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拉格朗日点,玩一个寻找宇宙真理的虚拟游戏(二)| 科幻小说

2023-08-15 12:39 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要投稿


本周一~周五,带来中篇小说《思想即宇宙》连载。

主人公受邀参与探索任务——玩一款元宇宙游戏《真理》,游戏中每一关只有一个目标:给出一个能够概括该关卡的词语。随着游戏进展,他发现,《真理》的神秘与深刻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真理到底是什么?

思想即宇宙(一)

 

作者简介

肖子豪 | 90后,现居广东,野路子科幻作家,正困于并将长期困于经验主义写作窘境。

 

思想即宇宙(二)

全文约16100字,预计阅读时间32分钟

第三章

游戏:《真理》

简介:生存是一种幸运,进化也是一种幸运。进化是更深刻的生存,是更苛刻的幸运。

类型:闯关、答题、冒险。

运行商&发行商:高级生命

同样的开场动画,同样的坠落感,睁眼后甄正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环境。进眼的是深邃不见底的漆黑,又是太空,不过这次甄正看不到任何东西,连光都没有。这片太空填满了整洁得一尘不染的黑。甄正在太空悬浮——准确地说甄正无法判断自己运动状态,因为没有参照物,就算他正在光速运动也不得而知。甄正现在的状态很特别,当意识到自己又来到太空时,他用力吸气,立刻感受到了窒息感,他停止呼吸后发现一点事没有。呼吸了像不呼吸,会窒息;不呼吸像呼吸了,没事。甄正不知道“呼吸的矛盾性”是不是通关答案的线索,了解环境后他看向队友——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进入《真理》,跟他同一批的有三个人。

“通关方式和第一关一样,也是给出一个概括第二关的词语,答案不唯一。”说话的是徐瑞,一位数学女博士。甄正对徐瑞印象很深,因为徐瑞和甄正一样,在第一关也是走到起始点才确定答案,即使徐瑞在中途就意识到答案是圆周率。徐瑞还告诉甄正第一关有新数字不停生成的事,完善了甄正对第一关的认知。

“这里什么都没有,第一关的场地是现实中的拉格朗日点L3,这次呢,我们来到宇宙的角落吗?”甄正看向白菱,真是刻板印象作祟,甄正想不到看上去灵动可爱的白菱是去年的高考状元,而且是理科状元。

“先总结规律。我先来,目前我们应该处于静止状态,参照物是彼此,奇怪地方是想运动的动力是思想。你们看我,我在往后移,因为我‘想’后移。”甄正看向庞宽,他们四个人呈一条斜线分布,庞宽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倒数第一是甄正,庞宽慢慢往后移,移到了甄正的正右方。庞宽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专家,却从没说过自己是哪个领域的专家,他在第一关给出的答案是“无限不循环”。‘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可以理解成是‘π’的规律。

这一次《真理》第二关的探索队伍只有四个人,比常规队伍人愿配置少了一个人,没办法,通过第一关的人越来越少了。白菱是三个月前通过第一关,徐瑞是四个月前通过第一关,庞宽是六个月前通过第一关,如果近期不是有甄正通过了第一关,这支队伍的这次探索只有三个人。

甄正把“呼吸的矛盾性”告诉大家。

白菱和徐瑞都没发现其他规律。

大家开始试验甄正和庞宽发现的规律。甄正发现确实无法像平时一样操纵身体,就连简单的举手抬足都不到,但通过思想先后下达“举手”和“抬足”的指令,手和脚就会自己完成动作。他像变成了智能机器,承载思想的大脑是智能系统,除大脑以外的身体是终端反应设备,这给他带来全新体验,但很快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办法进行复杂的动作,因为对应复杂动作的指令他还没想出来,他也很难同时进行动作,例如“低头看手掌”这个动作需要的指令是“低头”“抬手”“张手”“掌心向上”,他不仅要事先想清楚下达什么指令,还要同时下达指令,一旦某个环节出错,都无法完成“低头看手掌”这个动作。

但说话却不受影响。

“冷静,冷静……”

却不知道庞宽在给自己的身体下达什么指令,他的身体朝左边僵直地转动,之前他在试验操纵身体时把左手向前平举,身体转动过程中他的左手碰到了甄正的肩膀。甄正眼睁睁看着自己肩膀被庞宽左手触碰后突然断裂,右手臂和他身体分离的画面,大脑顿时被惊惧霸占,思绪仿佛被撕开一个大口。

