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老车型录5—和风欧式中级车 日产初代Primera(P10前期)
文/编译:我 型录图:外网
资料引用自:喂鸡,minkara,AutoNet汽车日报

1989年以概念车UV-X/PRIMERA-X分别在东京和法兰克福车展亮相,90年2月在日欧两国同时发布/上市,同年秋在英国(NMUK)开始投产,并在欧洲市场上市。
而在中国大陆市场,官方大贸从未正式引入过Primera,其中文译名为“派美”和“名俊”(港澳地区译名),但有小贸少量引入,也有使馆以及外企自带车,甚至是走私日本二手车流入到国内市场,另外宝岛省裕隆汽车于91年引入了P10 Primera,后引入生产了三厢版,官方译名为“霹雳马”(详见下文)。


Auster(欧版T12蓝鸟)/Stanza后继,Primera也是当年日产推进的901计划的车种,并成为日产在欧洲市场的战略车种,Primera的车名源于西班牙语“一流的,最优质的”意思,被官方称为“Primera Package”的包装(Package),其设计重点以实用性和内部空间优先考虑为主,而不是当时时下日本所流行的追求高级感。
虽然车身紧凑,但其拥有了当时同级竞品中最大的内部空间,其造型良好平衡了舒适性和空气动力学之间,而且在功能细节上也很精致,另外其性能,操控和舒适性等单方面超越了福特Sierra,标致405,雷诺21,沃尔沃440/460等当时欧洲对手,开发途中也吸取利用了曾以CKD方式组装的大众桑塔纳所获得的经验,有一些技术也在他身上所学到,P10 Primera开发负责人由津田靖久担任,另外GT-R之父水野和敏也参与了P10 Primera的包装研发。
P10 Primera的外观设计由前泽义雄之手(除旅行版外),简洁的圆润外观造型并带有欧式风格,车身线条也简洁优雅,Cd值为0.29(2.0Te),当时最初使用日产CI的车型,提供四门三厢,五门斜背,旅行车(Traveller/Estate)三种,日版最初仅提供四门三厢,后引入英国生产的五门斜背(仅有2.0eGT一种配置),而旅行车在日本市场被单独命名为Avenir(W10)。
轴距均为2,550mm,长宽高分别为
四门三厢/五门斜背:4,400mm×1,695mm×1,385mm
旅行车(引用Avenir的数据):4,460mm×1,695mm×1,490mm








内饰大多以实用便利性为主,中控台和流线型仪表板也符合了其人体工程学设计,前排车窗开关位置和当时的欧洲车一样位于手刹两侧(后小改款上副驾驶车门新设车窗开关),受自动空调的普及下,空调控制面板设于音响下部,另一方面音响主机位置设置在上部以便于操作。
空间也是当时同级别竞品中最大的一款,2,550mm的轴距提供了宽敞后排空间,后备厢考虑到了许多可用性,尾箱盖结构采用了当时日系三厢车所罕见的液压顶杆式,另外通过将油箱布置在后座下方,实现可容纳四个9寸高尔夫球袋的超大行李厢空间。




动力方面,P10 Primera初期提供四款直四汽油机可选,分为GA16DS电子化油器(限欧规,93年被换装为GA16DE多点电喷),SR18Di单点电喷,SR20Di单点电喷(欧版91-94.5款),SR20DE多点电喷,而欧版在92年新增了CD20直四单凸轮轴柴油自吸发动机,日规仅提供SR18Di和SR20DE两种汽油动力,92款的1.8L换装了SR18DE多点电喷,变速箱为5速手动或带锁止结构和OD超速档的4速自动,92款的2.0L自动挡升级为带POWER和HOLD模式的E-AT电控4速自动。

日规发动机参数
1.8L(SR18Di)DOHC16v单点电喷自吸(90-92款)
排量:1,838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6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i(ECCS)单点电喷
缸径/行程:82.5mm×86.0mm
压缩比:9.5
最大马力:81kW(110ps)/6,000rpm
最大扭矩:150.0N·m(15.3kg·m)/4,000rpm
SR18DE 1.8L自吸(92-95款)
排量:1,838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6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CCS(EGI)多点电喷
缸径/行程:82.5mm×86.0mm
压缩比:10.0
最大马力:92kW(125ps)/6,000rpm
最大扭矩:156.9N·m(16.0kg·m)/4,800rpm
SR20DE 2.0L自吸
排量:1,998cc
配气机构:双凸轮轴
气门数:16个(每缸4个)
进气形式:自然吸气
供油方式:ECCS(EGI)多点电喷
缸径/行程:86.0mm×86.0mm
压缩比:10.0
最大马力:110kW(150ps)/6,400rpm
最大扭矩:186.3N·m(19.0kg·m)/4,800rpm

