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是“绿色疗法”: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目普通大众如何预防疫毒感染,提高人
香囊是“绿色疗法”: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目普通大众如何预防疫毒感染,提高人体免疫力尤为重要,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新冠肺炎的实际应用中独具优势,佩戴香囊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已广泛应用到疫情的防治工作中。中药香囊是利用药物的芳香走窜作用,通过人体的口鼻、皮肤毛孔及经络穴位的吸收发挥芳香祛湿、清热解毒、辟秽驱邪的作用,达到中医“治未病”的作用,此疗法来源于“衣冠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的一种。 使用频率最高的前 6味中药为藿香、艾叶、苍 术、石菖蒲、白芷、佩兰,此次肺炎疫情湿邪为关 键,故中药香囊中多使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之药 以祛湿。佩兰最早是以香佩为用,《中国药学大辞 典》记载:“本品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故名。” 艾叶、苍术气香有空气消毒、杀菌的作用,防止空 气传播、交叉感染,以净化空气。《本草正义》言: “苍术,气味雄厚,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 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石菖蒲味辛 温,主风寒,辛能散风,温能驱寒,芳燥能除湿,故 而针对肺炎疫情早期寒湿疫有效。白芷辛温,味 芳香,能解表散寒、祛风燥湿,针对早期风寒湿束 肺之证,香囊选方时既有芳香辟秽之功效,又着重 疫情病机关键“湿邪”芳香化湿,对于早期预防可 有特效。 审时度势,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人 为出发点制定出“同病异治”的方案。中药香囊也 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体质差异等特征制定出不 同的香囊配方。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但室内暖气 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在感染疫毒之后,易化热伤 阴,形成“外寒内热”的机体环境,又因北方人喜食 肥甘厚腻、口味较重,脾胃运化不及,湿热内蕴,病 理特征表现为“寒、湿、热、毒”,其中黑龙江、河北、 甘肃、宁夏地区中的香囊方案中对在藿香、佩兰、 艾叶、苍术、白芷等的基础上薄荷、金银花、菊花、 桑叶等疏风清热解毒的中药。南方地区冬季气候 温和潮湿,病机特点以“湿、热、毒、”为主,治疗多 以解毒、化湿、行气为主,故而香囊配方多用到芳 香化湿,解毒行气之药,如草果、藿香、佩兰、白芷 化湿,降香、沉香、山奈、甘松等芳香行气之药。 现代药理探析 新冠肺炎发病关键是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表 明中药香囊有抑制病毒细菌增生、提高机体免疫 力、抗流感病毒、改善肺功能等作用,对早期流感 病毒预防可有帮助。 现代研究认为香囊里的中草药散发出的芳香 气味,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微环境,可净化空 气、杀毒抑菌。王旭东在其实验研究中表明辟秽 香囊可减轻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所致肺病变,降低 肺指数值,具有减轻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肺病 变作用。中药香囊主要通过鼻嗅进入人体发挥 作用的,香囊中多选用具有较强挥发作用的中药, 能被鼻粘膜迅速吸收,具有扩张鼻粘膜血管,增强 鼻腔粘膜防御功能,以减少人体感染疾病的机会。 挥发性气味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 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分泌型免 疫球蛋白 A(sIgA)抗体含量增高,同时不断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sIgA抗体形成细胞 后进入血循环,作用于系统淋巴结和炎症部位,阻 止病毒在鼻粘膜上黏附、增殖扩散,阻断了病毒的 传播,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提 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呼吸道药物气味被 人体吸收以后,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快胃排 空,从而增强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儿童易 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其鼻黏膜上的 sIgA含 量较低,不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 适合佩戴香囊。让儿童经常将香囊置于胸前、贴 身衣物、枕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性疾病有 一定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辟秽 香囊可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CD3+和 CD4+ 细胞数、CD4+/CD8+比值及血清 INF-γ呈现上 升趋势,从而增强呼吸道免疫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艾叶、苍术等具有芳香气味 的中药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空气中的细菌有 很好的清除作用。在一项研究中显示,中药香 囊能减少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 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的细菌数量。苍术除了空气 消毒抗菌外,还具有抗炎、促进胃肠动力、胃排空 等作用。佩兰挥发油]所含的伞花烃、醋酸橙 花醇脂、5-甲基麝香草醚 B1等可直接抑制流感 病毒,研究显示佩戴佩兰香囊可提高呼吸道分泌 型免疫球蛋白 A浓度,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还具 有促进胃肠道作用。菖蒲主要药理成分为挥发 油,有体外抑菌和抗炎及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对疫情中情绪低落、抑郁之人有效。中药香囊发 挥作用与药物成分的功效有很大关联,在新冠肺 炎早期预防病毒感染,调节情绪等方面有较好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