庞宽身体也出问题,他是左手手掌首先触碰甄正的肩膀,触碰的瞬间,左手手掌碎裂为数不尽的细小肉块,五根手指成了完整又独立的个体飘走了。

“啊啊啊……”庞宽盯着自己的断腕,忍不住惨叫。

徐瑞和白菱大惊失色,白菱结结巴巴地说:“怎怎怎么回事,你们的手……”

“救我,救救我……”

庞宽左手的五根手指忽然像蠕虫疯狂蠕动,不受控地往徐瑞和白菱的方向飘过去。当一根手指碰到徐瑞的腰时,徐瑞直接被腰斩,上下半身分离。另一根手指触碰白菱左腿膝盖,白菱左大腿和左小腿刹那分离。

徐瑞和白菱也开始惨叫!

“大家先别说话,听我说!这是第二关的规律,一旦我们彼此碰触,身体就会以碰触位置为节点分离,但我们并没有受到实质伤害。”眼看其他人即将失控,甄正只好将刚发现的情况说出来,“我们能仍然可以控制身体,那些离开了我们身体的肢体还是受我们控制的,不过控制难度变高了,控制方式也变了。只要大家冷静下来一定会找到控制身体的方法。庞老师!你先清空大脑,什么都别想,你的手指还在蠕动!”

能够通过《真理》第一关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可以控制自己思想的。听到甄正的话,徐瑞、白菱和庞宽都用各自的方式保持冷静,果然随之对应的那些离散的器官也都不动了。只是现在的画面正在挑战所有人的神经,庞宽的五根手指有三根在徐瑞的上半身下面,另外两根在白菱的脖子周围。徐瑞的下半身往前跑了一段路,旁边是甄正的右手臂。白菱的左小腿横亘在庞宽和甄正前面。

“我现在的身体状态有点像提线木偶,控制身体比之前复杂了,准确地说是更‘间接’了。你们呢?”白菱问。

“我和你一样。之前我差点以为我变成了智能机器人,要通过大脑‘思想’下达指令来控制身体。人工智能离不开算法和算力,算法就是指令,算力决定了指令的生成速度,以及指令输出的效率。本来我可以借助数学公式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谁知道情况突然就变了。”徐瑞狠狠地盯着跑出去两米远的下半身,说:“我试过了,借助数学公式控制身体的方式依然有效,但变数多了,难度大了,你们有人了解空间函数吗?”

其他人都看到了,徐瑞的下半身正慢慢地往回走。

徐瑞得意地笑道:“我可以帮你们。”

毫无疑问,除了徐瑞这位数学博士,其他人都没能力采取“使用数学公式控制身体”的方法。

庞宽突然大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建议大家想象有一条线连接我们的大脑和分离的肢体,然后用‘思想’去拉扯这条线,让这条线把肢体带回来。”

呼应庞宽的结论,他的五根手指正在一点一点往回挪,挪一下停一下,真像有根线在拉扯手指。不仅是庞宽的五根手指,由手掌碎裂成无数细小肉粒也在往庞宽的方向挪动。甄正发现即便是细小的肉粒也能与庞宽的思想建立感应。

回过神,甄正和白菱立刻按照庞宽的方法把离散的肢体拉回来,徐瑞毫不犹豫抛弃数学公式,转而使用更便捷的思想拉线法。

《真理》似乎没有兴致观看玩家们的提线木偶表演,甄正专心致志地拉回右臂,忽然思绪被撕开一个口子,他的右臂从中间裂开,他的身体被腰站,一眨眼的功夫,他的身体分成了四块。不只是甄正,其他人的情况一样,身体和离散的肢体都分裂成两半,最吓人的是徐瑞,她的上半身以胸口上下分裂,下半身却是左右分裂。

恐惧就像寒气把每个人的思维都冻麻了。

没有缘由,自己身体如肉块般被一分为二,而思想依然能感应到每块躯干,还能控制躯干。曾经熟悉的身体状态,现在被粗暴的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却还保留着一点点熟悉感。这是什么……这是恶魔的手术,这是魔鬼的戏弄,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甄正、徐瑞、庞宽、白菱沉默地看向分裂的躯干,恐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迷茫让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直到下一次分裂来临,大家才知道自救。

甄正咬紧牙关,朝着已经乱成一团的其他人大喊:“解决的方式应该是把身体拼凑回来,现在每个人都冷静,冷静!在下一次分裂之前把身体拼完整。”

说到后面甄正都不自信了,按照前两次分裂的时间间隔来看,下一次分裂应该在三分钟后到来,但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控制身体的难度也在增加。他要控制小腿和大腿拼合,再同时控制大腿和小腿和腰腹拼合,再……庞宽情况更恶劣,那些肉粒经过两次分裂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了,甄正有个不敢说出来的猜测——那些肉粒可能分裂成了微观粒子。

又是一次分裂!

