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
有一个初三女生,表示她在初一的时候就出现了情绪低落、没精神的情况,久而久之成绩下滑脾气就越来越暴躁,直到出现自残行为,家长才发现。经过医生的诊断,该女孩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很多人看来,小孩子得抑郁症好像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毕竟除了升学考试之外,还能有什么压力呢?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奔波,你要做的只是读书考试,仅此而已。一个老师得知学生患有抑郁症后甚至说“看不出来她心理这么阴暗”。
文章目录
【1】抑郁症的诊断:“没什么事情能让我提起兴趣。我一直都觉得很疲倦。晚上一直睡不好。但是我得咬牙坚持,因为我得去上班,还要照顾家庭。我觉得很无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也觉得没什么能够好起来”。
【2】区分忧郁情绪和抑郁症: 抑郁情绪是为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但抑郁症则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的、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
【3】患者自述:抑郁症不是“情绪低落”。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是由情绪低落引起的,我想说,不是的,至少我不是的。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情绪低落,怀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那也不是的,只是抑郁,不是抑郁症。
【4】患者自述2: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就是——我不快乐,我很悲伤。但其实抑郁症面对的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准确点说,是我们大脑内调节“活力”的开关出现了问题:我不是不快乐,而是失去了活力,感觉人生没有什么希望,仿佛身体、精力、灵魂都被掏空。什么“想开一点”“看开一点”“开心一点”这些话并不能对抑郁症患者起到什么帮助性的作用,甚至会徒增抑郁症患者的烦恼。
【5】抑郁症与环境有关吗?是不是换个环境就会好?
【6】抑郁情绪的产生:我刚入职,对工作不熟悉,他不会教我,只会打击我,说我不适合这个工作,甚至威胁我说,别忘了你还在试用期,我随时可以开掉你!他永远只会说我错了,但永远不告诉我错在哪里,怎么改。
【7】反刍思维:男女思维差异导致女性更容易陷入过度的反刍思维,过度反刍也就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过分思考+纠结反思,比如在公交上丢了手机,女性反思的时间就明显更长抑郁症好像一个难以启齿的隐疾,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拼命的去掩盖它。
【8】不要歧视患者,他们就是生病了。就像正常人感冒也需要身边的人安慰一样的。多陪在患者身边,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你的倾听将会使对方的情绪得到缓解
【文章非原创,采集自网络】

【1】抑郁症的诊断
我做咨询师接待的第一个来访者,坐下来跟我说了下面的话:
“早上很难起床。我只想蒙头大睡,藏起来谁也不见。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我不想吃东西,也瘦了很多”。
“没什么事情能让我提起兴趣。我一直都觉得很疲倦。晚上一直睡不好。但是我得咬牙坚持,因为我得去上班,还要照顾家庭。我觉得很无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也觉得没什么能够好起来”。
“我觉得自己很糟糕,我像是老了一样,什么都记不住,事情也想不明白。我脑子里面全是消极的东西,我努力地想要积极一些,但是做不到”。
“我觉得很绝望”。
这几句话,在我后来做咨询的几年里面,能够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来访者,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地重复讲给我听。

在这个“抑郁”漫天飞的时代,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什么是“抑郁症”。
很多盆友们看到这些症状后,会想说“哎呀我最近也特别丧不想起床”
“我也不开心很久了”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得抑郁症了?
