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失联案开庭,他们的10年,痛苦仍在继续


昨天,马航MH370纠纷案开庭的词条,冲上了热搜。
当它再次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才发现,已不知不觉过去 了10年。

这10年间,除了搜救队和调查组,发现的几片疑似马航MH370的飞机残骸,以及长达800多页却没有最终结论的调查报告。
我们至今依旧不知道这架飞机为什么突然失联,失联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当年刚小学毕业,如今大学都毕业了。
有人说当年还是懵懂少年,现在已为人父母。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只有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属们,被困在了10年前,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下落。

这位低头吃面的老人,被网友们称为“泡面爷爷”,他的4位亲人全都在那架飞机上,这几年间,他参加了42次见面会,一次不落,只为打听自己亲人会不会还尚在人间的消息。
他的头发已经基本全白,生活过得很拮据。

可是,这10年间,每逢初一、十五,老人雷打不动地去上香祈福,也许这是他唯一的希望。最终,老人还是失望了,他没有等来消息,却在今年夏天,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他叫文万成,今年已经70多岁,这10年里,他反反复复看的最多的一段视频,就是2014年3月8日候机室的监控视频。
他清晰地记住了100多个乘客走过安检门的情景,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儿子,这也是儿子留在世上的最后一段影像,当他登上航班,就消失在了空中。

事情发生后几年,他不断往返在老家济南、北京、吉隆坡几个城市,寻找有关飞机的下落,单单视频资料,他就拍满了10个硬盘。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失踪四年后,马航公司提出协议,“不找了”,赔偿家属252万元。
有些家属签了协议。
有些家属拒绝了,到今天都没有领取赔偿金。文万成,就是其中一个。

十年过去,万事沧桑,他仍抱有期望,孩子也许还活着,时常拨打那个从未再次接通的电话号码,和每年不落的生日蛋糕。
这些年来,他每个月都给孩子手机交话费,有一次交了3000元,生怕儿子想打电话打不通……
有人说,时间是他们所剩唯一的武器。
可时间也是最残忍的武器。

这位叫李秀芝的阿姨,是第一位起诉马航的家属。
丈夫早早去世,她卖了房子,供女儿去国外读书,把她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翻译。而女儿这次回家是为了完成终身大事。
全家人都张罗好了嫁妆、伴手礼等,只等着宝贝女儿回家。
然而,李秀芝最终没等到女儿穿上婚纱……

这几年间,她一趟一趟跑外交部、民航局、大使馆,能问的地方都问遍了。
她收集了整整14箱证据,第一个起诉。
无数人劝她放弃吧,找不到了,可是她说:妈妈永远等你。
妈妈永不放弃。
直到2018年11月,马航调查组宣布解散。
半个多月后,李秀芝去世了。

就在去世的前一个月,她还在为孩子奔波。
她还在等待着宝贝女儿回来,补办那场迟到的婚礼。
这一幕,不忍看……

她叫漫步鱼。
如果你有关注马航家属,一定也知道她的故事。
她曾在微博记录自己和丈夫的点滴。
2014年3月3日,马航失联前五天。

两人在北京告别。
丈夫告诉她:老婆我走了,到机场去免税店给你买东西。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一分一秒捱着,等着,祈求爱人回来。

她说:眼睛哭得睁不开,快要虚脱,你怎么还不回来,吃饭都变成了煎熬,连空气都是苦的。
她说:老公,我来找你了,你在哪里?

她说:我拨打了无数遍的电话里,传来声音永远是“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说,我每天度秒如年
直到很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念念不忘……
就连在梦里梦到都觉得是一种恩赐。

漫长无天日的思念里,她出现了严重的抑郁问题,已经瘦到脱了相,最瘦的时候她的体重只有30多公斤。
但她还在无尽诉说着与爱人昔日的甜蜜点滴。
2019年12月5日,马航失联五年后,漫步鱼更新了最后一条微博。
“那个跟我说"承君此诺,必守一生”的人,可能,真的,不会回来了....”


他叫栗二有,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在2014年3月8日这天之前,栗二友是村里颇受尊重的人。
因为他有个有出息的儿子,叫栗延林。

上名校,进大厂,后来公派到马来西亚。
如今,栗二有数着儿子未归家的日子,已经3000多天了。
想儿子时,他就拿出儿子的照片,白天也看,晚上也看。
他还跟以前一样,怕耽误孩子工作,每个周末会给孩子拨去电话。
可只能听见“您拨叫的用户已关机”。

当了半生农民的栗二有连省会也没去过。
但这10年为了找儿子,他跑了五六百次北京。
为了省钱,有时舍不得住店,他和妻子就在街头,枕着厚厚的《MH370调查报告》,凑合着一夜又一夜。

后来,有人戏谑地告诉他,种下榛子树,等开花、结果了,儿子就回来了。
栗二有就傻乎乎地种了一百多棵榛子树。
施肥,浇水,真真假假,都是念想。
这些荒诞的谎言,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10年过去了,栗二有还是没搞懂“失联”的意思,但是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孩子还在世界的某个犄角旮旯里……


这10年,有多少父母还在盼着孩子回家。
有多少妻子还在盼着丈夫回家,有多少孩子还在盼着亲人回家。
可这10年,有人的母亲去了,有人的父亲去了。
他们没有选择妥协,也并没有等来奇迹……

他们无力的抗争,只为延续细微的寻找希望。
马航的许多家属,因为内心充满了太多的遗憾,这些遗憾将伴随他们一生。
遗憾没有更多地陪伴父母,陪伴亲人,遗憾只有短短六个小时的路程,却成了永远的阻隔。

有人带着伤痕,尝试开始新的生活,有人却被困在了过去,成了永远的枷锁。
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