但甄正连大腿和小腿都没拼成,他突然看向徐瑞,徐瑞的嘴巴被分裂了,难怪他听不到徐瑞的声音。这也说明随着继续分裂下去,他们之间无法沟通是迟早的事。

白菱反应很快,她说:“不对,不应该拼凑身体,《真理》是个闯关游戏,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通关答案。”

庞宽说:“对对对,要找答案,我建议大家都集中精力找答案………”

甄正说出他观测的终点:“目前的重点是身体分裂,还能分裂成微观层面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被主体的思想感应和控制……如果继续分裂下去,我们都会变成粒子……这代表了什么?”

白菱说:“身体奥秘!生命起源!意识起源!”

甄正立刻打起精神,他听说过“两暗一黑三起源”的说法,其中三起源分别是生命起源、意识起源和宇宙起源。白菱的猜测非常可能是对的。

庞宽说:“有道理,我建议我们选一个答案交上去,一人选一个,这样一定有人过关。”

白菱不耐烦地说:“我建议你就别建议了,烦死人了,你想过没有万一我说的都是错的那怎么办。”

庞宽说:“哎,你这人怎么说话,我也是想帮忙啊。错了……那就怪你啊,关我什么事。”

“闭嘴!”

甄正大吼制止两人吵架,眼睛却看向右边,庞宽和白菱也看向右边,看向……徐瑞原本的位置。徐瑞不见,她提交了答案,离开了《真理》。

沉默,再次沉默。

大家都知道徐瑞是因为恐惧才匆忙提交答案,但没人知道她是否答对了。如果徐瑞答对了,那说明正确答案显而易见,徐瑞想到了,其他人不可能想不到。如果徐瑞答错了,说明白菱和庞宽的分析很可能是错的。那,他们要答吗?

甄正大声提醒:“先别急着给答案,不急的……不急的,营养液能支撑我们三天的能量消耗,我们可以继续等下去,直到确定答案,只要我们能抗,忍住…”

时间到,分裂。

甄正、白菱和庞宽的嘴巴分裂,都失去发声能力。他们看向彼此,不约而同确定一件事——接下来只能靠自己了。

 

现在甄正唯一确定的事是他的精神状态出问题了。最近一次分裂将他的左右眼分开,他的视野从中间被隔断,漂浮不定的左右视野让他难受得闭上眼睛,闭眼前他看向其他人,庞宽不见了,白菱还在坚持。白菱的身体就像被摔碎的豆腐,甄正知道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闭上眼睛,什么都看不到,眩晕感慢慢褪去。不出意外下一次分裂会以眼球为中心,他们会失去视觉,到时候想看到些什么都是奢望。

甄正失去视觉,其他感官功能增加,可他也失去嘴巴、鼻子和耳朵,没有感官功能可增加,留给他的只剩思想。现在是他自出生以来对自己的思想最了解的时候。如果分裂的次数是“n”,他的躯干被分裂为2^n块,不断增加,他的思想也被分裂,却是以2^1/n的规律不断萎靡。他的思想与每一块躯干都存在联系,庞宽说的对,每一块躯干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与思想连接。

他的思想突然萎靡,思想连接的线骤然增加——分裂又来了。

在“思想“的“视角”下,每一块躯干都在围绕着“思想”运动,运动轨迹很复杂,每块躯干有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很像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矩。甄正想了很久——中间又经历了许多次分裂,躯干已经变成微观粒子,他才明白是本能驱动“思想”试图修复躯干,所以躯干受到了来自“思想”的作用力发生运动。

趋利避害是本能,当理智不再起作用,本能起到最后的作用。

原来他的潜意识认为修复躯干是有用的。现在再用“躯干”称呼那些微观粒子已经不合适,“躯干粒子”这个词比较合适。

光是想明白这么简单一件事就用了这么长时间,甄正觉得不能再想了,他应该想办法摆脱现在的局面,于是他又开始想……想啊想……随着思想持续萎靡,哪怕想一件简单的小事,他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多。

