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眼看手稿 | 看了这么多期球鞋手稿,你最爱哪双实战鞋?

在总结中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成功。

这里是第十八期「铭眼看手稿」,这一期没有一张“新”手稿,不是小铭偷懒哦,而是我想回顾与总结一下过往的日子,“温故而知新”,我也想像Kobe一样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知道你是从哪一期开始认识我的呢?或许就是这一期吧~
01
我最爱最恨的Air Jordan正代

你喜欢Air Jordan XXXIV吗
每一年的Air Jordan正代
都能给我们带来“非凡”的感觉
第三十四代虽然号称“史上最轻”
但在小铭的文章里
却不认为这双鞋的重点是“轻”

它是我至今为止最爱的篮球鞋
前后碳板、大Air Zoom气垫、Flight Plate
除了它那娇贵的体质能打败自己外
没“人”比它更好
Tinker Hatfiled没有用最强来形容它
但我认为它就是最强

最强的篮球鞋
但我更愿意称他为最强布鞋
Air Jordan XX9看似“平凡”的外表下
是一颗“奢华”的心
如果从鞋子的用途来讲
一双好的篮球鞋也能出街休闲
那么它确实是一双不错的鞋子

时间不够怎么办
不用去找“时间管理大师”
这里建议观看Air Jordan XXX的创作
从手稿学习Tinker Hatfiled的创作方法
最后说一句
它不是Air Jordan XX9

小小总结
Air Jordan XXXIV作为小铭的第一篇「铭眼看手稿」文章,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图片或是排版上都不是很好,在这里要感谢来自KICKSVISION大家庭的帮助。我在每次进行写作的时候都想尽可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内容,球鞋广告、Flight Speed效果图、球鞋拆解件等,自然而然字数也变得多了起来,接下来我会精简自己的文字,给大家带来更好的Air Jordan正代手稿。
02
我觉得自己也是个Hyper的人

2008年是神奇又难忘的一年
再回首往事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可能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脚穿Hyperdunk 2008
飞越阿斯顿马丁的他
奥运年Hyperdunk必精品的印象
从这一代开始留在了广大篮球鞋爱好者的心中
里面还有一个关于名字的小趣事

中国给了Nike灵感
也给了世界灵感
这双“Hyperfuse科技”的“试验品”
确实是一双有诚意的篮球鞋
那时候可真好
我还是想问里面的球场
在中国什么地方?

2012年又是一年奥运会
在小铭这里“四年如一日”呀
四年后的Hyperdunk 2012+
更换了设计师团队
代言人也换成了LeBron James
这是承前启后的一代
具体为什么
文章里小铭告诉你

外露的Flywire给我了惊喜
脚感一般的Lunarlon却让我失望
可能就是Nike教会了我
惊喜中带有失望
这才是生活!

小小总结
Hyperdunk作为团队篮球鞋的鼻祖,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球鞋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了,当Hyperdunk X成为这个系列最后一代时,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谁也没有想到本是代表“十代”符号的“X”会给Hyperdunk系列画上句号。
在Hyperfuse 2010的那期里,小铭犯了一个大错,将Hyperfuse 2012的照片当做了封面,自己不够细心的态度与缺少检查给大家带来了阅读上的不便,在接着的下期“adidas D Rose 10”中,我也学会了致歉的写作方式,在这里感谢我的读者与船长的宽容。
03
球星们各具特色的签名鞋

2020
Mambaneverout.
我真的不需要什么Portro
只希望你和ZK都能回来
我看你后仰
我买你的球鞋

KD+Leo Chang=顶级篮球鞋
这个公式直到今天也未被打破
不知道你是否看了我们KD13的测评
(B站搜索AV498526675)
没看记得点进去看看哦
虽然这两兄弟不咋耐用
实战表现可不俗

换设计师之后的Kyrie签名鞋系列
成立各大学校里的热门鞋款
一方面体现了Kyrie Irving的高人气
也证明了“新”设计师Benjaming的才华
Kyrie 5鞋面上的Flytrap Closture
真的深得我心

PG+Tony Hardman=实战好鞋
(PG 4之前完全成立)
PG 2是我觉得最具
Paul Geroge个人特色的签名鞋
既有科技巧思又有亲情温度
是一双不错的中端签名鞋

虽然之前的手稿都来自Nike
但小铭与它之间绝无不正当关系
看了这么多硬核手稿
不如来看看
Curry 4上的极简设计是如何完成的
最好射手的签名鞋
可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D Rose 10
这双鞋无需多言
不谈实战性能
拾至名瑰
大部分朋友都反映手稿更帅
其实只能说
设计师John Knight的画功太棒了


说唱歌手打篮球
利指导辣是真的牛皮
DAME 3与DAME 4从手稿上就能看出
实战好鞋的属性
除此之外更有家的温度
一个人永远不该忘记
自己从哪来
和家里的牛奶框

小小总结
球星签名鞋有时候往往不是以“实战表现”作为第一出发点设计的,而是以展现球星个人特色为出发点的,这么多期手稿中我一直想要以更全面的视角客观地展现签名鞋,但由于资料与官方放出的信息不够或是因为个人爱好的原因,没有做好,但在今后的日子里小铭觉得能再接在励,做到自己说的这点。
04
手稿自然不只球鞋

说不定
等到棒球运动在国内大火
那时候
大家又把这篇文章翻出来
会不会有人说
“这么好的文章”
“当时怎么没人看啊!”
嘻嘻

小小总结
说不定下期我就找来了袜子的手稿,也说不定呢,新的尝试总会给我们新的突破!但是下期手稿确实是小铭憋的一次大招了!魔动闪霸!

小 铭 保 证

我真的还有很多话和手稿想和大家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除了我),大家可以慢慢看哈。我的目标呢,就是将我的「铭眼看手稿」做到一百期,现在我已经快要完成五分之一了,这一路上真的很感激大家的喜欢和支持,还有整个KICKSVISION大家庭的帮助,今年很难,但就如同顽童MJ116的《Just Believe》中说的一样:“他相信蛋堡的话这一切都是过程”,这也是下期预告的小提示:Trust the process!
在看了这么多手稿后,你有什么和小铭不同的想法吗?请务必和我交流,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它的看法与思考!
这是第十八期「铭眼看手稿」,端午节快乐~北京继续加油啊,一切都好起来了!这里是KICKSVISION,这里是我看手稿的视角。
📷 //Nike&adidas&Under Armour
&Tinker Hatfiled&Tony Hardman&John Knight
&Matthew Hudson&Leo Chang&Peter Fogg
&Eric Avar&Jesse Radmacher&Kort Neuman
&Tate Kuerbis&Benjamin Nethongkome