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书推荐 | 854

大部分读过的书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小时候吃的很多东西,大部分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1
《战斗细胞》

作者:[德] 菲利普·德特玛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9.1
既直观、轻松,又精准、实用,还不乏时尚、极客的气息,这就是本书呈现给你“免疫”知识的方式。
它以故事性的讲解和风格鲜明的插图,描述人体的免疫机制、免疫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类细胞及重要蛋白(抗体、MHC、细胞因子等),与人有关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益生菌和各种病原体),以及多方的相互作用,介绍自愈、发炎、流行病、抗菌、抗病毒、寄生虫、过敏、疫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种种健康议题,帮你过上更为轻松安泰、胸有成竹的现代人生。
2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作者:[中] 杨苡/口述 / 余斌/撰写 / 余斌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8.8
历史文化图书一周热门榜No.2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学者余斌历时十年,用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我有意无意间充当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3
《瘟疫之夜》

作者:[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7.5
诺奖得主帕慕克构思四十年的力作,深度思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百科全书式小说。这部充满悬疑色彩的史诗,讲述了追寻正义的英雄与面对死亡的恐惧相互缠斗的跌宕历程。
这是1901年,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在列强虎视、密探遍布、帮派纷争、流言四起的明格尔岛上,瘟疫悄然蔓延,谋杀接连发生。帕克泽公主和她的丈夫努里医生、侍卫卡米尔一起来到这座岛上对抗瘟疫,并试图和当地总督一起,找出杀害帝国首席药剂师的真凶。
短短六个月间,他们不仅遭遇了命运不可抵挡的变化,也无意中改写了历史的进程……
4
《骆玉明古诗词课》

作者:[中] 骆玉明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9.2
《古诗词课》根据骆玉明老师多年来备受欢迎的《古典诗词导读》一课整理而来,在他的讲述中读者和诗词作者之间没有了时空上的距离,站在同一种处境上品味人生,读者在读懂诗词的同时感受自己的生命历程,治愈生活的焦虑。语言或俏皮幽默,或尖锐深刻,丝毫没有“说教感”,只有深切的关怀,让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
从《诗经》楚辞讲到唐诗宋词,这21节治愈人心的诗词课,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诗词还原古诗词中的人生境遇,深刻展现亘古不变的人性。
翻开本书,在骆老师的带领下轻松走进诗词深处,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
5
《跳舞的星座》

作者: [日] 青山七惠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7.0
日本知名女作家青山七惠的最新奇幻短篇集,揭露都市人生活暗面,调侃疲累不堪的社畜人生。
现在女性充满汗与泪、遭遇种种奇葩事件的漫长一天:客户难缠,老板奇葩,喝个咖啡都能遇到偷取我人格的神秘组织,甚至还被外星人委以重任……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 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