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说到这寻根祭祖,有不少老人就想到了一个地方——山西洪洞大槐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山西洪洞大槐树呢?其实这是明朝时期官方发动一次移民。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由官府组织移民再把大量的山西人移到其他地方,像现在什么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北京和天津……这些地方(总体来说,一共波及了全国十几个省,500多个市县,花了近50年的时间)甚至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你说说这移民移的都已经全球分布了
为什么移民呢?
像以前的移民比较好理解,往往都是为了边防的需要,把人口从中心地带往边上挪。和这次移民为什么跟往年不一样呢?
说一个历史传说
轶事典故
元末,河南一带流浪来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 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朱元璋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为此,朱元璋为了收拾胡大海搞的残局才把当时人口众多的山西人移民到别处。历史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啦。注意,一开始我说了这些事是一个历史传说,不必当真。
那年的历史,还有可能是这样的,大家比较知道元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当时蒙古人们按照征服的顺序把当时的中国人分成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为色目人也就是蒙古控制的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第三等人和第四等人分别为以长江以北以及以长江以南的汉人。这么说吧,蒙古人把当时的人们分成四等之后,有好的必须都给一等人、二等人,而汉人们不光得防着蒙古人这些“优等”人,还经常吃不上一口饭,为什么?我不是说了吗,有好的必须都给一等人,二等人他们,导致好地全部都被那些一等人,二等人种。而汉人们要么只能有一个薄地勉强有一口饭吃,要么没有地的人干脆你给我交租子,不交?有儿子给拉到军营当苦力,儿子死了不怪我,反正你没有钱交租。有女儿的,行。拉到军营中当官妓(官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知道。)。没儿没女?也行,你这祖屋你不能住了,再住就杀头!就这样,本来汉人就对蒙古人他们恨意就不小,你们说说,都这样了,人民不起义还干什么。我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篇文章中有过这么两句话
在那个时期,世界上所有不肯意被他们屠杀、不肯意被他们掠夺、不肯意被他们奴役的人,都是蒙古王朝的仇敌。
元末时,起义军发起了起义。元军就围剿起义军,元军一次性打赢了还好说,要是打不赢。日后要能进城时必定屠城!(可以说屠了那当时中国三分之一)想一下当时一座城就近万人,其中起义军的部队才占了不到一成。
之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连年的征战使国力空虚,人口大量减少。所以朱势家族就选择在当时人口众多,相当于现在经济发达省级别的山西移民。
好了,这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来历
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投投硬币点点下方的推荐和关注ο(=•ω<=)ρ⌒☆谢谢大家支持我是炎罗,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