悬架根据车型不同来区分,四门三厢和五门斜背的悬架为前多连杆/后平行连杆麦弗逊式,其中多连杆式悬架在日产前驱车系中首次应用,而旅行车的悬架则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组合,日规2.0L的悬架调校设定与欧版2.0L持平,但受日本用户抱怨悬架调校太过欧化的原因,92年改款的2.0L部分配置改用了柔性减震器以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2.0L四驱版于90年10月在日规新增,搭载ATTESA四驱系统(带粘性耦合中央差速器式的全时四驱系统),而欧版直至94年新增但稀有,安全配置方面(日规),ABS初期仅限2.0Te标配,后全系新增了车门防撞钢梁,以及新增了主(后改为标配)副驾驶气囊的选装项。






P10 Primera上市后,由于其优异的动力和操控性能,以及价格和故障率低方面被广泛好评并大卖,获得了91年欧洲年度车的第二名奖项(日系车首次得奖),并在英国市场创下了50万辆的销售佳绩,另外在日本市场,随着90年代初ハイソカー的鼎盛时期下,以过度重视造型和内部空间较差的4门HT为主流,而Primera却成为了一种异色般的存在,受91年泡沫经济破裂后所带来的用户回归基本取向的影响下,其不追求高级感,拥有高基本性能和实用为主包装的P10 Primera在日本市场直到生命周期结束销量也依旧坚挺,主要以20-40岁的年龄用户层作为销售目标。
注:ハイソカー,是80年代对日本高级车以及高端紧凑型车的俗称,和制英语为High society car
另一方面作为当时的日系中级家轿,早期2.0L车型被日本用户抱怨了其悬架调校太过欧化并且感到不舒服,但也有很多人善意的认为其操控性能接近了欧洲车的水平,作为首款与欧系车对等针锋相对的日系车,一些欧系车用户转入置换了Primera,截至停售前一个月为止,P10 Primera在日本市场的累计新车注册上牌数量为339,654台。
而在推出后的同一年,Primera以英菲尼迪G20的身份进入了北美市场,北美市场的英菲尼迪G20改由日产追浜工厂制造,并作为英菲尼迪旗下入门级车系销售,配置要比日本和欧洲市场的Primera更充实丰富(四门电窗,自动空调,ABS,BOSE音响,防盗系统,脚垫为标配),94款新增运动版G20t,在第二代Primera推出后,初代G20则继续生产至96年6月末停产,直至98年推出第二代G20。



日规自生命周期结束后外观没有做过任何改动,只不过到了93款把前转向灯改成琥珀色,牌照框部位改为黑色,而欧规小改款于94年推出,前格栅改为一分为二的设计。


裕隆霹雳马(台湾省)
91年,裕隆汽车以进口方式引入了P10 Primera在宝岛销售,受当时宝岛禁止进口日制车法规的关系,进口到宝岛的Primera均为英国制造,由裕隆旗下经销商经惠实业(现裕隆法产)代理销售,全系只有2.0L一种排量,当初仅引入了搭载SR20Di的三厢/五门SLX,以及搭载SR20DE的五门eGT三种配置。
92年10月,裕隆引入生产三厢版的Primera,内部代号为YLN-931,官方译名取名为“霹雳马”,并取代已停产多年的快得利,当初推出GL/GLA,和GT/GTA四种配置,其142ps的最大马力吊打了同级竞品。
但推出时由于悬架过于欧化,使得裕隆在宝岛中型车市场节节败退,加上时任裕隆汽车副总经理和CEO严凯泰的资历和能力问题而被外界称为“败家严”,裕隆霹雳马推出后也依旧表现堪忧,销量虽然还好但还是打不过同年换代的福特天王星/TX5,94年其进行了小改款,改用了直瀑式前格栅,尾灯改为全红灯组,最终裕隆霹雳马于96年停产。
在引入生产A32风度后,裕隆再次以进口方式引入了P10霹雳马2.0SLX五门,以“Nissan Primera from Europe Infiniti G20 Version”的名义,外观贴上了“Made In UK”标识,并换上了英菲尼迪logo以及小改款后的G20格栅,并继续由经惠实业代理销售,直至97年引入P11三厢为止。
此外这一代还参战了91-94,96-97年BTCC(95年一度转战SRW赛事,96年回归BTCC后继续参加SRW赛事至98年赛季结束),JTCC等房车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