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埃及藝術的特質:神祕還是現實?】

2023-07-30 15:04 作者:muffinman211  | 我要投稿

(出自台灣大學王世宗教授《歷史與圖像——文明發展軌跡的尋思》第三章〈古代文明精神:埃及〉,34-5。)

  埃及的藝術表現形式與兩河流域差異頗不小,但就藝術的功用與創作精神而言,仍與兩河流域無多差別,蓋上古文明的藝術不為「服務人生」,便為「反映現實」。埃及的藝術顯示埃及文明的特質。首先,埃及的集體主義明顯反映於藝術題材;埃及的藝術多在描述國家群體生活,殊少表現個人——創作者或獨特人物——的思想和需求。另外,埃及的現實主義精神也表露於藝術創作中,這就是埃及藝術內容多為具體的物質世界,絕少抽象思考或理想概念的表現 。再者,埃及的集權主義支配著藝術風格,貴族統治者壟斷藝術創作活動。例如金字塔(pyramid)建築為法老陵墓,獅身人面像(sphinx)的人面多為帝王容貌,法老雕像的大小常與其權勢的強弱相符。尤其是埃及與兩河流域不同,在建築藝術上除了磚土外多以石料為材 ,因此可以長久、巨大、而顯氣勢,更長權貴的威風 。此外,埃及的建築風格長久保持傳統,幾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此在埃及淪為外族統治的時期(亞述、波斯、希臘化時代)亦然,這又說明埃及藝術強固的保守性或權威性。事實上,埃及藝術風格在古王國初期定型後,一直持續至亡國後,其間改變並不多,建築尤其如此。整體來說,埃及藝術有「力」而不「美」,它以形式取勝,而缺乏內涵,風格化與一致性強,創意與想像力少,材質雖佳,但不能高貴,凡此皆因埃及藝術只不過是政治與宗教的工具而已。若以藝術的表現風格而論,埃及藝術受到了創作技巧不夠純熟、神權統治的政治性目的、以及埃及人宗教信仰觀點等影響,其寫實主義(realism)與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表現不能圓滿;相對地,埃及藝術因此呈現了一種形式主義(formalism)與象徵主義(symbolism)的格調 ,雖然創作者不必具備此藝術理念。以獅身人面像為例,人頭結合獸身顯非自然之物,但其人面為真實的法老相貌,而獅身為動物實體,如此又有寫實成分;人面雖取材自帝王實際長相,但表情一致、刻板、形式化、而富於象徵性意涵。甚至一般的人像也有共同表徵,其身體比例往往誇張不實(此所謂「體格扭曲」anatomical distortion),例如大腿極長、肩部寬平、手指齊長;側面像更不真實自然,頭側向而眼大正視前方、腿側面而身軀向前(此所謂「正面性」law of frontality);立像則僵直無動態,手臂交叉於胸前,或平貼於雙脅與大腿,兩眼向前直視;而表情若非漠然,即是略帶微笑,有如沐春風的愉悅感;再者,在色彩應用、造型的順暢、與空間佈局的效果強調方面,亦多不著力(無直線透視觀linear perspective的嘗試)。這些如真似假的表現形式,其造成因素主要是出自埃及藝術的非藝術性目的,它們可能是為傳達世界的規律次序、人的靈性、生活的滿足感、宗教信仰的期望、政治的效忠度、或其他世俗觀點,而不是藝術觀念或感官知覺;埃及藝術重視對稱性(神聖性)而不重視動感(人間性),重視雕刻而不重視繪畫(因不能「永恆」),應與此有關 。


【古埃及藝術的特質:神祕還是現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