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次分裂,甄正恢复了视觉。宇宙不再是干净得一尘不染的黑,银河就在甄正面前流淌。银河由无数泛光的不规则状粒子组成……光?为什么会有光?哪来的光?没等甄正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甚至他还没有开始想这个问题,银河骤然成了海洋,他通过海洋的反射发现原来光从他来。他成了类似太阳的存在,或者说他的眼睛?准确说是他的视觉成了类似太阳的存在,照亮宇宙的光线是他的视线,他拥有了三百六十度全视野。

甄正看向右边,他真的看到了一个太阳,银色海洋围绕他和另一个太阳做“8”字轨迹的环绕运动。下一秒,另一个太阳消失了,银色海洋不再做“8”字轨迹环绕运动,而是围绕他做“0”或“O”形运动。银色海洋发生变化,似乎是升华了,变成类似云状的东西。甄正的思想在银云的包裹下渐渐停滞。

银云在弥漫,也在膨胀,密度不停上升,同时不停运动。随着某一次分裂节点的到来,阴云开始收缩,体积变小。银云在凝聚、聚集,逐渐成团,最后一颗颗球状东西出现了。银河依然存在,银云依然存在,但这片宇宙的主角变成了球状东西。

球状东西围绕甄正做“0”或“O”形运动,甄正觉得这个画面有些熟悉,忽然球状东西分裂,一个球状东西分裂成两个小球状东西,再分裂,变成四个更小球状东西。

分裂……分裂……再分裂……不停分裂,直到甄正看到原本一个球状东西变成了数个微小球状东西围绕着一个较大球状东西做做“0”或“O”形运动时,上一个思考终于有了结果——

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现在的局面?

答案:找到第二关的答案。

他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第二关的答案是什么?

伴随思考内容的变化,他的本能也从“修复躯干”变成了“思考第二关的答案”。数不清的球状东西、银河、星云失去了来自“思考”的作用力,刹那间停止了运动。

本能,让甄正回忆起一件往事:高中物理课上,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事——1953年,毛主席和保健医生徐涛聊天聊到自然科学,徐涛讲起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和卢瑟福的原子构造理论,毛主席听完后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1977年在夏威夷举办的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从那以后,“物质无限可分”成了一种学术观点。

即使思想萎靡得快要死去,甄正还是用最后的理智给出答案。

“物质……无限……可分。”

“人类,你通关了。”

同样的声音,这次甄正没看到那位看不清脸的人。

 

第四章

突如其来的噪音打破了体育馆快让人窒息的寂静,张教授站起来朝噪音传来方向望去,发现是体育馆中央唯一一台还在运行的沉浸舱内部传来噪音,他忍不住颤抖,一边朝沉浸舱走去,一边大喊:“快,快,发生什么事?”

数个医护人员匆忙跑过去,打开沉浸舱,大家看到的是睁大眼睛的甄正在淡蓝色营养液里挣扎的画面。

“羊癫疯?谁做的病史调查!为什么我不知道甄正有羊癫疯!”

“甄正是醒的,你们看看他的眼睛。”

“《真理》有没有结束?我们应该怎么做?”

突然有声音从体育馆门口传来,说话的是除甄正以外最晚从《真理》第二关出来的白菱,白菱后面跟着两个人,是庞宽和徐瑞。

“甄正在重新适应身体,他不知道怎么控制现在的身体,对了,他现在很可能说不了话,你们先把他抬出来,给他一点时间就好了。”

庞宽惊叹:“后面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啊!”

白菱说:“还是分裂,不停分裂。我刚出来的情况跟甄正差不多,感觉身体很陌生,就像不知道怎么做……人类。”

徐瑞心有余悸,她和庞宽都是第一天结束《真理》第二关探索,出来时没有不适。白菱是第二天出来。甄正是第三天出来,准确地说甄正是七十个小时后出来,现在是中午一点。

“幸好我及早出来,太吓人了。”

医护人员用毛巾将甄正裹住再把他抱到椅子上,甄正手脚依然不受控地乱动,张教授用语言暗示甄正“什么都别想,没事了,相信我,什么都别想……”,甄正才渐渐恢复平静。白菱、庞宽和徐瑞来到甄正身边,他们仨紧紧盯着甄正,眼神中的探究欲不加掩饰。张教授来到甄正面前蹲下,温柔地问:“甄正,你现在能说话吗?”

甄正嘴唇突然哆嗦,蹦出很多无意义的音节,有四个中文发音就像四滴掉进海洋的水混杂其中,不过大家还是找到了。

“我……通……关……了……”

是希望的情况,也是意外的情况。上一次有人通过《真理》第二关是什么时候,中科大《真理》探索节点是十五个月前,放眼全球所有《真理》探索节点是十二个月前。

白菱问:“答案呢?答案是什么?”

