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格里芬象棋之规则的尘埃落定

2023-07-11 22:46 作者:真神魔制造者  | 我要投稿

格里芬象棋存在的意义,我想,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探索,在规模有限的前提之下,原生不稳定取向(不稳定结构)的对称形走子杀王棋是否可以实现变化复杂度与先后手平衡性的兼顾。目前,可以确认我的研究成果:传统象棋采取原生稳定取向(稳定结构)是有道理的。 传统象棋强调棋子军阵的进攻与防御力的均衡,以及非王棋子攻击力与王的生存力的均衡。强调胜负趋势变化的缓慢与线性。与传统象棋不同,原生不稳定取向则呈现出攻强于守,非王棋子的攻击力超过王的生存性,胜负趋势变化剧烈而陡峭的特征。这样的棋,在不采取特殊规则的情况下,先手优势是难以控制的。而采取特殊规则,极大的放宽和棋条件,就意味着,变化数量的损失,以及后手方采取模仿棋的可行性的极大增加。而后手方为了中和先手方的强大火力威慑,往往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兑子的策略,又极大的加剧了棋子数量的减损速度,使得棋局会快速略过中局,迅速向残局过渡。这些代价是采取原生不稳定取向(不稳定结构)的代价,也是传统象棋采取原生稳定取向(稳定结构)的原因。 所以,在规则细节上的进一步的复杂化,根本无法解决原生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当通过漫长的对局测试终于完全确认这一点之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对格里芬象棋继续进行规则修订。而是,将这个棋的规则回到元初状态。 也就是这个投稿的状态: 【本人研发的新式“象棋+Chess”,格里芬象棋。-哔哩哔哩】 https://b23.tv/Ef5IEZg 不过,对于规则,需要一些说明,以避免歧义。所以,就对规则进行了再次表述。 这个棋的的规则是这样: 1.为走子棋。棋盘是国际象棋棋盘,棋子是中国象棋棋子。吃子时,按照吃子规则将棋子移动到被吃棋子的格子,替换被吃棋子。被吃棋子移出棋盘。 2.轮流走子,红先黑后。 3.以吃掉将帅而保存己方将帅为胜。 4.将帅走吃直线一格。 5.士走吃斜线一格。(因为原始位置限制,红仕只在白格,黑士只在黑格。) 6.象走吃斜线。(走吃同国际象棋的象。) 7.马走吃“日”。(走吃同国际象棋的马。)可以理解为,可以走吃到除去包围着自己的四个异色格之外的最近的一圈异色格之中的其中一个格子。 8.车走吃直线。 9.炮走直线斜线。直线隔一个棋子吃子。斜线隔一个本方棋子吃子。(炮会有图说明) 10.兵卒在本方半区走直线斜线一格。但进入对方半区的一步必须走直前。兵卒在对方半区走直线一格。兵卒在本方半区直前吃子。兵卒在对方半区直前和左右吃子。是的,兵卒可以走后退。(兵卒会有图说明) 11.棋子原始摆放位置如图。

12.无限长将为和棋。 13.可以虚手(不走棋)。除非双方只剩将帅。红方开启棋局的第一步不可以虚手。 14.双方只剩将帅则为“决斗”,双方不可以虚手。无子可动,则为告负,对方获胜。 15.将帅被吃掉后还可以走一步。如果这一步吃掉对方将帅,则和棋。此为垂死挣扎规则。 16.非“决斗”局面下,若六十回合不发生吃子则和棋。 17.循环局面一律和棋。 18.以棋子移动坐标的变化作为记谱方式。虚手记录为pass。红方招数为单数。黑方招数为双数。红黑各走一步为一回合。 关于炮,图示如下。可以走的位置用国际象棋子表示。可以吃的位置用倒扣的中国象棋子表示。

关于兵。可以走的位置用国际象棋子表示。可以走也可以吃的位置用倒扣的中国象棋子表示。

格里芬象棋的规则就是这样了!虽然没有什么更新。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得出的经验心得才是真正的意义。研究新棋的过程,让我意识到传统象棋有多么的伟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触碰到关于象棋类游戏的一些底层逻辑。我意识到,凭一己之力,研究出一款媲美传统象棋的游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前提是,在保持较小规模的前提之下。我可以确定,目前广泛流行的各种传统象棋,可以理解为在这样的较小规模之下,棋类规则的最优解法。是的,一种棋,其实本身只是一套规则而已。只有最合适的,最优的规则,却没有最完美的规则。甚至,传统象棋本身也做不到完美。 人类的一切创造都不可能超出人类的极限。人类不可能创造出完美之物。所以,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完美而进行无意义的挣扎。完美,对于人类而言仅仅是一个追求,而遗憾才是常态。人类,往往在经过了足够的努力之后,才可以坦然面对遗憾。 当不再作过分的追求,人类就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造物。

格里芬象棋之规则的尘埃落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