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特辑 | 榨取补贴的半年考
7月21日,比亚迪的股价市值达2,403亿元,超上汽集团约190亿元,仍居中国汽车A股市值第一的位置。从今年上半年5月份起,比亚迪的股价就开始维持着大涨的迹象,受到了行业诸多人士的关注。

股价涨,销量降。与大涨的股价对应的是并不好看的销量。
比亚迪最新产销报告显示,6月份汽车整体销量为3.37 万辆,同比下跌12.93%。1- 6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为 15.86 万辆,同比下跌 30.45%,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6.07 万辆,同比下跌58.34%。至此,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同比下跌超过45%。在新能源汽车板块中,只有客车实现了同比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2881台,同比增长56.41%。不过,客车体量过小,对整体销量提升作用不大。相反,比亚迪的燃油车在今年上半年表现较好。其中,SUV是唯一实现了增长的板块,1-6月SUV累计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187%,总体而言燃油车1-6月累计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19%。但燃油车上涨的销量抵不了新能源汽车下滑的缺口,最终导致整体销量下滑。

美股特斯拉的飞涨,加上国内对新能源政策的倾斜,导致国内新能源相关概念股上涨。股价飞涨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滑坡,比亚迪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更是从2016年就开始呈现出了坠崖式下跌。2019年,比亚迪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净利润16.14亿元,2018年的净利润是27.8亿元,同比下滑41.93%。而年报称,2019年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83亿元,18年收到政府补助为20.73亿元。可见,比亚迪不仅净利润每年放缓,扣非净利也连年下跌。如此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比亚迪,在今年疫情影响之下,政府补贴下降,销量大幅下跌,7月份刚上市的比亚迪汉会成为拉动销量回升的奇迹吗?比亚迪汉一经上市便一炮而红,获得2万余辆订单销量,虽然实力令人称赞但品牌形象这一门槛也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比亚迪汉能否真正让市场买账,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比亚迪与丰田的合资公司也取得了下一步进展。去年11月份官宣的丰田比亚迪合资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份宣布成立,并已于今年5月份开业。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头和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合作,优势互补抱团取暖。丰田选择比亚迪,不仅有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基础,更有助于丰田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而比亚迪选择丰田则有助于比亚迪的国际化发展,就像王传福曾说过,“我们看重汽车这整个大趋势都是开放的。汽车基本上就是集成的,各种零部件都是国际配套,大家都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够成长起来”。但是其实未必强强联手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资公司——腾势,一样的强强联手但至今仍连年亏损,销量惨淡,纵使有两家合资方的倾力相助,也丝毫不见向好的态势。因此,比亚迪这次与丰田的合资公司会如何,也不禁让人心存疑虑。
除了合资公司成立,比亚迪还在3月份成立了五家弗迪系列公司,包括弗迪电池、视觉、科技、动力、模具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随着5家弗迪公司的接连成立,也正式标志着比亚迪的开放战略由1.0向2.0进阶,独立的弗迪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更有助于加快全球电动化的普及。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十几年,技术积累丰厚,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领域都拥有一流的技术。虽然是传统车企起家,但在智能互联方面也不落后,多条路线发展的比亚迪,如今股价稳居市值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如此依赖政府补贴生存的比亚迪还能坚持多久,毕竟靠梦想和补贴远不如销量更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