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若干生活碎片
波光粼粼与《英国病人》
最近每到周末,天气好时蹬着滑板车一路滑向湖边。看到美景便停下拍照。许久没有如此娴静时光:勒芒湖水面波光粼粼,船儿在水上晃荡漂浮,飞鸟翱翔过水面,夕阳一点点滑下,天空从蓝转红,偶尔几声鸟鸣,正是音乐停顿时。
总想起前几年最爱看的电影《英国恋人》这部电影中凯瑟琳在影片中的一句话:“面朝大海,波光粼粼。”
用相机记录下了阳光折射在水面上的一个个瞬间,这些瞬间总觉得一切都是碧蓝。就像一块蓝色宝石,而那一闪闪的波光,温柔似碎钻。耳机里听着随机听到的音乐,总有万千思绪。
读诗记
与意大利朋友以及法国朋友组成一桌饭局。我们从意大利语读到法语。学过表演的意大利朋友,读起诗词表情精准,眼神极其传神。在朋友们的怂恿下读Jacques Prévert 的诗,说来感觉也奇妙,平日里领会不深的词,在这一刻居然有了情感。它们生动的表达着自己的画面与意思,那难懂的法语,也就在此时此刻完全领悟。选一个小小的节选贴在这里——
《 在花店里 》
作者:Jacques Prévert
男人走进花店
开始选择花朵
那店员将鲜花包起
男人将手伸进口袋
为了寻找他的钱
但在他拿钱的同时
突然的
他的手放在他的胸口并倒下
那钱在地上滚动
随即花儿落地
店员愣在原地
一旁是那滚动的钱币
另一旁是那凋零的鲜花
还有那已经去世的男人
这当然是让人伤心的
她必须要做些什么
店员她甚至不知如何去理解这发生的一切
备课小记
作为一名音乐人,我们的知识体系来源于极理智与极感性的两半。这也是音乐专业最有魅力的事情。
我教的课程让我有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工作过程:查历史,听音乐,读诗,翻译诗歌,分析乐谱,分析作曲法。
备课时,我总是能够收获到许多惊喜。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配上色彩鲜艳的画,加上诗词与音乐,真有点瓦格纳口中的“ Art Total”整体艺术的现代版本诠释。
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生于这样好的一个年代,以加倍的速度吸取知识。
斯德哥尔摩港口
斯德哥尔摩下飞机,出机场就天黑,一看时间竟然是下午3点。摸黑去见妈妈。一起在一家中餐馆里吃饭。点了最想吃却吃不到的榨菜炒肉。
想起多年前在苏州老城区的夜晚小饭店,一道简单的炒豆角,让人吃得停不了嘴。还有蟹黄豆腐,和炒海瓜子。
斯德哥尔摩很漂亮,真想天亮的时候去看一看。
妈妈在斯德哥尔摩帮我买了一只小鹿,和一只圣诞用的蜡烛转灯。临走还给我塞上一双羊毛拖鞋。
学无止境
我真正觉得自己是在学的时候,就是开始教理论课后。重新认识音乐语言,重新将上学时的文化课程补全,重新去理解作曲法和音乐中的点点滴滴。面对大量的备课,总也触碰不到那知识顶点,从未如此大量的吞咽知识过。突然觉得,自己在知识面前显得无限渺小。
人生观与世界观也因一次次的备课而产生新的认识。从古希腊哲学再到二十世纪的诗,从达芬奇到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再从亨德尔《弥赛亚》到德彪西的《大海》。我踏进音乐的海洋里遨游,不缺席每一场视觉与听觉以及思想的盛宴。
托斯卡纳的记忆
上次回国,大概是两年前。我从意大利托斯卡那省到瑞士与意大利北部交接的小镇。中途穿过热内亚港口等地。为时一周,增长了5公斤有余。但是看尽奇景。弗洛伦萨的夜景,热内亚港口的海鸥叫声,还有那北方小村里的古老Villa,以及精致的意大利菜餐馆。
第一天住进一个小村子里,夜晚很冷,草坪超市,穿着拖鞋踩过去时会将脚弄湿。
第二天早上阳光照进院子里,房东准备着田园风格的早餐:水蜜桃汁,火腿片,黄油,果酱。
第三天到达弗洛伦萨附近小城,下午去在那城堡旁的广场里喝了一杯啤酒。
第四天到弗洛伦萨市中心,百花大教堂为起点,一路慢悠悠逛完整个弗洛伦萨。熬到夜晚车水马龙映入河水中,那抹蓝天空配着街头艺人唱的情歌。总忍不住想起徐志摩的诗名“翡冷翠追之夜”。
第五天开车去热内亚,发现钢琴遗失,原路返回拿钢琴,心情较崩溃。晚上到达热内亚,还未来得及到达海边,天便黑了。
当天晚上去住处附近的一家叫月亮的餐馆,吃了一盘章鱼,还有各式想不起来的海鲜。味道鲜美,据说对面就是法国尼斯。
第六天去意大利与瑞士的交界处,租了一处小房间,开门则是山坡式花园。房间内主色为浅绿,粉红等复古的颜色。
夜晚去附近餐厅,餐厅里吃饱喝足去拍夜晚的教堂。
一周后回瑞士,休息两日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考试。
家
曾经答应过父母,每年回去看一次,现在也是时候应该回去看看了。这次回去,我再也不是那个仍然有学生气的学生,而是一个有着体面生活的成年人。说简单点,这就是长大了呀!
如今转眼两年,时间有点儿久了。
错过了很多事情。
凌晨3点的布达佩斯
从维也纳坐车一路至斯洛伐克,再到布达佩斯。
与妈妈相聚。
半夜在酒店内复习完教育系作业,
下楼逛一逛夜景,
突然听到一阵小提琴响声,
闻声而去,
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羊肠做的琴弦
匈牙利的鹅肝真好吃。
随笔小文
突然想写一首小文:
我愿将自己化作一缕柔风
拂过波涛,
绕过海峡,
变为一道风鸣
我想成为那勒芒湖面停泊的孤独船只,
在瓢盆大雨下听万物复苏
撑上桨,
半随水流,半随意愿,
向前方划去,不知终点,
不问何方。
富国岛某夜
2018年去了富国岛,酒店前身是个大学。
夜晚跑到花园里坐着听Nat King Cole,清晨三四点,大雨飘来,海浪翻滚。
那大量的雨水将地板冲刷干净,真想穿越时空在这里读一次书。
我学会了做灯笼。
穿着睡衣大半夜去海边的摇篮上淋雨。
(记2021年1月到5月的一些突然间的小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