说真的“不开心”“无聊”“空虚”,这种情绪人人都会有
尤其是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但他们的区别就是:面对乌云(不开心的事情)
乌云散去阳光来临(不开心的事情过去了)
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对抑郁情绪很熟悉,所以很多人对抑郁症的理解
也仅仅停留在抑郁情绪这个方面,很多人会对抑郁症病人很不理解
盆友们不会重视:家人更无法理解:无知的路人:
正是这样的误解和无视,让很多抑郁症患者,真的放弃抵抗走向死亡
所以在这里只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让悲剧尽可能减少
【2】区分忧郁情绪和抑郁症
【说明一】
小朋友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表扬而不开心;学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抑郁;青春期的少年可能会因为无法和心仪的异性交往而抑郁,当然,青年人因为恋爱失败而抑郁的更多;走上社会的青年可能会因为工作不如意,没办法提升自己而抑郁;即将步入婚姻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没钱买房而抑郁;
平常普通的任何人可能会因为经常被身边暴富的故事刺激而抑郁;中年人可能会因为工资不够多、不被领导重用、职业没前途、工作失误等等情况而抑郁;围城中的人们可能会因为婚姻中的各种问题而焦虑抑郁;年长者可能因为子女成绩不佳、工作不好或者不听自己的话而抑郁。
作为一个普通人,经常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对于一个不是太乐观的人,很多情况都会导致抑郁。这里说的抑郁是情绪低落、心情暗淡、不想说话、没心情做任何事情、把世界想的很负面、自怨自艾、自我怜悯等等。这种感觉我想每个人都很熟悉。而忧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不过是受凉流鼻涕和重感冒乃至发烧的区别。抑郁的心情长时间不化解,就会严重成为抑郁症。
情绪忧郁的原因有可能是生理上的激素水平变化、睡眠不规律、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缺乏维生素B等)、环境上的生活压力、身边人的否定和拒绝这样的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负面思维定势、愤怒、罪恶感、习得性无助这样的主观因素。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不开心,是人的自然反应,就像病毒入侵会引发身体自发的抵抗机制,会发烧、咳嗽、流鼻涕一样。原本,正常情况下,只要正常适时发泄,不开心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对你日后的生活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忧郁原本只是一种负面情绪,是不开心的感觉。其实,情感本身并不是问题。负面情感也有可能推动我们寻求协助与改变,甚至积极促使我们有所作为。所谓“化压力为动力”嘛。
也就是说,其实,负面情绪本身只是一个信号,提醒你的生活状态需要一些改变,你当前的生活方式对你有害。
所以,你需要首先解决的不是忧郁情绪的问题,而是面对产生这样的忧郁的根源。很多时候,当问题解决了,忧郁的感觉也就慢慢变好了。
抑郁症是怎么产生的?顾名思义,抑郁症是由于对忧郁的过分压抑而产生的。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往往没有合适的机会或者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忧郁(负面情绪)。这样,我们的忧郁就会因为不被我们重视而被压抑
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极度的悲伤不是抑郁。抑郁症会让人产生很强的无力感,感觉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多疑无法做决定,悲观失望、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以致产生轻生想法。也就是说,极度抑郁症患者的轻生,往往不是极度悲伤时的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压抑、对人生失去盼望之后的“理智”决定。
【说明二】
但是我们首先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抑郁不是抑郁症,抑郁不是抑郁症,抑郁不是抑郁症!重要的事一定要说三遍!总有些家伙傻傻分不清楚。抑郁情绪是为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但抑郁症则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的、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它与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精神压力、社会环境、生活状况、婚姻经济以及应激因素都息息相关!关于它的发病机制,有几种说法:
1、大脑中枢神经中的N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2、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5-羟色胺)功能下降,导致其含量减少。
3、大脑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足。
4、大脑内的乙酰胆碱(依然是一种神经质递)神经元活动过度,可能会导致抑郁。
5、和甲状腺功能有关。
咋一看好像没啥联系,但是仔细想想,基本上不都是你身体里的各种神经啊器官啊啥的有了问题?目前呢,临床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抗抑郁的药物都是根据1和2两种假说研制的。所以你有没有发现,抑郁症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实际上它和大脑内的各种激素神经息息相关啊,所以抑郁症的治疗严重时当然得需要药物来控制。
其实我前面罗里吧嗦的说了那么多,就是想简单的告诉你们,宝宝偶尔不开心,可以归纳于抑郁情绪,宝宝一直不开心,很可能就是抑郁症,抑郁症不是因为宝宝脾气不好任性导致的,是宝宝脑子里那群乱七八糟的玩意啥的出了问题,但吃药还是能康复的!
所以啊,有时候普通人总是觉得抑郁症患者是在矫情,但事实上他们真的不是在矫情,他们只是生病了,就跟你感冒了发烧了没任何区别,生病了就得老老实实去医院看病治疗,别自己一个人瞎扛着!
