,即便是最便宜的平板扫描仪,配上一个柔和的光源打亮胶片,也可以扫出能玩玩的tiff文件,仿佛魔法,极其折腾,但有趣。
-------------
关于胶片的快慢之争,目前的感受是
如R100的自动PS机,慢在构思、对焦
如XA2的自动区域对焦机,慢在构思、等闪光灯回电
如凤凰205的无测光全机械黄斑机,慢在所有方面,甚至成为一种折磨?
个人认为,摄影的乐趣,很微妙
比如,自动过片很好,但手动过片有手感有实在感玩法多样
比如,自动对焦很好,但对不准的时候,会觉得区域对焦简直贴心,黄斑对焦拍静物不错,拍人像简直是折磨
总而言之,能够随口袋携带,随时拍摄,提供足够画质,操作乐趣,不打断心流的相机,就是好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