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NO人物介绍】AZR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

2021-05-10 11:42 作者:最后的河川  | 我要投稿

巴赫蒂亚尔·马哈茂德·奥格雷·瓦哈布扎德(Bəxtiyar Mahmud oğlu Vahabzadə)

俄语名:Бахтияр Махмуд оглы Вагабзаде

生卒年:1925.8.16(苏联,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努卡区,努卡)~2009.2.13(阿塞拜疆,巴库)

现实派系:无

TNO派系:无(阿塞拜疆-保民)

现实最高职务:不详

TNO最高职务:阿塞拜疆共和国总统

现实履历

 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Bakhtiyar Vahabzade)于1925年8月16日出生在努卡(现在的舍基市)一个工人阶级家庭。

1934年,他的家人搬到了巴库。在这里,他高中毕业后,在阿塞拜疆国立大学(巴库国立大学)的语言学院接受教育(1942-1947)。从这时开始他从事文学创作,其论文包括《萨马德·武尔根的抒情诗》(1951年)。早在在出版了他的第一首诗《母亲与图片》之后,他于1943年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从那时起,他的诗和文学文章就定期在期刊上发表。他的第一本书《我的朋友们》中收集的抒情诗反映了赢得反法西斯斗争的人们的感受和思想。在他的抒情诗和诗歌中,他用新的色彩描述了现代时代的问题。

1976年,他的诗作《与列宁的对话》和《穆加姆》获得了阿塞拜疆国家奖。他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

与此同时,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Bakhtiyar Vahabzade)是1960年代开始的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在1958年写的诗歌《古卢斯坦》中表达了阿塞拜疆的历史悲剧,表明阿塞拜疆被分为两部分,呼吁阿塞拜疆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正义斗争,控诉了俄罗斯帝国和波斯对阿塞拜疆的统治。根据某些说法,由于这首诗,这位诗人于1962年被阿塞拜疆国立大学以“民族主义者”的名义开除,仅在两年后就被重新雇佣。

重要说明:尽管大部分资料认为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被开除了两年后才重新当上教授,但Shirmammad Huseynov教授指出,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从未被解雇:“巴赫蒂亚尔无法被解雇,因为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抗议。真相是他暂离教学岗位去休假以发表博士学位论文。”1964年,他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

在他的诗和戏剧中,他通过将事件转移到历史或其他国家来传达他对阿塞拜疆国家概念的悲伤。瓦哈布扎德(B.Vahabzade)着有70多本诗集,2本专著,11本科学书籍和数百篇文章,以及20多本关于历史和现代主题的大型诗歌。他的诗歌,戏剧和新闻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匈牙利语。他讲解了诸如家园,国家,家庭,自然,语言,对自由的渴望。1980年,他成为阿塞拜疆科学院成员。1991年短暂当选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全国委员会委员。

当代阿塞拜疆人把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认为是爱国主义诗人。

2009年2月13日,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在巴库(Baku)逝世。时任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率总理等人参加了葬礼,时任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认为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的去世是整个突厥文学界的损失。

他的儿子Isfandiyar Vahabzade曾担任阿塞拜疆共和国驻白俄罗斯特别代表和全权代表。

TNO剧情(1.1.1b)

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长大后爱着两个概念:书面文字和阿塞拜疆人民。他梦想自己的戏剧和诗歌可以出版而不必担心审查或报复,因此他渴望阿塞拜疆人自己统治阿塞拜疆这一天。当德国人攻陷巴库时,他刚开始大学学习,敌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抓起了一群“游击队”(通常只是任何一个不喜欢奴隶制且处于服兵役适龄期的人),并把他们枪决或让他们在矿坑中劳动至死。靠着运气,瓦哈布扎德得以逃脱并逃到人口稀少的山坡村庄,这些村庄已经被难民淹没。

在这里,除了偶尔发生的德国恐怖爆炸事件外,生活以某种正常的方式继续。瓦哈布扎德(Vahabzadeh)也在这里恢复了诗歌创作,用粗印刷机发表诗歌,并通过邻近的村庄分发诗歌。他的口才和激烈的爱国主义开始为他自己赢得声誉,他的作品在阿塞拜疆乡村的各个村庄都受到赞扬。当游击队员能够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城市时,他们高呼他的诗歌来庆祝。

瓦哈布扎德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阿塞拜疆是自由和独立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他来领导它。他虽然表示遗憾,因为这会推迟他最新诗歌集的完成,但他接受了。现在,他起草了战役策略和立法,而不仅是反德文学。

苏维埃联盟战败了——被德国夺取了西部地区,其余部分则四分五裂。新建立的高加索专员辖区成了德国实施其种族灭绝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新实验场,更不必说实际管理当地的SS和希姆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阿塞拜疆人没有等来他们的自由,俄国人走了,德国人却把他们踩进更深的烂泥里。

在他的青年时期,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幸运地逃过了德国人的奴役。他和其他阿塞拜疆人难民一起躲在人迹罕至的山村中,凭着对阿塞拜疆人自由的向往诅咒着德国人的统治并积极地反抗约西亚斯的镇压。但是,将近二十年过去了,一切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连他们曾经反感而如今寄予厚望的苏联残余势力也在西俄战争后土崩瓦解。

然而,德国的不可持续性发展终于走到了尽头,随着希特勒之死引爆了德国内战,德国在东欧建立的新秩序瞬间崩溃。高加索专员辖区被此起彼伏的游击队控制,他们打响了争取自由的决战,集结起来对抗离心离德的SS和国防军。

曾经的诗人鼓舞着他的同胞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斗争,现在他成为了阿塞拜疆人的精神领袖。纵使明知自己缺乏对应的才能,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仍然愿意挺身而出直面挑战。在德国内战的胜利者再一次席卷东欧之前,他要让世界听到阿塞拜疆人的战歌。

曾有人这样评论俄罗斯的皇帝——若不君临天下,必当灭门绝户。那么,对于那些千百年来一直被统治被奴役的人们而言,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TNO人物介绍】AZR巴赫蒂亚尔·瓦哈布扎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