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沙俄篇 (1)

2023-09-10 21:53 作者:普普通通的热刺球迷  | 我要投稿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来讲讲沙俄对国内的政策,又称《人类文明的地板》(下水道轮不到他,地心是鬼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沙俄人口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一带,西边的欧洲部分人比较多,而东部(当时)跟我们明清时期的云贵似的,能听懂你语言的赶紧跑吧,一定不是啥好人,不是囚犯就是逃犯,稍稍幸运一点可能遇见中亚的反俄罗斯武装,然后喜提开膛破肚分尸火化一条龙服务,不过那些真的不多。 

从农业的角度分析,俄罗斯真的是一片膏腴之地,具体表现为4个月的超长农耕季节(中国8个月),不只是作物收的少,畜生质量也不好(毕竟畜生要吃新鲜的草的,老款待人家吃雪怎么行),所以肥料质量也差(那时候肥料靠动物粪便,但是好马难为无米之炊,人家吃得少啊)。从而导致农业低产(欧洲普遍一颗种子收获10颗谷粒,而俄罗斯是数不胜数的三颗),不过北部地区生长到4-5颗/种,只不过跟其他列强比低的出奇。 

 既然这样,那他们怎么吃饱呢?农民收获的东西吃不完,得拿去卖。问题是,俄罗斯的城市人口有点少,只有3%(里面很多都是地主,不愁粮食),所以在神奇的沙俄,没有粮食市场,自然也没有控制粮食价格的人,农民赚不到什么钱,所以为什么高尔基《在人间》里面这么震撼?一家小染坊已经是大部分农民遥不可及的目标了。农民做梦都想进城开小店赚钱,但是醒醒吧粮食还没收呢,不收粮食就没饭吃。

沙俄人口也相比其他国家人口略多,德国本土人口6506万,英国为4565万,法国4146万,而沙俄1.7亿。而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总有一些是下等人,比如印度共和国,尼日利亚共和国等,而沙皇,可是个封建君主啊。 

在那时的俄语里,“社会”这个词在现在的意思是土地。言下之意,那时的国家对沙皇来说就是私有财产。有人会问了“皇帝不都这样嘛”,不是的,至少中国古代是有国库的,而沙俄是一种“朕即国库”的姿态,为了我能表达的更明白,沙皇可以随手把一块几十万人口的土地赏给我,大臣不能反对(这不是昏君表现,因为当时俄罗斯没有国家这个概念,沙皇更像个大地主)。一直到1826年,沙俄才设置了“宫廷与封地部”管理财产(相当于唐朝的左藏库),不受议会和大臣管辖。沙俄不以自己为拜占庭的继承人(没内海你不是罗马),而认为自己是金帐汗,也就是蒙古人的后人(蒙古人怎么对待非贵族不用多说了吧),沙皇的别名“白色沙皇”意为“白色的骨头”,而蒙古语中白骨头意味着贵族(成吉思汗前就有的称呼)。 

沙皇有点像日本天皇。真的,因为沙皇在俄罗斯民众的形象也是接近神的存在,甚至在我们说的1905革命时,人民也只是觉得官吏欺骗了沙皇,而人民之父沙皇陛下一定会接见他们解决他们的诉求(确实解决了他们的一些诉求,比如说“有本事开枪打死我”这种的)。 

沙俄阶层分明,侍臣和其他人员两层却天差地别。侍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传统意义上的贵族跟农民是有阶级区别,但是侍臣跟农民没差太多),但是侍臣有对土地和农奴(相当于黑奴,地位稍高但是没高多少,1863年废除)的垄断权(神职人员),而其他人员的命运就是侍奉侍臣和沙皇。相当于大明的户籍制度(军户就当兵,类似的) 

当然,侍臣的生活也不怎么样。俄罗斯破除公国的方式就是以理服人(士兵的屠刀又称道理),而俄罗斯的波雅尔(大贵族,大领主)则被禁止离开莫斯科,禁止辞去莫斯科的职务(相当于大唐的宰相遥领节度使,说难听点就是不让你获得权力但是应尽的义务少一个都不行) 

而侍臣还必须得为国家出点力(大清你看看你的八旗子弟吧),无论是文职,武职,甚至是乐手都可以接受。0.03%的沙俄人属于这些。

其他人员还有一些特权,比如缴纳税款的特权,服徭役的特权(沙俄很多的建设都可以无偿拉人去做),和上战场送死的权力。平民几乎没有从政的,不仅仅因为要求生存,更因为沙俄的议会叫做国家杜马,相当于美国参议院,没点势力进不去,问题是哪个侍臣看得起平民呢?因此杜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广大无产阶级(农民,工人,农村教师,士兵等)的声音完全被忽视了。 

沙俄有一个国家特色,就是人人告密。前文说过农民无法翻身还有例外的,如果地主藏匿农民(沙俄有人头税)被佃农告发,地主要去坐牢而农奴可以获得赏赐。沙俄的刑罚包括砍头(叛国,诽谤沙皇)鞭刑(逃跑,行为不端)流放西伯利亚(贪腐,未经允许出国)。沙俄的国境是严格封锁的(我们之前也做过,防止人民因为国外更好全跑国外)。有个小趣闻就是沙皇派15个贵族出国学习,结果没一个回去的。国外新闻基本上属于绝密,只能给沙皇和贵族看。 

好本来我以为一期就能讲完的,看来我低估了长度。下期我们讲讲底层和被遗忘的资产阶级,还有俄罗斯的传统秘密警察 

 

沙俄篇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