【说明三】
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我们生活中总是不缺各种糟心事,比如失恋,霸凌,成绩下降,亲人离世等,当人遭遇变故时,就会出现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反刍思维,精神上钻牛角尖,对负面事件纠缠不清,困在自己的记忆和思虑中,不停地一遍遍想,一遍遍钻,越钻越小,打转转出不来,抑郁情绪是短期心理问题

普通人通过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一生中少不了千八百次的抑郁情绪,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身体疾病,和人体内的多种基因有关,这些基因可以通过调节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或多巴胺的水平,改变脑内受体数量,进而影响个体抑郁和焦虑
抑郁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稍微休息几天,大脑会自己调整恢复正常,但是抑郁症有所不同,它是情绪病,由【情绪】和【病】两部分一样,【情绪】就是抑郁情绪,强调的是心理,而【病】这个字则强调的是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大脑里面的异常变化,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质的降低,大脑自身无法自己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个时候需要药物,心理两方面的专业治疗
皮质醇:当人承受生活压力,大脑会激发生理机能,分泌一种名为氢氧皮质醇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本来为我们提供活动的能量,可是,皮质醇水平偏高,会导致失眠及精神不集中,出现抑郁症状。血清素:神经细胞用来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混合物质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和内驱力(食欲、睡眠、性欲)以及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的人,血清素会出现失调。
【3】患者自述1:抑郁症是一种病,抑郁情绪只是诱因
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情绪的,也是有情感的,固然情绪,情感都是变化不定,固然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总是会某一方面的因素占据更盛的位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曾经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渐渐消逝。可是,抑郁症不是“情绪低落”。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是由情绪低落引起的,我想说,不是的,至少我不是的。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情绪低落,怀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那也不是的,只是抑郁,不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病,“情绪低落”是病症亦或者诱因。我在高一不幸患上抑郁症,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还会难以名状的痛楚。那个时候的自己,情绪低落,浑身无力,对社交恐惧,常常出现幻听和幻觉,严重时甚至身体出现莫名刺痛,眼睛常常自动放空,无法对焦,外面的世界一片模糊,脑海里常常会有另一个我绝望的的嘶吼,不停的讽刺我,告诉我是那么的孤独而无助。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重度抑郁了。我常常逃课,跑到操场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发呆,谁也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大家只是觉得我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我仍旧跟正常人一样社交,一样活着,只是我逐渐开始强烈的社交恐惧(很多年过去,我依然社交恐惧,上一次采铜问我为何惧怕被关注,即源于此。),成绩一落千丈,当时学校同级生1200人,我从入校的前一百退到后一百。
高一上学期期末,领到成绩的那一天,父亲揍了我一顿。我默不作声,一声不吭的挨完了那一顿揍。心里对着这个家庭深深的否定(固然现在已经不是了),十几年来以成人对错标准来衡量孩子行事方式的教育方式,说不上对错,但对那个年纪的我,刻上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养成了极端固执而倔强的个性,直到现在,都是生于斯,毁于斯。
从那个寒假开始,我开始去网吧打游戏,一天一天的麻痹自己,奇怪的是,在打游戏时我总是很少产生生理性痛楚。没有钱了,就跑去操场打球,不管是下雨还是大太阳,有时候能够看到篮球在空中炸成一朵花,我一阵眩晕,天旋地转,难以诉说的快感涌上来,然后丧心病狂的笑,但是一瞬间后,幻觉消失,一种深深的缺失感涌在心里,跟失恋一样剧烈。
那时候不知道是抑郁症,听都没听过。
我有一次跟我的同桌提起我的事,他说:
心情不好?诶呀,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如同现在依然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起这句话,但他们压根不知道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跟人提及这些,我知道他们不能体会,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敢诉说这件事。他们,包括我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在内,只会对我进行否定,告诉我:
你个小屁孩经历了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4】患者自述2:当我抑郁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就是:我不快乐,我很悲伤。
但其实抑郁症面对的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准确点说,是我们大脑内调节“活力”的开关出现了问题:我不是不快乐,而是失去了活力,感觉人生没有什么希望,仿佛身体、精力、灵魂都被掏空。什么“想开一点”“看开一点”“开心一点”,还有“你平时那么二那么逗逼,怎么会得这种病?”这些话并不能对抑郁症患者起到什么帮助性的作用,甚至会徒增抑郁症患者的烦恼。
