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生球计划

2022-08-10 13:16 作者:罂粟绽放的花  | 我要投稿

戴森球是指直径2亿km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是央格鲁犹大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


弗里曼·约翰·戴森(Freeman John Dyson,1923年12月15日-2020年2月28日),美籍英裔犹大物理学家、数学家和作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原教授。

他以核武器政策和外星智能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其最著名构想是人称“戴森球”的结构,是把太阳或恒星包围尽可能利用阳光的计划。


就如同横路进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央格鲁犹大弗里曼·约翰·戴森的这个戴森球不是脑洞够不够大的问题,宰相肚里能撑船,无知者脑洞要多大有多大,洞内有洞,别有洞天,仅凭脑洞内无限空间就可以天马行空无所不能,说根本的,戴森球就是犹大弗里曼·约翰·戴森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


但有一个计划切实可行的,那就是罗生球计划,不同于刘慈欣所谓的科学幻想,打着科学幻想的幌子,天马行空捣腾出来的全都是儿时天真幼稚的凭空想象,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但凡科学就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之上,而不能靠在脑洞内的凭空想象天马行空,脑洞有多大,凭空想象的空间就有多大。


首先,我们以科学理论依据推导,万有引力不可能隔空感应,也就是说,无论银河系,还是太阳系,天体与天体之间产生万有引力“隔空感应”的不是绝对的真空,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物质,能够使得天体与天体之间万有引力“隔空感应”的物质,就是这种物质成为了天体万有引力“隔空感应”的中间媒介,这样一来,有物质,就必然有质量,有质量,就必然有质量惯性,有质量惯性,就必然有惯性阻力,因此,无论银河系,还是太阳系,所有天体最终都要海纳百川九九归一,也就是说太阳系包括九大行星在内所有天体最终都要被太阳吞噬,银河系包括我们的太阳在内所有恒星最终都要集中集结与银河系中心寿终正寝死亡成为黑洞。


综上所述,我们的月球曾经比现在更遥远,海平面更加风平浪静,太阳系的金星、火星,以及我们的地球都曾经比现在距离太阳更遥远,甚至于,很可能金星曾经也孕育过生命,因为,孕育过生命的金星曾经正好处在现在地球所处位置,反过来说,未来地球也将跟随金星步入后尘,经历太阳高温炙烤水资源枯竭生命彻底不复存在死亡星球的后尘。


人类不可能坐以待毙,等待地球像金星一样的地狱结局出现,要么,星际移民,但星际移民并非易事,还得要有适合移民的星球,可望不可即,太遥远不行,还必须是力所能及的近水楼台,也许到时候技术达到了可以改造火星和木卫,也许到时候木星的自然环境变化正好适合生命生存,这不是不可能,越来越靠近太阳的地球越来越热,不正好意味着越来越靠近太阳的木星越来越温暖。


星际移民,也许也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另一种无奈之举,那就是罗生球计划,罗生球计划没有戴森球计划脑洞那么大,但它切实可行,而且是未来地球暂时性走投无路情况下的势在必行,所谓的罗生球计划?不是一手遮天,也不是一叶障目,而是发射一些人造天体将部分阳光遮挡,为了利于发射升空,必须将它折叠起来,它的基本类型,或者为卷帘门类型,或者为碟片光盘类型,都是有利于折叠发射升空,发射入轨后,铺开来就是面积很大的网格状平面体,多次发射,多个网格状平面体在空间拼接成为更大的网格平面体,需要的是网格平面体面积,而不是类似于空间站那样立方体的体积,因此,尽管面积很大,但总质量并不大。


我们都知道,太阳有日全食和日偏食,都是月亮惹的祸,相比较而言,日偏食就有一点衍射效果,学过光学的都知道什么叫衍射,这一点很重要,日全食就是一下子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一下子又豁然开朗亮瞎了眼睛,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不需的不是日全食,而是具有一定衍射效果的日偏食,尽管遮挡太阳的月球很大,月球也做不到一手遮天把太阳一直遮挡起来,再说了,我们也不可能造出像月球那么大的网格平面体,而且,无论日全食,还是日偏食,也都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怎样才能够让比月球小的多得多的网格平面体做到真正的一手遮天?那就是,既不能太高,太高了,它会像月球一样,比月球还小,又不能太低,太低了,由于稀薄空气阻力,很快就会因失速而坠落,只要达到一定高度,既可以做到一手遮天,又可以像月球一样高高在上几十亿年永不坠落。


学过光学的都知道,衍射光是个什么状态,我们需要的就是从网格缝隙间透射出来的衍射光,强光经过网格缝隙间透射出来的衍射光,照在大地上,不会因为网格遮挡而成为不均匀的网格状光线分布,而是仍然还是均匀的抛洒在大地上,但光的强度也就比原先之前变微弱了很多,这就是衍射的效果,遮挡了光的强度,又不失光撒大地均匀普照大地光合作用的效果,就如同汽车的遮阳斗篷,把一部分辐射反射回浩渺太空,它能够使得未来处在目前金星轨道上的地球仍然具备生命生存环境,只要温度不极端升高,液态水也就不会蒸发逃逸,人类也就仍然可以维持至少几亿年的地球文明。


罗生球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