甄正嘴唇不再哆嗦,眼珠转动看向张教授。

张教授犹豫一下,说:“可以让他们知道。他们结束《真理》探索后都很关注你的情况。”

“物……质……无……限……可……分。”甄正瞪大眼睛看着张教授,他无法用表情和语言表达恐惧和迷茫,只能靠眼神,“……我……要……心……理……医……生……”

“别担心,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心理医生。”张教授如释重负地笑道:“别忘了,我也是通过《真理》第二关的人。”

 

为甄正进行心理辅导的医生也探索过《真理》第二关,不过她失败了。甄正进行心理辅导已经有一周时间,他很可能产生了心理依赖,因为他只有经过心理医生的催眠才能安稳的入睡。《真理》第二关对甄正的影响超乎预期,甄正在四天前才恢复说话能力,两天前才恢复行动能力。

“小甄,你是知道的,你很幸福。通过第一关让你不用再为父亲的治疗费操心,昨天你不是联系过北京那边的医院吗?你父亲的手术很顺利。通过第二关,你以后可以在你心仪的学校读书,我相信你对自己的智商有过评估,我指的不是智商测试,你能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小地方考出头,还通过《真理》两关,你比会读书的人聪明,比聪明的人会读书。我向孙主任了解过你的情况,她用一首诗形容你,知道《竹石》这首诗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且你还能继续参加《真理》探索任务,你的未来注定一片光明。”

心理医生的声音轻柔得让人哪怕不同意她的观点也不会有情绪,“家人,老师,学业,未来,你都有了令人嫉妒的收获,小甄,你很幸福。”

躺椅上闭眼假寐的甄正过了很长时间才问:“医生,你的意思是,《真理》其实没有对我造成影响,一切都是我的心理错觉,是吗?”

“不是。你跟我说过第二关的内容,虽然我也参加过第二关,但我很早结束,我无法想象身体不停分裂,思想不停萎缩的感受,我知道那一定很痛苦。但是啊小甄,第二关对你的影响没你想象的严重,美好的事物都在你眼前,你却只想着已经是过去式的折磨。”

“我……不明白。”

“关注现实……现实的人,现实的事,让你的思想脚踏实地。什么时候你的思想落地了,那就能睡个好觉。”

“医生,我怎么觉得你在赶我走?”

“哈哈哈,好歹我也是有夫之妇,你一个大男人天天来我的诊所睡觉,不合适不合适……”

甄正一个通宵没睡(其实是睡不着)才想明白心理医生的意思。《真理》第二关带给他的是对于无能为力的恐惧,身体被一次又一次的分裂,他无能为力。思想在萎靡,理智在褪去,本能在猖狂,他无能为力。就连通关答案都不是他想出来的,本能从他脑海中牵引出一段关键记忆——是本能找到了答案,他的理智和思想没起到任何作用。

通关,回归现实,这种对于无能为力的恐惧也跟着回归现实,甄正突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不确定刻苦勤奋有没有用,他不知道自立自强有没有意义,他不知道……他一贯坚持的价值观是否有价值。他开始怀疑很多事情,回中科大读书是正确的选择吗?一百万真的够父亲治疗身体吗?父亲的病真的能治好吗?继续参加《真理》,对吗?

心理医生告诉他关键在于关注现实,让思想落地,他立马想到了父亲,他也该去见父亲了。

手术一切顺利,父亲的尾椎被移除,用软合金智能尾椎替换,后续还有三场手术,作用是接驳和校正智能尾椎与神经的交互。父亲现在依然瘫痪着,因为手术缘故只能卧躺,又因为强直性颈椎炎,父亲后背高高隆起,让病床上的父亲看上去像马戏团小丑,甄正看的心酸。

“阿正,政府交代你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做好啦。爹,政府奖励我中科大的入学资格,我可以读大学了。”

“真的?好啊好啊,感谢政府,感谢政府呐。”父亲惊喜的表情让甄正心里不是滋味,甄正知道父亲一直在内疚,父亲觉得是他拖累了儿子。“昨天我跟医生……那个词叫啥,咨询过了。医生说我后背的毛病啊没办法根治,做手术以后还要长期吃什么扛炎药和生物制剂,还得坚持做运动锻炼,而且我的病时间太久,问题很严重,保不准以后会恶化,到时还得做手术。我问过价钱了,不便宜呐。”

“爹,你想说什么。”

“咱不治了,把钱攒着。你读大学要花钱,谈女朋友要花钱,娶媳妇和盖房子都要钱,算起来要好多钱。其实你就不该带我来北京,我后背那台机器要十几万,这钱花的多冤枉啊。”

甄正跪下来,抱着父亲佝偻的身体痛哭。甄正父亲不知道甄正哭的原因,却看不惯男孩子哭哭啼啼,骂道:“哭啥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把眼泪给老子憋回去!”