抑郁症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我抑郁的时候,心理压力也很大。我没有跟很多人说,我当时只是说:我发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事,等这件事真正过去,我会像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当时大概告诉了五六个人吧,只有两个能理解,其他的真的就是说什么“矫情”啊,“你这么二怎么会得抑郁症”之类的话。
当时听到这些话,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我也不想现在这样,但是我没有办法。你没有得过抑郁症,你不知道什么感受我能理解。但是不知道我的感受就请你别说了。真的,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而且特别想把这些人拉黑,从此再也不见。他们也许确实是想帮助我,但对于我当年的那种状态下,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都会莫名的“悲伤逆流成河”,眼睛里闪泪花。这种话无异于把我推向火坑。

抑郁症与快乐与否,讲的是两件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的出现,但是远远达不到抑郁症的状态。抑郁也不等于软弱,没有人想要抑郁。在中国,有近亿人患有抑郁症,但就诊率不足十分之一。很多抑郁症的病人,因为害怕身边的人指责自己,对自己的患病不了解,对“抑郁症”有偏见,所以不敢去就医,这样的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融入集体,尽可能的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阳光快乐的人。
毕竟,我们不是对方,不可能100%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就算你自己抑郁过,也不能确保他人的抑郁和你是同样的。通过行为,我们能觉察到的很少,比如抑郁的人可能会哭泣,但是更严重的抑郁,连哭都哭不出来。所以我们只有从经验上来摸索——抑郁到什么程度就可能是有问题的了?这里有两个词汇需要特别关注:沉重和压抑。其实抑郁这个词是很贴切的,一个人可以是“郁”的,即闷闷不乐。但在“郁”的同时未必会感到”抑“,这种压抑感反映了精神活动的抑制,同时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表现。
沉重则是这种压抑感的量度,抑郁症的人通常会感觉胸口发闷,描述如同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的感受,压得自己呼吸都困难甚至疼痛。而当抑郁好转时,他们更多的会描述”石头落地了“、”轻松了“、”解脱了“、”出气儿都顺畅了“,这比他们描述”心情好了“、”开心了“更有典型价值。似乎治疗不是使他们振作了起来或是找回了喜悦,而更像是去除了他们的枷锁。
上面所说的都是抑郁本身,持久和严重的抑郁才是核心症状,一般的不开心不算数。要注意的是,即使抑郁是持久而严重的,也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抑郁症的判断,抑郁固然是一个核心因素,更多要看”附加条件“,没有这些”附加条件“,我们可以认为你的情绪仍然是可以自主调节的,暂时达不到就医的标准除非你认为自己需要帮助。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抑郁症这种疾病其实根本不可怕,只要正视它、面对它,去医院看病,医生会帮助你,给你开相应的药物,其实服药主要是为了调整你脑部的各种物质,比如大家所知的5-羟色胺,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打开心结,除了这两项专业的治疗还有就是物理治疗就是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素质以及激素,三种方式一起,只要你肯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病情就会得到康复。
你可以这样想你看崔永元他曾经也患过抑郁症,现在不也是康复了吗?多给自己一些耐心积极的去治疗,一定会好的,千万不要放弃自己,放弃这个美好的世界,只要你答应我不死,我保证你一定会好的。
【5】抑郁症与环境有关吗?是不是换个环境就会好?
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日积月累也会造成抑郁症,但绝大多数爆发的抑郁症,并非是纯属环境的因素,其主要原因还是患者本人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很多被患者视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在他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那么,所谓的环境问题就很可能是患者的一种表象,一个投射的点,也许没有这个问题,还会遇到另一个。
我辅导过很多抑郁症患者,也有一部分患者抱怨当下所处环境的烦恼和痛苦,除一些极端的环境外,多数所谓的环境问题都非现实、客观性的问题,即使改变了环境,但烦恼、痛苦又会“转移”在另一种问题上。
小研就是典型的一位,在她看来只要不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了,只要当下这种环境改变了,自己就不会有抑郁等烦恼了。想尽办法,最后她如愿以偿,然而,没过多少日子,她又陷入烦恼,心想:“找一份工作上班,就会有价值感
百转千回,她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但对她而言,似乎好景总是不长,新的烦恼又产生了,她感觉坐在对面的同事总是针对自己,在言语上,经常对自己冷嘲热讽,不怀好意

她竭尽全力尝试改变各种可以让自己感到疏解、轻松的环境,从辞职、到旅游、到回娘家、再到换新工作,遗憾的是,她总还是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令其无法自拔。我们要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似环境问题造成的抑郁等烦恼,往往都只是一种假象,都只是内在那颗动荡不安的心的投射,都只是我们这颗习性心理的一种“包装”。
【6】抑郁情绪的产生
我曾经是一个乐观的人,最多想的有点多,但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直到遇见我的前任领导。
我当时经济窘迫,找了一个要经常出差的工作,远离家人,每晚加班后回到酒店又累又孤单。
我想尽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以为我可以。
但是我发现我不能,因为我要经常面对那个领导,他可以一句话瞬间让你跌到谷底。
我刚入职,对工作不熟悉,他不会教我,只会打击我,说我不适合这个工作,甚至威胁我说,别忘了你还在试用期,我随时可以开掉你!
他永远只会说我错了,但永远不告诉我错在哪里,怎么改。
他会晚上十点安排工作,让我早上8点给他,我工作到凌晨4点。他却说,我不看,你至少自己改三遍再给我。
后来那份文件也没用上,我的感觉,他觉得我是廉价劳动力,在给我挖坑。
和他在一起工作,我只能不断的道歉,不断的说对不起。
有一次他带他私单的客户到公司甲方单位参观,吃过饭后下起了雨,人们都挤在饭店门口打不到车,于是我冲进雨里帮七个大男人打车。
车很少。我不得不站在机动车道的路上。天很黑,很冷,我在雨中固执的对每一辆出租车招手。
我看着呼啸而过的车,心里有点害怕,怕被撞死。
后来终于打到了车,我身上已经湿透了。那个领导白了我一眼说,连个打车软件都不装?
