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木防治工作的难点?松材线虫病疫木如何粉碎处理才合适?
疫木防治工作的难点?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数据显示,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情已扩散全国16个省(区、市)的316个县级行政区,到2020年,已经蔓延至全国18个省的588个县级行政区,疫情扩散传播迅速,防治工作形式严峻。近年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防治工作需要设立防治专项资金,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和防治水平提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也会在全国启动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各地区防治阶段性成果明显,但处理起来依旧困难很多:
1、疫木源头监管难
疫木在存在一定的市场经济价值,即使林业部门加强执法宣传,引导规范采购渠道,倡导使用非松木包装材料,开展涉木企业摸底调查等行动,但没有强制有力的监管措施,违法违规使用疫木、带疫松木及其制品异地调运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2、运输传播风险高
未封闭式的疫木运输专项作业车,未经过灭杀处理的疫木,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在运输路线沿途造成松材线虫的二次传播。
3、焚烧存在火灾隐患
目前疫木主要的处理方式为就地焚烧,直接在空地上堆积后,派人看守焚烧。此种方式不仅给森林带来一定火灾隐患,还存在多种不可控因素:砍伐后焚烧天气不可控、焚烧延迟、未焚烧完全就灭火等,依旧存在二次传播的风险。
4、传统设备使用不便
除了就地焚烧外,现在还可以采用粉碎的方式进行疫虫灭杀。但疫木多在山区、丘陵地带,呈点状分布且离处置站较远。如采用传统的粉碎设备,无法满足多地作业需要,转场极为不便;受山区地形限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现场作业场所。

松材线虫病疫木如何粉碎处理才合适?
对于尚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来说,松材线虫病是可“防”的;对于整片松林来讲,松材线虫病是可“控”的。
集中除治,即在冬春季,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一般是当年11月至翌年4月)采伐清理病死(濒死、枯死、因灾致死)松树并进行除害处理,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疫木处置应当采取疫木烧毁和疫木粉碎两种处理方式。
中能装备以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指导,以消灭松材线虫病和防止疫情扩散为目的,研制出疫木粉碎车,该车集“收集、粉碎、运输”于一体,可方便行驶到作业现场,将直径30厘米以内的疫木就地粉碎;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手段,可对疫木处置及资源化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监控。
中能装备疫木粉碎车的优势:
1.就地粉碎,灭杀疫虫
树木削片粉碎车QVG300配备东风多利卡底盘,通过性好、调度方便,可最大限度接近疫木集中点,满足多地作业需求。现场密闭粉碎,粉碎后碎料完全满足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技术标准。
2.密封运输,杜绝传播
暂存料箱11m³,经灭杀粉碎后的疫木碎料集中在暂存料箱内,全程可做到密封运输,杜绝运输路线沿途二次传播的可能。
3.联网系统加强监管
树木削片粉碎车QVG300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互联网,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甚至可以安装实时监控设备,通过这种信息化的手段,全面对疫木运行轨迹、去向、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全面监控并进行大数据分析,防止疫木流失,方便对疫木车载式设备的合理运用与调度,提升管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