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问快答】一招消灭构造易混淆名词(1)

不同于中建史和外建史可以根据具体实例理解记忆,构造这门科目有大量零碎的需要硬记的知识点,如果盲目地背诵,很可能会出现相似知识点混淆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下面这种方式 :
1.首先做出框架图,搞清楚这些定义间的关系
2.找出各个定义各自的特点,针对性记忆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演示。
【“高层”✖ 4 】
高层/超高层/小高层/中高层
☀ 01知识点框架

☀ 02记忆法则
高层
#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建筑高度定义。
# 居住建筑界限为27m,公共建筑界限为24m
【“7”——起居;“4”——公司】
# 公共建筑特意强调了“非单层”。
【2和4都是非单数】
超高层
# 100m
小高层
# 只针对居住建筑。按建筑层数定义。
#7-11层
【711便利店(小超市)】
中高层
# 只针对居住建筑。按建筑层数定义。
#7-9层
【79年中美建交】
※ 界限关系全部为”大于“/”>“

【“耐”✖ 5 】
耐久性/耐久等级
耐火性/耐火等级/耐火极限
☀ 01知识点框架

☀ 02记忆法则
耐久性/耐火性
# 针对建筑物,建筑分等的两个类别。
耐久等级/耐火等级
# 针对建筑物,判定耐久性和耐火性的依据。
设计使用年限/耐火极限
#针对建筑构件,判定耐久等级和耐火等级的依据。
# 耐火等级的判定条件有两个,分别是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 燃烧性能是燃烧难易程度的判定——(难燃烧体、非燃烧体、燃烧体)
【南(难)非世界杯很燃】
# 耐火极限是时间上的判定——(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隔火作用的时间)
【玩(完)格(隔)子(支)】

“性——等级——限”这个层级要分清。
【口诀:性 能 极 限】

【“尺寸”✖ 4 】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技术尺寸
☀ 01知识点框架

☀ 02记忆法则
标志尺寸
主体是建筑物,以定位线或者基准面为测量基准。是建筑物的“官方”尺寸。符合模数。
构造尺寸
主体是建筑构件。制作构件时依据的尺寸。又称为“制作尺寸”,可看作建筑构件的“官方”尺寸。符合模数。
实际尺寸
主体是建筑构件。可按字面意思理解,实际做出来的尺寸(注意不要误当作制作尺寸。)不符合模数。
技术尺寸
处理误差或者非模数空间的尺寸。理解即可。

■ 构造尺寸+缝隙尺寸(符合模数)=标志尺寸
■ 实际尺寸+误差值=构造尺寸

【“模数”✖ 3 】
基本模数/分模数/扩大模数
☀ 01知识点框架

☀ 02记忆法则
基本模数
# 1M=100mm
分模数
# 1/10M、1/5M、1/2M
【2*5=10】
# 构件节点、分部件接口尺寸
扩大模数
# 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基本模数与扩大模数的关系
■ 水平扩大模数=2nM、3nM
(开间、进深、建筑构件和门窗洞口宽度)
■ 竖直扩大模数=nM
(高度、层高、门窗洞口高度)

“轴线定位”✖ 2
混合结构轴线定位/框架结构轴线定位
☀ 01知识点框架

☀ 02记忆法则
混合结构轴线定位
# 与墙有关、楼层中与顶层有关。
# 外墙和楼梯间墙内侧120mm。
框架结构轴线定位
# 与柱子有关,楼层中与顶层有关。
# 边柱为截面中心线或者柱外缘250mm。

■ 外部(异):墙内120,柱外250
【联想:柱——猪——250】
■ 内部(同):均以中心线定位

“建筑高度” ✖ 3
层高/净高/建筑总高度
☀ 01知识点框架

02记忆法则
层高
# 【下至】楼地面 -面层(完成面)
【上至】楼地面 -面层(完成面)
垂直距离
(关于高度的定义一般都要加”垂直“)
# 特殊:顶层
【平屋面】以结构层为限
【坡屋面】结构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交点
净高
# 【下至】楼地面-面层(完成面)
【上至】吊顶 /楼盖、屋盖-底面
垂直距离
建筑总高度
# 平屋顶
【下至】室外地坪
【上至】檐口顶部
# 坡屋顶
【下至】室外地坪
【上至】1/2处(坡度≥45°)
最高点(坡度<45°)
(可以用极限方法记忆,如果坡度等于0,那就相当于平屋顶,所以按最高点计算)

■ 建筑净高+楼板厚度=建筑层高 (除顶层)
■ 【思考】建筑层高✖层数=建筑总高度 对吗?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天津地区建筑学考研教育领航者
===================================
咨询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南京路309号环球置地B1708
微信|电话:18943987972
QQ咨询:570471956
微信公众号:北洋意匠
建筑学考研交流群: 55839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