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迟者贵
“语迟者贵”引用自一句俗语:“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意思是:越深的水,流动的速度就越缓慢,或许水面上已是大风大浪,但在深处的水依然会保持着缓慢流速。这也是一种处事态度,遇事不要慌乱,保持一个平静祥和的心态。“语迟则人贵”,并不是说谁地位尊贵就要后说话,而是有内涵,稳重的人,说话一般都经过思考,不会急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下定论,所以才显得迟缓。而且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他们更懂得不能乱讲话。 老子说的“大辩若讷”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有些人平时不爱东拉西扯,说长道短,但当他说起话来,语句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句句有深意,这样的人就是贵人。他们虽然平时看起来好像不善于讲话的样子,但他们其实早已了知真相、洞悉事理。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论语·里仁》中有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说话做事要三思。平时不要与人争执,逞口舌之快没有什么意义。《论语.颜渊》中也讲到:“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说的是:子贡曾请教孔子与人相处之道,孔子说:“周围的人若有过错,要真诚相告并委婉劝导;他若不肯听从,就闭口不说,以免自取其辱”。 曾国藩有一句名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人多的时候能守住口,想好了再说,不能夸夸其谈,也不能喧宾夺主,这是一种修养。我们现在经常讲的:“说话慢三秒”也是这个意思。尤其在正式场合,要更加注意,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可能引发不好的结果。祸从口出的例子也不少见。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说话都比较随意一些,开开玩笑也无妨,但是不能伤人自尊。“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意思是被刀割了一下,过段时间伤口就愈合了,还复如初。但是说一句伤人自尊心的话,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记恨的。很多时候我们在争吵或争论的时候就容易说出这样的恶语来。所以还是要克制。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不是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多说点好听的话也无可厚非,这样也能广结善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