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5.47 民族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47、民族
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i]这是现代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交换、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这就使原来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解体,在部落和部落联盟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民族和国家。对此经典作家也常用“古代民族”的称呼。
现代民族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形成而组成的最广泛的共同体形式。封建割据的消灭,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民族市场的形成,这是现代民主产生的经济基础。
民族的发展,受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每个民族都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古代民族通常按照社会制度分为不同等级。在一个国家内,存在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压迫,这主要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的剥削阶级对其他民族中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在国际上,存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这主要是压迫民族中的剥削阶级对被压迫民族中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压迫成为具有普遍特征的现象;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内容。被压迫民族只有同各国无产阶级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后,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的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民族差别会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逐步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民族最后将会自行消亡。
注:
[i] 《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