“好……”

甄正哭,是因为他想明白了。这个世界他唯一亲人就是父亲,他唯一确定的也是父亲,父亲才应该是他思想的寄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大道理,父亲一定是正确的选择。甄正决定不参加《真理》,不管张教授会不会将中科大入学资格收回去,不管《真理》委员会什么态度,见鬼去吧!大不了他回老家陪父亲过以前的生活。他要在医院陪伴父亲,直到父亲恢复行动能力,然后两父子相依为命过日子,后续的治疗费用他可以慢慢挣。

甄正心虚的是孙主任的态度,他欠孙主任一声道歉。

《真理》的那些秘密,都见鬼去吧!

 

张教授想不明白怎么甄正去北京看望父亲后就不愿意继续参加《真理》,无论他怎么劝,甄正都不愿意回心转意,无论他怎么问,甄正都不愿意把原因说出来。张教授让孙依去跟甄正了解情况,事后孙依反映除了甄正不停地道歉以外,其他的说辞没有变化。没办法,张教授只能亲自去一趟北京,还带上了孙依。甄正是通过《真理》第二关,有资格探索第三关的人,此前中科大《真理》探索节点只有一个人有资格探索第三关,而第三关对全人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甄正是香饽饽,张教授无论如何都不能撒手。

前往北京之前,张教授找到给甄正做心理疏导的心理医生了解情况,知道了甄正有心理问题,进而推理出甄正拒绝参加《真理》跟甄正父亲有关。情况明朗了,张教授要找不应该是甄正,而是甄正的父亲,他应该让甄正父亲劝甄正参加《真理》。

“教授,虽然我不知道政府找阿正做什么,但阿正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他决定的事,就算我抽他都没用。您还是找小正聊吧。”

又是相似的情况,无论张教授怎么说,甄正父亲就是不改口,最后张教授被气得面红耳赤,扔下一句话就走了“固执!你们父子俩根本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孙依在旁边一句话没说,她知道甄正和甄正父亲并不是固执,而是不容易随波逐流,他们有自己一套思考方法。离开病房,孙依犹豫一会打算去找甄正,对于让甄正改变主意她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她至少要知道甄正不继续参加《真理》的原因。

药房外的等候区,孙依找到了在椅子上发呆的甄正,她正要走过去,忽然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视野中。“唐博士?”孙依视线的焦点从甄正转换到一位坐轮椅的中年男子身上,一时半会她没反应过来,像唐博士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是看到唐博士操控轮椅往甄正移动,她立刻猜到唐博士想做什么。

 

药房这边总是闹哄哄的,领药的不厌其烦地问药,等药的忧心忡忡地问病,每个人都在说话,但没人听得清楚别人说什么,这样的环境让甄正平静。甄正知道张教授和孙主任正在和他父亲沟通,他并不惧怕跟张教授和孙主任见面,他只是不想。

“你希望你父亲的身体彻底痊愈吗?”

有人跟甄正说话,甄正看向对方的第一眼就愣住了。苍白却厚密的头发,一身整洁得体的西装,还有那深邃得没有底的眼眸,甄正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名为“权威”的气场,甄正接触过的上一个有气场的人是张教授,张教授的气场是“领导”。

“当然希望。”甄正下意识地回答,随后他看到对方座下的轮椅,不禁失望,虽然他不知道希望从何而来。

“那就别放弃,去探索第三关。如果你通过第三关,你父亲的身体就能完全康复。”

原来是张教授找来的说客,甄正失望得不想说话了。

“通过第三关的玩家可以向《真理》提一个愿望,什么愿望都可以,什么愿望都会被实现。”

“你是谁?”

甄正再次看向对方,重新观察对方。

“唐霍,物理学博士,《真理》第三关通关人。”唐霍饶有兴致地说道:“现在全球流行的元宇宙所涉及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我十年前从《真理》拿到的东西。”

(未完待续)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水母


在拉格朗日点,玩一个寻找宇宙真理的虚拟游戏(二)| 科幻小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