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十月金秋 盛况喜人--记[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

2023-08-13 08:00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记[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


十月金秋,正值全国人民欢庆建国40周年之际,我会与中国剧协上海分会、上海京剧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艺术研究所、江苏省南通市文化局、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以下简称“交流演出”),并参加了上海市第二届黄浦艺术节的活动。


这次演出,假座本市共舞台,自13日至16日为期4天,共14个剧目组成了5台晚会。


此次演出由南通市京剧团协助,并请刘斌昆、张鑫海二位老艺术家担任艺术指导。演员来自江、浙、沪、鲁、皖、辽等地。聘请王少楼等14位评议员对演出进行评论。每场爆满,观众达6000人次,受到广大京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并荣获黄浦艺术节金蛇奖以及精美描花瓷瓶等奖品。


此次演出基本上是成功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今年5月份曾在南通市举行过“交流演出”,我们对于整个演出质量心中大体有数。这次演出,鉴于南通演出的经验,在演员和剧目上,作了适当的调整。邀请了浙江的赵麟童,使演出增色不少;青年演员朱立贵和蔡际东的演出,显示了麒派艺术后继有人,并增加了《风雪北城》《斩韩信》《斩萧何》《姜子牙招亲》《白帝城》等剧。


2.我会是自筹经费的民间团体,缺乏财力物力,办事较为困难,也因为此,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都愿为发扬麒派、振兴京剧出力,才能使演出圆满完成。如演员不计报酬、不讲生活条件、不争戏码,一切听从会里安排。他们视会里办的事为自己的事,具有高度主人翁的精神,因而也就容易凝聚各路麒派艺术人才。


3.我会处理日常会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离退休干部,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研究、继承、发扬麒派艺术而团聚在一起。由于领导发扬民主,凡事群策群力,因此大家心情舒畅,积极性高,彼此团结一致,配合密切,从而使这次演出的组织工作进行顺利。人们反映:周研会都是老头,能组织这样规模的演出,确实不易。这次演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不足之处,在演出质量上还不够理想,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提高。


演出剧目

13日夜场:《寇准探地穴》(马少童、陆仪萍);《踏雪夜访》(《明末遗恨》一折)(明毓昆);《古城会》(刘泽民、魏朔峰)《斩萧何》(赵麟童、王小军、毛剑华)


14日夜场:《周瑜归天》(蔡际东);《风雪北城》(《澶渊之盟》一折)(赵麟童);《姜子牙招亲》(马少童、陆正红)。


15日日场:《徐策跑城》(蔡际东);《清风亭》(《盼子》)(王梦云、童强);《风雪北城》(赵麟童);《白帝城》(高锡禄);《包公打銮驾》(陈鹤昆、陆仪萍)


15日夜场:《投军别窑》(朱立贵、张啸竹);《全本乌龙院》(《闹院·下书·杀惜》)(陆仪萍、张信忠、张达发、朱立贵)。


16日日场:《萧何与韩信》(张良荐韩信起,未央宫斩韩信止)(明毓昆、陈鹤昆、蔡际东、赵麟童)。


评议员名单(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少楼、王正屏、叶舫瑞、李仲林、林鹏程、张之江、张信忠、张鑫海、陈西汀、梁大成、唐真、黄钧、褚伯承、钱英郁【原载《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讯》1989.12第四期】

【旧文回顾】十月金秋 盛况喜人--记[京剧麒派·海派艺术交流演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