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争吵吵为了利——凡华体系下的世界(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章 第一节 巴黎和会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大预言家 福熙元帅 1919
在巴黎和会之前,英法美已经表明了对本次和会的不同目的。
法国因在一战中被打得最惨,和在历史上被德国多次打得很惨,想严惩德国,获得欧陆霸权。
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想要维持海上霸权和欧洲均势。
英国:我没时间管你们!我还要管我的殖民地呢!
美国更牛逼,想要世界霸权。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so。。。。。。
谈判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德皇威廉一世曾在此加冕)开始,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与了谈判。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被排除在外,苏俄因于1917年和德国单独谈和并且是布尔什维克也被排除在外。
第一天,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发表了长篇演说,提出要肢解德国。

但美国总统威尔逊并不care法国的建议,要求和会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
美方
威尔逊认为,美国应当放弃孤立政策。
为此,他在对德宣战之后,于1918年1月8日提出了十四点原则:
(1)公开订立和平条约,无秘密外交
(2)无论战时与和平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
(3)取消国家间的经济障碍并建立贸易平等条约
(4)充分互相保证,各国军备必须减少至保证本国内部安全的最低水平
(5)调整对殖民地的要求,平等对待殖民地人民
(6)德国撤出俄国,调整俄国问题
(7)德军撤出比利时,恢复比利时领土
(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
(9)根据民族性原则,重新调整意大利边界
(10)东欧人民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建立独立国家
(11)同盟国撤出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同时巴尔干诸国的政治及经济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应透过国际条约予以保障
(12)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自决
(13)波兰独立,并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14)成立国际联盟以维持世界和平
该建议比英法两国的条件更宽松。
美国民众普遍不希望再次发生世界大战,因此威尔逊想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持国际秩序。
但欧洲列强认为不符合实际,而且会导致美国过分卷入国际事务。
十人委员会(英法美意日组成)决定将国联问题交给美国。

英法建议让所有中小国家的代表参加十人委员会,以拖延时间。
然后,英法绕过十人委员会,讨论瓜分德国殖民地问题。
威尔逊:我们不能让世界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各大国首先瓜分了世界上无力自卫的地区,然后才建立国际联盟。
威尔逊表示,如不先确定国联盟约,他将退出会议。
英法作出了让步。
国联盟约草案于2月13日制定出来。
法方
法国被打残了,因此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控制权。
战后法军迅速控制了鲁尔区,同时将该地的煤运往法国。

克里孟梭的主张:
(1)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劳合·乔治:赔偿不能太过分,只能由参战的这一代人负担。
(2)军力削减至不再对法国构成威胁
(3)象征性的惩罚德国军国主义
(4)当众处死威廉二世
(5)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兰非军事区
(6)在法德之间建立一个“莱茵共和国”作为缓冲国
(7)由战胜国瓜分德国殖民地
(8)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
但美英想平衡德法,又想利用德国对抗苏俄。它们想削弱德国的海军力量,给德国保留一些陆军来镇压布尔什维克。
它们提出:
由美英两国来保障法国东部边界的安全,如果法国一旦遭到侵犯,美英将立即援助。
克里孟梭:我可以放弃建立莱茵国,但作为交换,由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30年,并将萨尔矿区交给法国。
威尔逊:我从来没有听到还有个什么萨尔问题!?
克里孟梭:任何一个法国总理都不会签署一项不把萨尔并入法国的条约。
威尔逊:你的意思是,如果法国得不到它想要的东西,就会拒绝与我们合作?这样看来,你是希望我滚是吧!
克里孟梭: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倒是想回去休息休息。
说完,便摔门而出。
因为英国支持美国的主张,克里孟梭只好降低自己的要求,建议萨尔先由法国委任统治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去留。
克里孟梭:如果这都满足不了,那我滚好吧!!
威尔逊做出让步,准备重新考虑。
法国还建议建立一个强大的波兰。(you sure?)
英美认为,建立新的波兰就意味着法国在欧洲地位的加强。
劳合·乔治:不要建立一个新的阿尔萨斯-洛林了!

英方
英国国内希望严惩德国。
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比法国轻。
乔治认为,法国的条件全都满足的话,就会破坏欧陆均势。美国“民族自决”政策也感觉不太行,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殖民地。
他有时站在法国这一队,有时联合美国对付法国。当美法争得不可开交之际,他就做个“和事佬”,从而为英国捞到了不少好处。
乔治的主张很简单:
(1)保证英国的海上霸权,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2)削弱德国军力至较低水平
(3)德国进行战争赔偿但不可过分
(4)帮助德国重建经济
意方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来巴黎时也怀揣着自己的计划。

奥兰多主要是想得到阜姆港,以便意大利在巴尔干扩张。
但意大利个“二五仔”,所以奥兰多的要求遭到美英法的拒绝。
奥兰多以得不到阜姆无法回国交待,甚至国内会发生暴动来要挟,而美英法仍然不care他。奥兰多愤然离开会场,而其他人还是不care他。
奥兰多很无奈,过了几天又悄悄回去了。

中日
日本代表团由牧野男爵率领。

牧野出度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夺取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
威尔逊为了限制日本,拒绝了牧野的要求。
中国代表王正廷和顾维钧要求归还山东,但北洋政府外交次长曹汝霖在日本压力下说此举是"擅自行动"。
顾维钧在会上发言精彩,美国乘势要求公布中日密约,日本一时措手不及。

当时的中国联美制日。
2月中旬,中国向大会提出《废除中日民四条约说帖》,顾维钧积极支持威尔逊。
然而中国代表团却发生内争,陆征祥于3月中离开巴黎,梁启超、顾维钧也遭到谣言攻击。
4月中旬,和会再次讨论山东问题,牧野坚持德国权益,不惜拒签和约退出和会,并在国联盟约中提出“种族平等”,胁迫英美。
此时,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与日密约。威尔逊为保全国联,不再支持中国。
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只是归还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
5月1日,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
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

消息传开,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五四运动爆发,迫使中国代表未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德方
4月29日,德国外长乌尔里希·冯·布鲁克多夫-兰祖伯爵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
但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然后退出和会。
协约国:你是想继续打是吗?!
菲利普·谢德曼领导的德国政府未达成一致,故宣布辞职。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

主要内容
(1)德国失去了65,000平方千米的领土并被要求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中获得的领土。
(2)德国承认比利时对莫里斯尼特拥有主权,并割让奥伊彭-马尔默迪地区控制权。
(3)德国将把萨尔煤矿的产出交予法国,并将萨尔的控制权交予国联,十五年后将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主权归属。
(4)阿尔萨斯-洛林回归法国。
(5)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卢森堡独立。
(6)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7)多哥兰及德属喀麦隆移交法国;卢旺达及乌隆地移交比利时;德属西南非洲移交南非;德属东非移交英国;东非莫桑比克北端的基翁加三角移交葡萄牙;中国山东的权益、赤道以北太平洋的所有德国领土移交日本;赤道以南的领土移交澳大利亚;德属萨摩亚归予新西兰。
(8)限制德国军事力量。

(9)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10)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11)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苏】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史学界对凡尔赛条约削弱并羞辱德国的观点有争议,但它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nazi的培育下生根发芽。

丹·洛林:凡尔赛条约的连锁反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
别忘了点赞、投币、收藏、关注

加入本群,有《共产党宣言》等学习资料,人才也多,说话又好听,哇,我超喜欢这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