说实话,我以前要么是自己开车,要么是骑自行车,几乎没打过车。
我当时很心塞,他的私活就不该使唤我一个同事去坐陪,而且在饭桌上和那么多人说我高分低能,我装作没听见,仍旧尽心尽力的跑前跑后,端茶倒水,最后没有任何感谢,只得到一句责备。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因为缺钱的原因,不敢提出离职,反而生怕丢了这份工作。
那段时间我怀疑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想不通就不愿再想,但最后总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我就是一个废物。
生而为人,我感到十分抱歉。
那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才睡,半夜梦中惊醒,我在非常不清醒的情况下对自己说,我活着有什么用,我死了算了。
我突然惊醒。
看着酒店黑暗的天花板,我泪如雨下。我不相信这是我说出来的话。
我意识到我的心理出了问题。

当你什么也不在乎,真心想死的时候,就是抑郁了。
而那种求死的想法是内心深处的,是潜意识的。
冷暴力是导致的原因之一。
后来那个领导辞职了,我也离开了那家公司,心情才好了起来。
【7】反刍思维
女性生理因素的主要影响是整个生育年龄里体内激素+荷尔蒙的变化。比如让无数女性闻风丧胆的大姨妈,大姨妈期间雌激素+孕酮水平在后期呈断崖式下降,情绪低落+易怒+莫名的悲伤情绪,这些都增加了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
有专家认为,这些激素和荷尔蒙的变化增加了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产后抑郁症真的不是示弱,而是新手妈妈们真实经历的精神折磨。
男女思维差异导致女性更容易陷入过度的反刍思维,过度反刍也就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过分思考+纠结反思,比如在公交上丢了手机,女性反思的时间就明显更长抑郁症好像一个难以启齿的隐疾,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拼命的去掩盖它。她们会揣摩对方的想法,然后很“乐观”“积极”的去演下去。
除非你能得到她的信任,可是得她的信任谈何容易。当你知道她到底怎么一回事想要帮助她,爱她,照顾她,她又开始对你产生了反感。不是对你的行为产生反感,更多的是对她自己反感,以及觉得不能把你的好同等反射回来,她对于自身病情的排斥和不接受。甚至是深深的羞耻和自责,而这种羞耻和自我厌恶的感觉快要让他们窒息了,她们告诉自己,我没有发病,我只是想多了罢了。

可是这样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更多的人对于她们是不理解,导致她要一直装一直装的装下去。这种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当今社会对于抑郁症还是挺有一些不了解的,她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怪人”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她想跟你们一样避免自己的“缺陷”被发现,遭受进一步的打击,所以假装一个开心的人。
【8】关于抑郁症的补充
精神障碍患者已经特别坚强了必须要强调的是,很多人认为,患有某种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躁郁症,是这个人本身太脆弱了,一点儿 “小风小浪” 都承受不了,缺乏所谓的 “精神力量”、“内在力量”。会嘲笑他们,看不起他们。
实际上,精神力量和精神健康不一样。正如糖尿病患者可能身体强壮一样,精神障碍患者也可能精神强壮。任何人都可以选择锻炼自己的精神力量,不管他们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精神障碍患者已经特别坚强了,即使面对各种磨难,仍然努力前行着,阻挡他们的,可能只有外界的不理解。
“落在一个人生命里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偶尔在朋友圈矫情的人,是不是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不会想到,那个每天逗你笑的人,到了深夜会嚎啕大哭。在知乎搜索: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
得赞最多的答案是“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所以你看,那些患精神疾病的人,他们一直在挣扎地努力活着。即使你无法给到他们一些帮助,但至少,要避免对其再次造成伤害。理解与善待,是最大的美德。
不要歧视患者,他们就是生病了。就像正常人感冒也需要身边的人安慰一样的。多陪在患者身边,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你的倾听将会使对方的情绪得到缓解

特别是抑郁症发作时大脑里面的血清素分泌极度异常像有一个漩涡在呼啸搅碎大脑一样疼,是生理上排山倒海的痛苦而非仅仅心理层面,虽然发肤无损,大脑已经没办法正常思考,被情绪自责想法塞满无法运转,脑子里一遍遍爆炸,头痛欲裂。
千万不要有负罪感,不要觉得自己是拖累,只是你大脑里面的血清素出了问题,血清素的异常,破坏了你的情绪和感知。是的,确实有很多人没有走出这个疾病,选择了结,但是也有很多人康复起来,重获新生。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这些都被证明是能治疗抑郁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