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谢他们,用一生给了我们自信的底气

2023-07-07 16:17 作者:无敌大薇薇-先后麻麻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当少年杜甫在岐王宅里一蹦一跳的向高适介绍自己是京兆杜氏时,他不会想到,这已是盛唐最后的辉煌。

当花孔雀般的顶流乐师李龟年神采飞扬地击出一曲枪舞之乐,他不会想到,数十年后再与杜甫相遇,是在潭州街头卖艺。

当青年高适被恣肆潇洒的李白震撼到目瞪口呆,他不会想到,这个无人能超越的谪仙人,会和他的一生紧紧缠绕,又各自分离,再不相见。

当赶考的王昌龄挤在榜前一脸期待时,不会想到,数年后会为自己的清白写出一片冰心在玉壶。

还有李白,那个永远天真,却又在生活的磋磨中故作世故的游侠,他好似不属于这个时代,但好似,又只有如此绚烂到极致的大唐,才能酝酿出这般出浑金璞玉的纯真之人。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松风和明月,有江河浩瀚和鸿鹄之志。

这便是大唐,每个人都盼望着在火热时代建立不世功勋,却又不得不卑躬屈膝,只是为了离梦想更近一步。

这也是《长安三万里》,讲述那个词赋可悬日月,山河可耀星辰的时代。

我受制片方追光动画的邀请参加了《长安三万里》的北京首映式,在熙熙攘攘的观众中,大多竟然都是汉服爱好者,不论男女,不论老少,他们身着唐制汉服,神态自若地排队、聊天、拍照,让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穿着汉服出门在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的长安梦。

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要做自己的国学大语文历史课,坚持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给他们讲小古文和古诗词,用诗词串联人物生平,把历史事件揉进去,用讲故事的方式,一点点和孩子们说透。

自从我的小古文和古诗词课上线,这三年来,经常有人问我:孩子这么小,听得懂这些吗?安史之乱边塞诗什么的能明白吗?

我总说:“不要小看孩子,他们比大人想象地更有共情的能力,也更具有想象力,只要当他们理解了诗人身上发生的故事,理解了当时当下的历史背景,孩子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读懂古文古诗词,背诵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压力,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长安三万里》时,除了满心满眼的震撼,更有灵魂深处的共鸣。我相信,当孩子们看到这部电影之后,那些千年前伟大的诗人们,也能够和他们曾经在课中听到的,在书中学到的,和他们脑海里想象到的身影重叠,如此鲜活清晰。

无论年长年幼,你总会吟几句唐诗。会在不同年龄对不同的词句,有别样的感受。

那你也一定会在这华章般的电影中发现,唐诗是镌刻在我们骨血中的基因,是当之无愧的不朽丰碑。横贯千年,熠熠生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带孩子读唐诗,带他们去了解那些挥笔写就半个盛唐的诗人们的原因。

也许他们对那些或落魄或鲜衣怒马,或悲悯天下或平扫四方,都不甚理解。但这不妨碍他们,看到青年李白和高适在湖边芦苇中策马奔腾时的舒畅,看到星河月夜中李白一掷千金的潇洒,看到小杜甫在长安盛宴中轻快跳脱地和诗人们结交的自信,看到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在无情战火中的混乱,看到大唐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而奋不顾身的英勇......

他们会知道,这些古人和历史都不是教科书上短短几行字的概述,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折叠。是生命短暂易逝,而文明千百代不朽的传递。


这周六,也就是明天,我给咱们读者安排的《长安三万里》的首映日包场,请来了主创团队中的月梅老师,她是人物设计总监,也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

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造型,每一个发饰,都是经过月梅老师团队细细打磨的,力求最真实的还原。

感谢这些文物,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的繁华乐章,感谢唐诗,让我们隔着时空也能触碰到那些伟大的灵魂。

因为已经是二刷这部电影了,所以我特别注意到了字幕中的英文翻译。这是除了人物、情节和画面之外另一个更大的惊喜!这部电影的英文翻译简直就是“信达雅”的典范!正如今年高考英语一样,用英文来表述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我甘愿熬无数个夜,也要为大家录制这套《用英文讲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课的原因。

16位人物,跨越近2500年的浩荡中国历史,这2000多年的时光啊,有盛世也有战火,有和平统一也有分崩离析。

在写文稿和录课的时候,我无数次流泪,无数次被击中内心。英文原稿800字左右,但每一篇我都写出了10000字以上的课程稿。

只因为这些伟大先贤,有太多让人仰望之处。我想把他们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也告诉爸爸妈妈们。

我们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了解诗词歌赋,了解数千年的风云变化,更是能向世界传递他们的故事,让这些闪耀的人们,在千百年后,依旧能鼓舞我们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提倡:要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读过历史,读过诗词,你就会知道,这不是鸡汤和空想,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坚持和信仰。

这套课现在已经开始陆续更新了,之前第一批预售的大小读者们,已经开始听起来了。我每天都在录新的内容,争取在这个月底更新完毕,配套赠书《中国传统修身故事绘本》也已经下印厂了,过两周就可以快递到大家手上。

如果说这部《长安三万里》能够让孩子们经历一场大唐穿越之旅,那么我相信,这套市面上罕见的课程和配套书籍,能够带着你和孩子一起,开启一场跨越2500年的华夏文明之旅。

而和主创团队的对话,也让我由衷感激:还好,这个时代有这么多热爱诗歌,热爱历史,热爱生活的人。

也还好,我能有公众号这么一小片地方,写出心之所想、所向,给懂我的你们。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THE END


感谢他们,用一生给了我们自信的底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